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春天愛犯困!真相揭曉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在氣溫回升的春天,人們常感到睏乏無力,提不起精神。
3月22日消息,專家解釋,「春困秋乏」有一定科學道理。
專家指出,「春困」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精神疾病、情緒障礙等會受季節影響,引發「春困」,此外睡得晚、睡得短、睡眠品質差也會導致「春困」。
具體來說,春天溫度會越來越高,溫度升高後,人體皮膚毛孔舒展,血液供應增多,但供應大腦的氧氣卻相應減少,於是出現了無精打采、昏沉欲睡的表現,是中樞神經系統受抑制的現象。
此外,春天日照時間長,冬天養成的生物鐘到了春天就無法完全適應,春天比冬天早起大約一小時,睡眠不足,自然也感覺犯困。
面對「春困」,專家表示,進行一些適量的健身鍛煉項目,可有效地改善生理機能,使身體呼吸代謝功能增大,加速體內循環,促使大腦清醒,春困就會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