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國產資料庫,從根上知道如何學習?

  • 2019 年 10 月 3 日
  • 筆記
  • 無論是做資料庫運維還是資料庫開發,都是圍繞著資料庫吃飯。隨著國產風的吹起,相信很多小夥伴和我一樣,迷茫加尷尬。為什麼迷茫呢?目前國產資料庫也已經不下幾十個了,知名的至少也十多個了,這麼多,該怎麼去挖掘出適合的呢?為什麼尷尬呢?是以前太過於保守,主要著眼在了大廠的DB,尤其是國外的DB,現在一下子回歸國產,還真沒做好心理準備!

  • 即使是迷茫與尷尬,也要硬著頭皮上,誰讓我們是吃這碗飯的呢!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理後,發現雖然國產資料庫種類很多,但歸根結底,都是參考了國外大廠資料庫來開發的,因此,根據收集來的國產資料庫,我們進行了歸類總結,看官向下看:

file

可以看到基本上可以分為Oracle、MySQL、Postgresql、Informix等四個系列。

Oracle系

K-DB

由浪潮和韓國第一大企業級軟體提供商Tmax公司共同研發的企業級資料庫系統,這個庫和Oracle很像很像,要是不提醒你,在操作的時候可能你會覺得,這不就是Oracle么,具體Tmax是如何能夠開發出這麼牛掰的資料庫,這不是咱們今天的話題,只要清楚,他和Oracle很像很像就行了,況且還和浪潮共同研發,國產之中跑不了了。

達夢MD

達夢一直宣傳自己很像Oracle,包括集群,DG,包括開發的SQL,運維的命令。這和K-DB有一拼的,他們到底是不是親兄弟,我們也無從而知。穩定性有待測試,功能上和Oracle比較像。它自己都說就是為了去O的發展戰略。

MySQL系(均分散式)

SequoiaDB

巨杉資料庫,官網稱已經有超過50家銀行核心生產系統規模使用,100%兼容MySQL語法。從根源上來講,MySQL資料庫處理事務關鍵在於存儲引擎,我們常用的是Innodb(MySQL 5默認存儲引擎),歸Oracle所有。而巨杉自研資料庫,是將存儲引擎換為巨杉自己的,因此也不難理解100%兼容MySQL語法了。

GoldenDB

中興研發的資料庫,基於MySQL開發,據了解中信銀行核心使用的就是GoldenDB。

TDSQL

騰訊自研資料庫,基於MySQL開發,分散式,主打雲上

TIDB

由PingCAP研發,GO開發,兼容MySQL協議和生態,分散式。目前億聯銀行以其為主。

OceanBase

阿里出品,阿里內部據說目前已經用OB完全替代了Oracle,能夠支撐起雙十一真的是很厲害了。但具體能否應用到傳統金融上,那還要去實踐。

PolarDB

阿里出品,到底和OB啥關係,有人說是內部競爭,但從介紹來看,PolarDB主打的還是雲上,定位和騰訊的TDSQL差不多。

PG系

GaussDB

華為出品的高斯資料庫,已經在工行進行了大量的實踐,將Teradata進行了充分的替換,恐怖吧,華為確實是干大事的企業。相信不久的將來也能像做手機一樣,厚積薄發!

KingBaseES

人大金倉資料庫,由中國人民大學及一批最早在中國開展資料庫教學、研究與開發的專家基於PG研發的。

HighGo DB

關於瀚高的資料不多,從百度百科上找到瀚高是中國唯一一家涉及基礎資料庫系統軟體開發研究的民營企業,是中國優秀軟體企業、高新技術企業。

Informix系

Informix

老牌資料庫了,為什麼也納入國產了呢?這是因為IBM將Informix源程式碼出售給了中國的南大通用。話又說回來,這不是買斷, 是授權!後期IBM再將Informix升級改造,南大通用要想使用,還得再拿票子。早期Informix被Oracle已經替換的差不多了,現在再替換會Informix系,還是挺難。

Gbase

南大通用基於Informix研發的國產資料庫,又收了Informix源程式碼,可謂如虎添翼。就看中國用戶買不買賬吧!

  • 還有很多其他的國產資料庫,這裡不一一列出了,主流這些已經夠我們選擇的了。
  • 這樣梳理下來,脈絡還是清晰多了,我們只需要將自己的功力用在Oracle、MySQL、Postgresql、Informix上。在此基礎上再針對各商業資料庫進行細分。
  • 一個資料庫適用多業務場景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未來資料庫的選型很重要,尤其是針對業務場景的選型,另外也要去盡量選擇有潛力的資料庫公司,他們發展的好壞,直接決定了選型的成功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