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則西事件6年 瀏覽器虛假醫療廣告橫行 治病你敢相信?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央影片道如約舉辦了315晚會。不管是什麼時候,這場專門揭秘市場存在違法情況的晚會總能引起大家的關注。
關注這場晚會的除了普通消費者,還有不少企業和相關執法部門,當然也少不了一些商家。相信不管是普通消費者或者是商家,應該都不想跟這場晚會被曝光的這些情況產生任何關係。
中央電視台315晚會
今年的315晚會,除了老生常談的汽車行業存在的問題,央視還帶大家見識了智聯招聘、獵聘、前程無憂這些招聘平台上,無數用戶簡歷被低價售賣、個人資訊被大量泄露的情況。另外,今年的315晚會又把虛假醫療廣告這種現象重新拿到了檯面上說。
315晚會曝光電腦瀏覽器醫療廣告橫行 有多少是真的?
根據央視報道的內容,在360瀏覽器或者UC瀏覽器上發現很多醫療廣告,而這些廣告多半是一些沒有相關資質的治療場所或者效果一般的機構。
如果用戶在UC瀏覽器上搜索「減肥」「降血糖」等相關關鍵詞,顯示結果的前幾條幾乎都是其他網友分享的發現疾病、治療疾病到康復的經歷,雖然下方標註著廣告字樣標識,但是如果不仔細分辨,還是會有人被誤導。
另外,處在行業中比較有名氣的360瀏覽器,也被發現存在上述同樣的情況。
互聯網醫療(圖源網路)
事實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局早在2020年3月份,就聯同其他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相關職能部門和行業,嚴厲打擊保健食品、醫療、藥品等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財產安全的虛假違法廣告行為。
但是,該行業問題不僅沒有得到根治,還在技術迅速進步的今天,在科學技術的幫助下,變得愈加泛濫。
央視記者從這些平台點進廣告,上面展示了很多網友的「種草文」,寫著自從使用了某某老師給的方子,血糖恢復穩定,後來連胰島素都停用了。
另外,在這些種草文中,還特地用紅色突出標註了老師的微訊號,等記者添加了老師之後,這位專業人士經過簡單的詢問,就直接給記者推薦了治療產品。
虛假醫療廣告
不管你有沒有關於醫療行業的常識,但是總該聽過醫生治病救人講究「望聞問切」吧。
簡單通過網上的聊天,就能給出大病的治療藥物,你怎麼就相信了,然後上當受騙呢?
如果你是屬於那種記事情特別清楚的人,應該忘不了2016年發生的「魏則西」事件,他曾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一名學生,因為被查出身患滑膜肉瘤後,通過百度搜索了解到了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並在該院接受了未經審批且治療效果未經確認的治療方法,導致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最後送命。
魏則西離開人世的時候,年齡才22歲,正是一個人最青春最值得奮鬥的階段,就是因為相信了網上的虛假醫療廣告,最後把自己的命都搭上了。
網上就醫風險大!瀏覽器企業說全是代理商的問題
隨後,更多相關的違法行為被揭示,代理商造假違規操作的問題,醫療廣告造假鏈條被曝光,360搜索被點名。節目播出後,360搜索發布聲明,表示將在第一時間成立調查組,對涉事代理商及相關帳號進行徹查。
涉事公司的公告聲明
360搜索也是家有意思的公司,其早在幾年前的315晚會上便被點名批評,也是因為同樣的問題,當時這家公司發布了相關的通告,承諾不會再出現這樣的問題,可誰能想到,只過了短短的5年時間,又因為一樣的問題站到了風口浪尖上。
這些瀏覽器所存在的虛假醫療廣告行為被曝光沒多久,兩家公司就發布了相應的公告。兩份公告中顯示的資訊基本相似,先是誠懇道歉,隨後說明這些虛假醫療廣告是與之合作的廣告代理商帶來的問題,將加強審核、強化責任擔當。
UC瀏覽器
通過相應平台查詢到的資訊,UC瀏覽器的廣告代理公司是亦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而360瀏覽器的廣告代理商是奇搜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UC廣告代理商的銷售經理透露了行業內幕「根據你以前的一些搜索行為、歷史操作,後台的一些數據,就會把數據收集起來,然後再向用戶推送對應的廣告」。
而360瀏覽器廣告代理商負責銷售的工作人員表示「只要在瀏覽器上搜索過,不管有沒有進行任何的行為,下次打開電腦的時候,會直接把廣告推送出去」。
照這樣看,如果這兩位銷售人員所說的都是真的,那瀏覽器提供方只是簡單將責任推給廣告代理商,似乎是為了撇清關係。
首先,瀏覽器公司提供了瀏覽器作為這些虛假廣告的存在的平台,再一個,允許這些代理商去違規收集用戶的瀏覽記錄和使用情況,更重要的是,在審核這些相關投放內容的時候,沒有做好應盡的責任。
大數據時代
在這些瀏覽器被點名之後,這個行業的運作模式受到了大家的關注。有業內從業人員表示,現在科技發達,廣告的精準投放方式是資訊流推廣。
這種比較有效的廣告推送方式就是,用戶只要在使用瀏覽器,後台就會分析用戶上網的行為習慣,再通過整合大數據,這些訂製版的廣告就能送達至有需要的用戶。
說真的,這種精準投放的廣告實在是讓人擔心,如果投放的還是一些虛假的醫療廣告,那帶來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你試想,一個人身患重病,正在承受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的壓力,很容易就會相信網路帶來的知識,更何況是那些生了大病、已經瀕臨絕望的病患。
總結
其實,不管是瀏覽器平台提供方還是這些平台的廣告代理商,對於站記憶體在的虛假醫療廣告問題,都有無法推脫的責任。出了問題就要及時整改,就像有病要及時治療,利用病人的身體健康作為賺錢手段,不僅僅是耽誤了病人的治療,也已經涉嫌違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