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製程領先了40多年 為何10nm上落後了?Intel:這太難了

  • 2019 年 12 月 8 日
  • 資訊

2017AMD首次攜Ryzen處理器重返高性能CPU市場時,代工廠GF剛剛搞定14nm製程,同期Intel也是14nm處理器,2019年中的時候AMD發布了7nm Zen2架構的Ryzen3000處理器,Intel還是14nm製程,儘管也升級到了14nm++改良版,但是先進製程上確實落後了?

作為地球上CPU製程最先進的公司,Intel為何在過去數十年中都能保持領先而在這兩年落後對手了?常看快科技報道的讀者都能指出其中的原因——10nm製程上Intel遇到了困難,多次延期,今年中才量產,不過首發的依然是低功耗版處理器,高性能版10nm桌面及伺服器處理器還要等到明年下半年。

對於Intel製程的延期,官方最近解釋了三大原因——一是CPU市場需求的成長速度(21%)超過了公司預期(10%),二是Intel自研並製造基頻晶片佔據了產能,三是14nm經反覆打磨能效越來越好。

10nm製程上,Intel之前多次解釋過技術上的難題,那就是微縮水平達到了2.7倍(電晶體密度是14nm2.7倍),遠超業界正常情況下2倍密度的水平,其難度太大導致了良率不足,拖累製程不斷延期。

除了技術上的原因,Intel這幾年不能上馬先進製程還有經濟上的考慮——CEO司睿博在參加瑞信集團年度科技峰會上也做了解釋:由於半導體製程是逐步成熟的,一旦製造製程不是最成熟狀態,那麼良率就會偏低,對成本產生不利影響,那麼頻繁升級新製程就無法維持當前業務的盈利能力。

除此之外,新一代製程製程開發需要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入,這也使得回報率會下降。

總之,對Intel來說,這些經濟上的因素也會影響先進製程的採用,畢竟商業市場上沒錢賺就註定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去升級新製程。

CPU製程領先了40多年 為何10nm上落後了?Intel:這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