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騙好多年:飯後到底能不能百步走?

吃完飯之後,大家會做些什麼呢?

有的人要馬上開始工作

有的人飯後會做一些體育運動

還有人吃飽了就躺下不想動了

那麼吃完飯究竟做什麼才是最科學最健康的呢?網上的說法也是五花八門:

飯後百步走究竟是能活到九十九,還是會胃下垂?飯後又有什麼禁忌?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吃完飯做些什麼比較好。

飯後該坐著、站著還是躺著?

坐著:

飯後坐著,導致食物滯留在腹部,會引起肥胖?其實不然。飯後坐著,可以減少反流,既不會影響食物的消化,也不會導致肥胖。但不要久坐。

站著或散步:

飯後站著或者散步值得推薦!只要不是劇烈運動,就不會對胃產生負面影響,反而可以促進消化。如果是採取靠牆站立的辦法,還可以消耗熱量,減少脂肪堆積,起到控制體重的效用。

而體質較差、體弱多病,尤其是患有胃下垂等疾病的人,飯後不要立即散步。如果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等疾病的患者也不宜飯後立即活動。

飯後半小時內,只建議適合小範圍、小幅度的活動,不適合劇烈運動。正確的散步方式,是休息半小時後,再慢慢散步一個小時,既促進消化,又鍛煉身體。

躺著:

飯後立即躺下,是最不可取的方式。因為吃完飯後就躺下,易導致食物胃液反流,長期如此還可能會灼傷食道,飯後全身血液會比較集中的流向胃部,相應的別的器官供血相對減少,不利於消化,也容易囤積脂肪。

飯後運動會不會導致胃下垂?

「飯後立即運動會導致胃下垂」是一個錯誤的結論。其實和胃下垂有關的因素是由於腹肌薄弱,腹腔壓力低的無力型體型(即體型瘦長的人),和飯後是否運動沒有直接關係。

雖然有些胃下垂嚴重的病人可能在飯後立即運動會有不適,但並不是運動導致胃下垂,而且經常鍛煉反而有助於增強核心肌肉群的力量來改善病情。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是真的嗎?

飯後散步的確有益身心健康,但也有注意事項。

進餐完畢後最好隔30分鐘左右再開始百步走。在行走過程中,盡量不要上下樓梯等動作、也要避免快步穿越馬路這樣的方式。

不同的季節也要分別注意。如冬季氣溫低,就餐環境的室內外溫差較大時,就不應在冷風刺激下散步;而在夏季,就餐後通常出汗較多,也不應貿然在炎熱的環境里散步,以免出汗過多甚至中暑。

那麼飯後百步走能不能活到九十九呢?這是因人而異的,因為影響每個人壽命的因素眾多。生活習慣比較健康,就更容易長壽。

吃完飯哪些事別著急做?

別唱歌

俗話說「飽吹餓唱」。吃飽後人的胃容量增大,胃壁變薄,血流量增加,這時唱歌會使膈膜下移,腹腔壓力增大,輕則引起消化不良,重則引發胃腸不適等其他病症。因此,飽餐後應休息一段時間再唱歌。

別多喝水、濃茶

飯後立刻大量飲水,會使胃中食物來不及消化就進入小腸。飲水後稀釋胃液,使胃液消化能力減弱,不利於胃酸殺菌,容易造成胃腸道疾病。此時喝濃茶不僅會沖淡胃液,茶鹼還會抑制胃酸分泌,影響食物正常消化。

別洗澡或桑拿

剛吃完飯就洗澡洗桑拿,皮膚血管擴張,皮膚和肌肉血流增加,胃部沒有充分的血液,會影響消化。同時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易發生意外。因此洗澡、桑拿最好在飯後1-2個小時後進行。

別吸煙

飯後吸煙的危害比平時大10倍!這是由於進食後的消化道血液循環增多,煙中有害成分被人體大量吸收,損害肝臟、大腦及心臟血管,引起這些方面的疾病。

別急著開車

飯後胃腸對食物的消化需要大量的血液,所以會造成大腦暫時性相對缺血,反應也變得遲鈍。在行駛過程中,容易導致判斷和操作失誤。

飯後做些什麼比較健康?

喝酸奶或吃木瓜。酸奶含有大量活性乳酸菌,能夠有效地調節體內菌群平衡,促進胃腸蠕動,從而緩解便秘。飯後吃少量的木瓜,對預防胃潰瘍、腸胃炎、消化不良等都有一定的功效,其中的木瓜蛋白酶還有很好的美白作用。

欣賞音樂。柔美的樂曲 ,作為一種良性刺激而通過中樞神經系統調節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對人體大有裨益。但不建議老人聽喧鬧、激昂、悲傷的音樂,會對情緒和消化功能產生不好影響。

腸道按摩。可使胃腸蠕動加快,使胃液增多,有助消化。具體做法:以掌心著腹,以肚臍為中心,從上至下 ,從左到右 ,或以順時針方向 ,用手掌環轉輕輕按摩,盡量讓身體放鬆,同時深呼吸,效果會更好,持續5~10分鐘。

休息半小時。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以進行初步消化。正確的做法是飯後休息30分鐘再走。

漱口。漱口能及時清除存留口腔中的食物殘渣和部分軟垢,減少口腔內細菌的數量,從而降低胃腸的患病幾率。

綜上所述

剛吃完飯不要躺著

可以休息半小時之後

進行一些不太劇烈的運動

放鬆放鬆

(本文專家:李天,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主任醫師)

被騙好多年:飯後到底能不能百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