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別笑!我真花80元買了一雙Gucci
這可能是繼年輕人第一輛汽車之後,年輕人的第一雙 Gucci。
日前,Gucci 和科技公司 Wanna Fashion 合作推出首款虛擬鞋 Gucci Virtual 25,用戶可以在 Gucci App 花費 11.99 美元(RMB 約 77.9 元)購得虛擬鞋款。在 Wanna 的 App 上還給打折,只要$9.99(RMB 約 65 元),你就可以擁有這雙鞋子。
購買之後你可以在 Gucci App 和 VR 社交平台 VR Chat 中使用,也可以在遊戲平台 Roblox 中試穿,隨後截圖或者錄影片發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可能會發問:只能在手機里試穿的鞋,這不就是相當於給自己買了個 Gucci 的付費濾鏡嗎?雖然不斷有人質疑這是「智商稅」,但卻不斷有人願意出高價買下,哪怕這雙鞋根本沒有實體。
在進入未來世界的數字化浪潮中,時尚界正在經歷一場虛擬主義的洗禮。數字時尚正成為一種未來的生活方式選擇,這意味著科技和時尚,程式設計師和藝術家之間的界限正在逐漸被打破,「眼見為實」或許將成為過去式。
「皇帝的新鞋」
不僅是 Gucci 的虛擬鞋,近段時間爆火的 NFT 概念讓虛擬服飾熱潮越來越旺。
前幾天,虛擬潮牌 RTFKT Studios 與藝術家 Fewocious 合作推出了三款 NFT 運動鞋,定價分別為 3000、5000 和 10000 美元,上架 7 分鐘內就迅速售罄。
這家 RTFKT Studios 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在人們視野當中了,去年 RTFKT Studios 的官方 Ins 上發了一張馬斯克在 2018 年 Met Gal 典禮上走紅毯的照片,照片上馬斯克穿著一雙很「酷」的球鞋,瞬間引髮網友們的討論。但隨後被證實,馬斯克根本沒穿這雙鞋,或者說這雙鞋根本就沒有實體,只是被 P 上去的。這是由 RTFKT Studios 設計的一雙「虛擬鞋」,設計者表示靈感源自馬斯克推出的電動皮卡 Cybertruck。
馬斯克「穿著」這雙虛擬鞋 | LADYMAX.cn
儘管這是一雙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虛擬鞋子,但還是擋不住人們對它的追捧。這雙鞋當時最終以 15000 美元的價格被售出,而它現在在 RTFKT 官網的價格已經超過 6 萬美元。
在這場借著「帶貨王」馬斯克的營銷中,RTFKT Studios 成功蹭到馬斯克這個大流量,打開了自己的知名度。RTFKT Studios 隨後每個月都會在自家的網站上拍賣一雙鞋,而他們推出的每一款鞋都以 15,000 美元左右的平均價格售空,隨後還推出了主打設計感的虛擬上衣等系列產品。用數字貨幣購買到虛擬球鞋後,用戶可以通過 AR 濾鏡,在 Ins,Snapchat 等社交網路上炫耀,還可以把鞋穿在自己的遊戲角色腳上。
2019 年,全球第一件虛擬服裝——「彩虹」在紐約 Ethereal Summit 區塊鏈(blockchain)拍賣會上以高價 9500 美元成交,購買這件「皇帝的新衣」的是舊金山一家區塊鏈公司的 CEO,而他購買的目的只是為了讓自己的妻子 Mary 能夠在社交軟體上 po 出「穿」著這件衣服的照片。
製作這件服裝的是荷蘭創業公司 The Fabricant 和德國兩名在 INS 上知名的藝術家,在 The Fabricant 的官網上,各種不同材質不同樣式的虛擬服裝都有提供免費下載的文件源,但下載了你也打不開,因為需要特殊的 3D 建模和渲染軟體,需要提供自己的具體資訊,經過一段時間的訂製才能得到為你量身訂製的數字服裝。跟「彩虹」一樣,這些衣服屬於區塊鏈數字資產,不僅是衣服,還是加密貨幣,而區塊鏈的特性則使得這件衣服成為可追蹤、可收藏、不可複製的虛擬藝術品。
虛擬服裝,真實的社交形象
其實購買數字服裝早已不是稀罕事,不管是皇帝的新鞋還是皇帝的新衣,似乎跟遊戲里的皮膚異曲同工。
模擬人生、閃耀暖暖里的人物換裝,王者榮耀、英雄聯盟里的新皮膚,人們在遊戲世界中對於數字服裝其實並不陌生。但對於大部分國人而言,虛擬服裝的概念應該最早出現於 QQ 秀。
2003 年,騰訊 QQ 一個名為「阿凡達小組」的開發團隊受韓國某網站虛擬形象服務啟發,開發並發布了「QQ 秀」,這個當時並不被看好的換裝產品取得了超乎預料的成績。數據顯示,QQ 秀在上線半年內吸引了 500 萬 QQ 用戶,每人平均花 5 元裝扮其形象。
