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稅不完全操作指南,我這樣操作省了2000塊!
這一周,個稅申報可以退稅了,去年我退了3000,今年美滋滋的點進去一看,補5000。。。
這就讓我有點懷疑人生了,折騰了半天,研究了1個多小時,總算搞明白了到底這個怎麼算的,最後愣是操作到了要補3000多。
折騰了很久,最後不光是少補2000塊的事情吧,還弄懂了一些其他的規則。
小提示
首先,可能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系統也不會提示你的一點就是專項附加扣除項,也就是你的租房或者貸款合約,還有贍養老人那些。
其他的都沒有年限的限制,唯一有的就是租房合約,你看我的這個合約,我之前填的只到了去年3月份。
image-20210306184017807
然後,我就去補充了去年4月份到年底的租房資訊,需要注意的是,租房資訊不能有時間重疊,還有就是不能造假,我發現系統其實並沒有對你的填寫做出限制,但是造假的結果可能要自負了,建議大家不要瞎填。
填完之後,我再去申報一看,少了2000塊。
跳槽的問題
不過,我又看了下我去年和今年的數據,沒看明白為什麼今年要補稅,經過各種對比,我總算髮現了,原來是跳槽導致的。
我發現跳槽之後的扣稅是會重新開始計算的。
也就是說,比如我去年3月份跳槽,本來扣稅梯度是每個月上升的,就是扣稅越來越多,相信大家都知道。
但是如果跳槽的話,就會重頭開始計算,我發現的就是我4月份的扣稅又回到了1月份的水平,最後為什麼需要補稅就不言而喻了。
年終獎的問題
這個要補稅的問題算是弄明白了,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我發現我在查詢裡面看到的已經扣的稅實際上要比表單里的多。
查詢顯示交了這麼多,但是去申報的頁面一看,只有2開頭了?
這個又讓我有點搞不清楚了,難道是給我漏算了?
最後我發現在申報頁面點薪資可以點擊進去。
點進去之後發現有獎金之類的選擇入口。
然後在這個地方能選擇,併入綜合所得計稅還是單獨計稅。我嘗試切換看了下,選擇併入綜合所得我要補1.7萬了。。。
所以,其實看到的不一致是只會顯示工資的交稅,至於年終獎的交稅他是不顯示的,所以我減去之後數字就剛好對上了,原來是這樣算的。。。
個稅APP貌似是會幫你選擇最優的計稅方式,單獨計稅還更划算,至於年終獎怎麼算,T度是什麼,網上都能搜到,我就不在這裡贅述了。
當然,你也可以跟我一樣自己嘗試改變看下,看是不是能少交一點還是多個1萬多。。。
友情提示
最後,研究折騰了半天,大致搞清楚了,還有就是其實整個APP各種填寫都沒有做限制,包括你想填什麼勞務報酬想少扣稅之類,都行!
但是這個建議大家不要嘗試了,感覺像是在釣魚執法。。。
老老實實的填報就行了,該補的稅那是一定得補的,你不補試試看,回頭有結果可以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