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G 傳輸速度和一個卡車拉滿硬碟奔跑相比,哪個快?哪個成本上最經濟?

  • 2019 年 12 月 6 日
  • 筆記

導語:近日,騰訊無線網路與物聯網技術負責人李秋香與高校科研教授、產業鏈、運營商等各行業的嘉賓一起參與了知乎「 科技共振之 5G+ 」活動,除了專業的5G探討,也聊了不少和開發者們息息相關的問題。在為北郵學子提供5G時代來臨前的科研和就業建議時,提出 「面向 5G 的內容創作可能會迎來一個高潮,比如說影片、新媒體等創新項目。相應的一些工作機會可能也會出現,有 AR、VR 各種內容製作、編輯、導演等等這樣一些角色」。

基於此,雲加社區聯手知乎科技,從知乎超過 10000 條 5G 相關問答中精選內容落地社區專題「 共探 5G 」。與大家一起,關注從 4G 到 5G 的變化 ,討論 5G 的技術原理與未來發展方向,探尋 5G 帶來的職業發展新機遇和速度變革中的新可能。

本文為知乎用戶養貓的哈士奇關於「 5G 傳輸速度和一個卡車拉滿硬碟奔跑相比,哪個快?哪個成本上最經濟?」的內容分享。

好巧不巧,昨天我剛測了5G,目前中國的5G是全球鋪設最多最先進的,現狀是什麼呢?在北京實測中國移動最高下載速度1Gb/s,中國聯通1.4Gb/s,而5G的理論速度是20Gb/s,4G有TDD/FDD之分,5G NR是統一的,造成不同運營商最高下載速度不同的原因是應該基地台上的設置限制。上面說的還是理想的情況,當5G手機開始變多後這個速度還會急劇下降,因為上面這個速度是皮站(更小的基地台)的總頻寬,我用兩個手機同時測試甚至發生了一個下載速度700多,一個下載速度只有100多的情況,因為搶不過。

你用5G傳輸會如何呢?先看下5G是怎麼傳輸的,發送方通過終端設備將數據傳輸到基地台,然後光纖把基地台接收的數據回傳接入核心網,然後再傳輸到接收方的基地台上,最後再傳輸給對方。企業要通過網路傳輸直接選擇光纖固網不比這個更好嗎?需要無線有Wi-Fi6,5G傳輸?

圖片來源:網優僱傭軍

一卡車硬碟能裝多少數據呢?以

Wayne Hua

所說的AWS Snowmobile為例,可以裝的數據為100PB=102400TB=104857600GB ,目前中國三大運營商的套餐數據基本都是599元300Gb的流量,就算企業打1折也有60元,只能傳輸300GB的數據。我們不考慮速度,就是傳輸這些數據所需要的費用是104857600GB / 300 * 60 ≈2097萬人民幣

如果考慮傳輸速度,我們以聯通實際最高提供的1.5Gb/s的速度算(超過套餐的1Gbps峰值),這些數據需要傳輸多少天呢?104857600 / (1.5/8) / 3600 / 24 = 6472天。

哪個更合算呢?一目了然吧,企業不會用5G網路傳輸這種數據的,網路更多還是會選擇前面提到的WiFi6和光纖固網。

但是!絕大多數企業是不會有這種龐大的數據需求的,更多的是一些幾個G甚至幾百兆的文件,這樣的數據通過5G網路傳輸絕對沒問題的。可是很多數據是不希望透過公網傳輸的,而且你無法確定對方那邊是否有穩定快速的網路。這裡又引申出了5G的另一個問題,接收方那邊覆蓋了5G網路嗎?

最後我們不妨先問問自己還用移動硬碟嗎?對我個人來說雖然很多東西我都是透過網路傳輸,但是很多時候移動硬碟可能更方便,兩者有互補性,不是完全的替代關係。

作者:養貓的哈士奇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5513404/answer/90669718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