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KOL被扒皮:多數粉絲都是假的

3月15日消息,今日,第三方技術公司秒針系統聯合《中歐國際商業評論》發布《2020中國異常流量報告》,基於秒針系統全年監測的互聯網廣告數據,秒針系統推算2020年中國品牌廣告市場因異常流量造成的損失約為305億人民幣,較2019、2018持續上升。

據秒針系統AdMonitor監測數據(覆蓋PC、移動端),2020全年,中國互聯網廣告異常流量佔比為8.6%,不可進行IVT Decision 佔比為19.5%。

具體到廣告類型,展示類廣告與影片類廣告異常曝光接近,影片類廣告異常點擊佔比略高於展示類廣告,為10.7%。

秒針系統發布《2020中國異常流量報告》:KOL平均無效粉絲佔比超6成

按不同媒體類型,2020年垂直媒體和廣告聯盟均為異常曝光重災區,廣告聯盟的異常點擊佔比遠高於其他媒體類型,達17.9%。

垂直媒體中,時尚資訊類異常曝光最為嚴重,為17.4%,高於汽車、母嬰、旅遊、IT科技等品類。

具體到不同行業,食品飲料行業異常曝光佔比為11.2%,成為2020年度最嚴重受害者。交通工具、家裝傢具家居緊隨其後,異常曝光佔比分別為10.5%及10.4%。

另外,醫藥保健及服裝服飾行業為2020年新上榜。不同行業中,異常點擊最多的為交通工具,佔比13.5%,該行業為2020新上榜。

秒針系統發布《2020中國異常流量報告》:KOL平均無效粉絲佔比超6成

營銷內容化的趨勢下,社交平台及KOL營銷熱度不減。另一方面,數據造假、水軍橫行則是社會化營銷最大的挑戰,刷量刷贊刷評論已成公開的秘密,對於廣告主而言,社交平台上投放廣告的有效性需要更精確的進行評估。

據秒針系統SocialMaster及明鑒優選KOL系統數據,2020年,主流社交平台的整體異常流量佔比為51%,KOL的平均無效粉絲高達60.5%,社交流量造假現象進一步惡化。

此外,KOL有效粉絲率與KOL級別呈現負相關趨勢,頭部KOL的含水量相對更高。

秒針系統發布《2020中國異常流量報告》:KOL平均無效粉絲佔比超6成

2020年,NEW TV異常流量佔比為5.9%,較去年有所好轉。按廣告位類型看,開機(9.4%)、影片貼片(8.6%)異常曝光佔比接近。按行業來看,NEW TV端異常曝光佔比較高的前三個行業為休閑娛樂、IT產品、服裝服飾等居民日常消費領域。

秒針系統發布《2020中國異常流量報告》:KOL平均無效粉絲佔比超6成

此外,秒針系統與多家中國多家主流硬體廠商合作,進行NEW TV廣告監測流量簽名加密。通過秒針獨有的流量簽名,能識別非法流量來源,規避刷量風險,從而有效震懾異常流量黑灰產業。2020年,秒針流量簽名加密合作硬體廠商的流量通過率高達97%。

根據秒針系統線下戶外廣告監播資料庫、秒針系統DOOH數字屏監播資料庫及秒針系統RadioBuy廣播廣告監播資料庫,2020年戶外監播異常佔比5.7%;戶外數字屏異常點位佔比2.0%,為漏上刊情況,次數漏播率達10.3%,點位多播情況較為突出,高達99.7%;廣播廣告異常佔比為9.3%。

秒針系統發布《2020中國異常流量報告》:KOL平均無效粉絲佔比超6成

四大場景戶外中,廣告平均異常率為4.4%,其中火車站及地鐵站異常率較高,分別為8.2%與6.9%。飛機場與電影院異常率相對較低,分別為3.2%及3.1%。

此外,廣播廣告投放漏播及錯播的異常情況佔比較不明顯,均在1%以下;廣播廣告的投放多播率(超過計劃播出的點位量/計劃播出點位量)佔比達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