高通詳解5G新芯驍龍865:性能最強不服來戰,晶片怎能以「集成」論英雄
- 2019 年 12 月 10 日
- 筆記
性能地表最強,不服都能跑分來戰,哪有晶片以「集成」和「外掛」作為標準論強弱?
這就是高通在年度驍龍技術分會上,對最新5G晶片驍龍865的要點概括。
自然也包含對「外掛」形式的回應。
在12月4日剛宣布驍龍865後,因為依然沒能將晶片和5G數據機集成於一芯,導致爭議甚至不看好。

於是在今日技術詳解中,高通開宗明義表明態度:
性能參數、地表最強,外掛模式,核心是考慮5G商用普及、且能更好利用上一代基頻晶片技術積累。
評價晶片的標準,關鍵看性能而非集成與否。
此外,高通公司總裁克里斯蒂亞諾-阿蒙(Cristiano Amon)還在採訪中透露:高通與蘋果的首要任務是如何儘快推出5G版iPhone.
驍龍865性能
先說要點:
- 提供高達7.5 Gbps的峰值速率。憑藉驍龍X55 5G數據機及射頻系統,驍龍865可以超越絕大多數有線連接所能提供的速率。
- 高達每秒20億像素處理速度。主要得益於高通Spectra 480 ISP支援的極速十億像素級處理能力。
- 新一代高通Kryo 585 CPU的性能提升25%。
- 全新高通Adreno 650 GPU的整體性能較前代平台提升25%。
- 第五代高通人工智慧引擎AI Engine和全新高通感測器中樞(Sensing Hub),旨在帶來比以往平台更智慧、更個性化的體驗。
總之,在驍龍865的支援下,用戶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盡情遊戲、拍攝、進行多任務處理及實現無線連接。

而背後完整詳情如下:

5G晶片不應以「集成」論英雄
實際上,縱觀參數,驍龍865確實實現了5G移動晶片方面的性能更進一步。
但這一次,依然保持「外掛」而沒能集成一體,也經受爭議。
在技術峰會現場,高通方面對此作出回應。
分離式——即「外掛」模式,是從研發時就確立的方案,採用這樣的方案,可以OEM手機廠商迅速商用驍龍865和X55,更快推出量產商用產品。
而且採用這樣的方案,也是為了更多用戶更快體驗到親民的5G手機產品。
比如可以同時推出集成基頻晶片的765/765 G平台,讓5G進入中端市場。

高通方面沒有迴避集成的優勢。比如節約空間、減少功耗、節約成本。
但驍龍865和X55分離的方案,也能實現同樣的效果、還節約成本、功耗也沒受影響。
總之,驍龍865沒集成有很多原因,其中應用晶片和基頻晶片兩端都出現了新的重大轉折,集不集成並不影響性能,但會對手機空間設計有影響。
高通認為,現在市場競爭中有不正確宣傳,SoC是不是先進,關鍵要看性能提升,而不能單以集成與否來衡量晶片強弱。
最後,雖然沒有明確點名,但目前高通在5G SoC方面的主要對手,無非華為和聯發科——後者的5G晶片剛剛發布。
所以如何衡量5G晶片優劣強弱,你怎麼看?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