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z怎麼這樣了
前兩周寶馬全新的車載系統 iDrive 8 和即將在今年上市的純電動旗艦 SUV iX 正式亮相,我在文章中用了這麼一段話:
1988年,認知心理學家Donald Norman在《設計心理學》中談到這樣一點:
每個人對於設計的認知都是從感性反應開始的,之後才是實際操作層面和品牌效應層面。而品牌效應的由來,和用戶對於這個品牌的產品認知是分不開的。
這句話翻譯得更直白一些,就是每個人都是顏值黨,看人都先看臉。
確實,相比於之前很多年都沒有大改動的寶馬,iX 上搭載的 iDrive 8,是一次巨大的革新,顏值更高,交互也對比上一代做了很多優化。
但本周Benz公布全新 EQS 的內飾,我覺得,從我的角度看,Benz這次又贏了。
即便是在前段時間新一代Benz S 上市時,內飾的設計被網路輿論嘲諷像特斯拉。全新 EQS 的內飾設計,以及搭載的 MBUX Hyperscreen,幾乎可以說,從感性層面和理性層面都處理的極其恰當。
如上圖所展示,MBUX Hyperscreen 對比之前的 MBUX,做了相當大的設計改變,用了一整塊完整的,寬度超 142 厘米的曲面玻璃面板,連接起了儀錶/中控/副駕駛螢幕,三塊大屏。
在融入了兩個圓形出風口後,整個 MBUX Hyperscreen 這塊兒巨大的曲面屏幾乎完整覆蓋了整個 EQS 的前排儀錶板。
我們所熟知的上一代 MBUX 系統,最大的優勢是儀錶與中控兩塊螢幕連接成的大連屏。從視覺觀感上除了看著更具科技感,最大的作用其實是避免駕駛員在看中控屏資訊時分散太多注意力。
大多數人很少會注意到的是,人的注意力是呈現一個「F」型的分區,左上角是是注意力最容易集中注意力的地方,注意力會隨著向左和向下逐漸衰減。這和我們閱讀文字內容的習慣有關。
上一代 MBUX 智慧人機交互系統的雙螢幕同一個高度的螢幕排布,儘可能的降低了注意力的分布,但同樣也會出現一些問題。比如雖然這樣的排布看上去很酷。但同時也限定住了中控屏的寬度以及顯示面積。而且因為中控屏相對位置較高,用手去直接觸摸控制也沒有那麼方便。
但全新 EQS 上的 MBUX Hyperscreen,降低了一些中控屏的高度,但儘可能把中控屏尺寸做大,整個曲面面板的傾斜角度,也更加適合駕駛員用手去觸摸操控。這個曲面屏的曲度,非常像以駕駛員肩膀為圓心,以手臂為半徑畫圓。
而且因為中控屏更加貼近手的位置,所以全新一代 MBUX Hyperscreen 不再需要像上代一樣,給可以觸控的螢幕再單獨配一套扶手箱位置的觸控板,會讓整個中控的設計顯得更加簡潔。
當然,車上用螢幕交互的問題大家都很清楚,就是沒有回饋,需要更多的駕駛員分散更多的注意力去確保自己點對了位置。所以 MBUX Hyperscreen 給整塊兒螢幕配備了 12 個縱向震動器,來模擬真實的按下按鍵的回饋。
震動回饋的技術其實奧迪也用了,用在了 MMI 系統上,但從技術層面,MBUX Hyperscreen 提供震動回饋會更加複雜,因為震動回饋需要把震動從縱向馬達傳遞到玻璃上,那玻璃面板的面積越大,對於整個螢幕做工的要求就越多,整塊兒玻璃與框架的縫隙留的過窄,會影響震動傳遞的效果,縫隙留大了,又對整車的 NVH 靜音能力會造成影響。
另外因為全面轉向觸控螢幕,所以 MBUX Hyperscreen 把整個中控屏的面積儘可能做大,調節圖標的尺寸也更大,更加方便車主用遠比戳手機螢幕低的精度去操作。
在 UI 設計層面,Benz提出了「0 層級操控」這麼個概念。因為現在車機能承載越來越多的功能,如果按照智慧手機的方向設計,就會出現非常複雜的層級,不方便開車時候使用。Benz的做法是通過 AI 的手段,去學習和適應車主日常開車過程中最常用的調節和提醒。把常用功能自動顯示到最顯眼的位置上。
就跟在寫寶馬 iDrive 8 時我說到的那樣,AI 的能力我向來是質疑的,可以等 EQS 上市之後再驗證這個功能,但從合理性上來看,Benz MBUX Hyperscreen 的中控屏部分足夠大了,可以鋪下足夠的功能。
另外,這次Benz在整個車機的設計考量上,很明顯還有一些別的心思,我們接下來再詳細說。
對於普通人,如此大尺寸的螢幕,最主要的擔憂其實有兩點:螢幕反光/指紋/耐刮性,車機的反應速度。
按照Benz的說法,MBUX Hyperscreen 用了 8核CPU、24GB記憶體和每秒46.4GB的記憶體頻寬的晶片,可以保證操作流暢度。玻璃用了三層塗層和硅酸鋁材料。
塗層效果怎樣雖然不好說,但是硅酸鋁材料玻璃確實很強。18 年時候,蘋果申請了個手機玻璃面板的專利,提到了硅酸鋁材料,這種材料的特性是透明度非常好,硬度極高,比目前最主流的康寧大猩猩玻璃還要硬。
回歸設計部分。因為中控屏的位置降低了,所以勢必在減少駕駛員注意力方面,這一次的 MBUX Hyperscreen 比起老款的 MBUX 略差。但實際上,Benz這次的設計心思,是想把駕駛員開車部分的注意力,儘可能集中在一條視線直線上。
因為有 AR HUD,所以駕駛員並不用過多去看中控的大螢幕,只要把視線放在路上即可。方向盤上的操控板集成了儘可能多的功能,這樣就能避免開車過車過程中反覆去點按中間的螢幕。儀錶盤的 UI 相對克制,避免承載過多資訊分散注意力。
總得來說,全新的 MBUX Hyperscreen,是對過往 MBUX 系統所存在問題的一次徹底的修正,也是Benz融合內飾設計豪華感以及科技感的一次創新。最後做個投票吧,你覺得Benz這套 MBUX Hyperscreen 更好,評論區打 1,覺得寶馬 iX 的 iDrive 8 更好,評論打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