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門之前:大學電腦專業入門之前所需了解的一系列文章
- 2021 年 2 月 17 日
- 筆記
- 入門之前:大學本科電腦專業入門之前所需了解的一系列文章
入門之前:大學電腦專業入門之前所需了解的一系列文章
前言
我為何要寫這一系列和電腦技術無關的文章呢?明明大部分人學習電腦是為了提升技術能力,以此來換取更多與技術能力相符的薪資,但正因為如此,這部分人在追求技術的學習上往往是以薪資考慮的,而本文並不是如此,本文追求的是如何讓一個尚未入門的學生,尤其是電腦專業的大學生,更注重電腦科學、技術與編程的藝術性,更喜歡去將一些腦子裡新奇的想法實現,去創造一些從未有過的、獨一無二的事物,而非去模仿他人、重複他人,最終卻無法成為他人。
當然在許多方面,重複是極其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本系列也將說明「重複」的作用與其能夠真正發揮作用的地方。
言歸正傳,正如這一系列的標題《入門之前》,這些文章將說明在學習電腦科學與技術(我更喜歡電腦科學與技術這個詞,既不是一味追求高超技術,同時也追求嚴謹和優雅的科學)之前我們需要做些什麼、了解什麼,以此來更好地去入門。對於入門來說,大部分人對於新人的建議是學習一門語言,目前最多的聲音便是C語言和Python,這兩個也是目前絕大多數大學生在學習電腦語言的首選語言。
而在這一系列中,我們將談到的並非如此簡單,我們將從設備選擇、編程習慣、語言選擇、思想觀念等多個方面來談如何去學才能展現電腦科學的嚴謹、藝術和優雅,同時去高效率、高品質地提升電腦技術能力。
我認為本系列最適合的人群是準備讀電腦專業的學生群體,並且我將儘可能地為這群人說明如何在學習和大學生活之間進行有效權衡。
當然,這一系列並非是至理名言,只是一個小人物的想法,亦或是無病呻吟罷了。我也最不希望讀者用這一系列甚至於任何你所看到過的文章作為行走於世界的標準,因為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思考和選擇,而非一味地隨從。
在本文中,我會提供後續所有篇章的鏈接,同時每年我都會隨著時代的變化進行一次系列文章的整體更新,以便整個系列不會因時間的推移而失去價值。
同時所有文章都會同步更新在以下網站「物本規Tealot」官方帳號上,望請多多關注。
目錄
- 篇一:大學學電腦應該選哪個專業呢?
- 篇二:電腦專業大學生應該買什麼樣的電腦?
- 篇三:學電腦專業到底該入門哪個語言?
- 篇四:什麼樣的編程習慣才叫做好習慣?(暫存)
- 篇五:大學豐富生活和高效學習如何共存?(暫存)
- 篇六:學習電腦應該具備什麼思維?(暫存)
- 篇七:電腦學習的最快途徑是什麼?(暫存)
- 篇八:什麼叫做電腦科學的優雅?(暫存)
- 篇九:非技術性電腦書籍的價值有幾何?(暫存)
- 篇十:大學開辦的各個課程中哪幾門最有用?(暫存)
- 篇十一:學習電腦的高效方法有哪些?(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