據 Statista 發布的研究數據,到 2022 年,全球消費者在遊戲「皮膚」上的消費將會達到 500 億美元。從某種角度上來講,虛擬服裝就是為了玩家一個試穿遊戲皮膚的機會。
彩虹的設計者在接受 BBC 採訪時表示,開發虛擬服裝確實受到了在《堡壘之夜》等遊戲內購買遊戲皮膚的啟發。而因為不受先現實條件的制約,虛擬服裝往往能夠實現現實中無法實現的效果,採用 2D 服裝切割軟體和 3D 設計軟體製作,可以通過後期的渲染來達到逼真真實的效果,虛擬服裝給了時裝設計更多的可能。
如果說遊戲中的時尚還都完全停留在虛擬世界中,那麼數字 KOL 應該是對虛擬和現實界限的一次衝擊。
近幾年 AI 技術的發展催生了一批虛擬時尚偶像,比如來自洛杉磯的 Lil Miquela,時尚圈的新寵兒,坐擁 300 萬粉絲,出唱片、上雜誌封面、接代言、出席時尚活動.. 你能想到的時尚達人應該做的事情她都做過,但其實她並不是真人,只是一堆數據而已。她在社交媒體上的形象是由真實的模特擺好 Pose,再經過電腦處理合成為 Lil 的形象發送。
虛擬網紅闖入現實世界,真實世界的人類如今則可以穿上虛擬服裝融入互聯網世界。
福布斯在報道數字時裝彩虹時提到「如果你的溝通平台是數字的,為什麼你的衣服不能是數字的?」
人們在虛擬世界中追求時尚,是為了構建自己的虛擬形象。從購買 QQ 秀到購買虛擬衣服,其實都是為了構建自己的虛擬形象,本質上沒有差別,只不過如今這種超現實服裝,已經與現實世界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勾連,而不再是單純的數字產物。
不管是封鎖在回憶里的 QQ 秀,還是各種遊戲里的虛擬換裝,時尚早已經在遊戲世界裡流行過一遭。在從遊戲規則發育出來的虛擬社會裡,地位首先取決於遊戲水平和相關成就。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如此,時尚的產生髮展本來就與社會地位的表達和追求密不可分,虛擬服裝更多是一種社交價值和心理滿足,對於新一代互聯網世界中的 Z 世代而言,自己本人在虛擬世界的形象構建跟現實中的形象搭建同樣重要。所以那怕這雙球鞋買來只能發在朋友圈裡供大家稱讚,也有人心甘情願買單。
再加上對於在網路環境下成長起來的 Z 世代而言,虛擬資產的概念並不陌生。不論是皮膚、裝備,都是拿真金白銀換來的,他們相信虛擬資產的增值空間,也更容易接受這種時尚模式。
更遠的未來
NFT 的價值,是泡沫還是投資?誰也不敢下定論。
但 NFT 肯定會是未來的一門好生意,作為數字藝術的分支,數字時尚也會是不可避免的趨勢。現實中各大品牌也在抓緊趕上,迫不及待踏入數字時尚領域。
4 月,據 VogueBusiness 報道,Gucci 等奢侈品公司證實將會發布 NFT 產品,目前只是時間問題。從早些年為遊戲角色製作聯名皮膚,到如今為真人打造虛擬「皮膚」,時尚廠商們顯然期待能夠跟上 Z 世代消費者的頻率,NFT 的獨一無二、不可篡改特性也是能夠讓年輕消費者青眼有加的原因之一。
在虛擬與現實的博弈中,我們在虛擬世界中創造的價值,正逐漸與現實不可分割,20 世紀的商品價值基於實物,但在今天,這種觀念已經發生變化,虛擬的物品也會像「土裡長出來的莊稼一樣美麗和珍貴」。
除開廣闊的市場前景,虛擬服裝被人們看好的,還有針對時尚行業的浪費和污染問題的解決。
時尚行業如今每年帶來的浪費已經到了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數據顯示,每年全球生產的 5.3 千萬噸衣服中約 87% 被焚毀或丟棄,到 2025 年紡織產業將會向海洋排放超過 2000 萬噸塑料微纖維。除了已經融入人們日常生活的快消時尚,更別說大大小小的時裝周中,那些「曇花一現」的高定禮服,時尚界的資源浪費和廢棄衣物的環境污染其實已經是老問題,甚至有人說時尚存在的本身註定是可持續性的對立面。
在快生活節奏中,衣服壽命止於拍照的說法雖然絕對,但確實存在。2018 年,挪威品牌 Carlings 曾經推出一系列虛擬服裝,定價不超過 30 歐元,上線後很快售空。Carlings 的 CEO 大力支援虛擬服裝,他表示公司每年會給時尚 KOL 們寄去大量的試穿樣品,這些衣服往往只有一次生命,即出現在這些 KOL 的社交頁面上,隨後就被遺忘在某個角落吃灰。
總體而言,虛擬時裝的受眾目前還比較局限,虛擬服裝雖然不佔衣櫥,不浪費材料污染環境,不用清洗保養,永遠光鮮亮麗,但總是少了一份真實的溫度,畢竟不是所有人買衣服都只是為了拍照發朋友圈,這種可持續性服裝形成完整產業鏈的可行性依舊有待考驗。但對於時尚圈而言,數字時尚將會是一場環保變革。
如果說數字未來和環保什麼的離你都有點遠,那麼現在問題來了:給遊戲里的英雄買了那麼多皮膚,現在你願意給自己買個皮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