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網路總結(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物理層
- 物理層的任務是儘可能屏蔽掉傳輸媒體和同通訊手段的差異,使物理層上面的數據鏈路層感受不到這些差異,使其只需考慮本層的協議和服務
- 物理層所傳輸的數據單位是比特,發送0或1,物理層需要考慮用多大的電壓代表0或1
- 物理層使用的中間設備是轉發器:轉發器又被稱為中繼器或放大器,負責物理層的數據中繼
數據鏈路層
- 數據鏈路層的任務是講網路層澆下來的IP數據報組裝成幀,在兩個相鄰節點的鏈路上傳輸幀,每一幀包括必要的控制資訊(同步資訊、地址資訊、差錯控制等)
- 數據鏈路層使用的中間設備是網橋、集線器、橋接器(交換機可以看做多介面的網橋)
- 數據鏈路層的協議有PPP、CSMA/CD等
點對點協議PPP
- 全雙工傳輸
- 是目前使用的最廣泛的數據鏈路層協議
- PPP協議的特點:
- 簡單
- 只檢測差錯而不糾正差錯
- 不使用序號
- 不進行流量控制
- 同時支援多種網路層協議
CSMA/CD協議
- 乙太網採用的是具有衝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點接入CSMA/CD協議
- 協議的要點是:發送前先監聽,邊發送邊監聽,一旦匯流排上出現了碰撞就立刻停止發送。然後按照退避演算法等待一段隨機時間後再次發送
- 乙太網上各個站點都平等地爭用乙太網信道
封裝成幀
- 講網路層傳遞下來的數據報的前後分別添加幀首部和幀尾部,就組成了一個幀
- 首部和尾部的一個重要作用是進行幀定界
差錯控制
- 在傳輸過程中可能會產生比特差錯,為了保證數據傳輸的可靠性,必須採用各種差錯檢測措施
- 循環冗餘檢驗CRC
- 幀檢驗序列FCS:在數據後面添加上冗餘碼
- CRC是一種常用的檢錯方法,而FCS是添加在數據後面的冗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