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還在憋大招,Google都快要建城市了
- 2019 年 12 月 1 日
- 筆記
By 超神經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的執行董事長 Eric Schmidt 曾說過:「很多年前我們就在想,要是能把科技應用到城市建設上,豈不是很好嗎?」
自從去年多倫多批准 Google 在當地濱湖區的未來城市建設計劃後,負責執行該計劃的子公司Sidewalk 就一直在進行必要的數據搜集工作。
這是有史以來,科技公司第一次得以參與到世界主要城市的建設中去。
Google的未來之城
Sidewalk 成立於2015年,作為 Google 的子公司,是 Google 未來城市計劃中的主要執行者。

去年 10 月份,該公司順利成為多倫多城市建設的中標公司,與當地政府一起,負責該市約 800 英畝濱湖地區的重建計劃。從競標 PPT 來看,Sidewalk 希望在這裡打造一座未來之城,建立世界上第一個互聯網社區。
他們決定從碼頭區(當地的一個街區)開始,建設這座未來之城,這將是世界上首座由民間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們主導建立的城市。目前世界各國的城市建設,都是由政府主導。

在 PPT 里,未來之城很適合人類工作和生活。這裡沒有噪音也沒有污染,自動駕駛和智慧交通將徹底解決擁堵問題,靈活的建築布局也能有效降低居住成本,利用數字技術,社區聯繫也會更加密切,整個城市都將奔著可持續可循環發展。
可以說這座烏托邦式的城市,將從根本上解決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所有社會問題,不過,目前這一切仍處於計劃階段,Sidewalk 表示將在明年才會正式動工。
他們和當地政府認為,這座城市將成為未來城市建設的典範和標尺。
But,還未動工就遭到質疑
為了明年能開工大吉,Sidewalk 要搜集一些必要數據,了解街區現狀。
為此,他們在街區安裝了大量的數據搜集器,用來採集當地交通、氣候、噪音、電網性能、垃圾處理方式等資訊。
所以,麻煩來了。
這些大街上的搜集器,讓 Sidewalk 遭到民眾質疑。比如這些數據該如何管理,是否存在數據泄露,搜集器會不會用來監控居民,以及 Google 會不會將數據挪作他用等。

Sidewalk 解釋稱,這些數據搜集器不會用在居民身上,更不會監視居民,所有的數據也僅用來供政府和他們了解這個街區。
這並非首座主打未來概念的城市
在 Sidewalk 提出未來城市的概念之前,韓國政府就已經在距離首爾約 60 公里的海濱城市——松島建造了一座智慧新城,算是目前最接近未來概念的城市。
不過,由於種種原因,這座本來打算今年完工的城市,預計會被推遲到 2022 年完工。

跟 Sidewalk 一樣,松島的智慧新城同樣宣稱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在項目開發者的想像中,城市所有的垃圾會被自動化處理,智慧交通會解決擁堵問題,移動網路全覆蓋,工作學習都能遠程進行。
但實際情況卻與此不同。
這座十幾年前就開始建設,可以容納 30 多萬人的智慧城市,不僅到現在還沒竣工,由於生活成本高昂,總人口也只有7萬左右。而且垃圾也沒有實現自動化處理,除了更加現代化的摩天大樓,其他的高科技概念,都沒有實現。
這座由政府主導的智慧城市,正在成為一座鬼城。如果它的生活成本能更低一下,或許能夠吸引一些居民。
如今,Google 也開始建造未來城市。這座由科技工程師建造的城市,是會步松島後塵,還是成為世界未來城市建設的標尺呢?
我們都希望它是後者。

超神經 小百科
單詞
Annotation
[ˌænə'teɪʃn] n. 附註;注釋
片語
Detect patterns 檢測模型

歷史文章(點擊圖片閱讀)

《微軟收購 Github 後的各路網友反應》

《四個 AI 工程師,實現了童年的中二夢想》

《情緒識別辣么高級,為什麼非得監控高中課堂?》

超神經HyperAI
公眾號ID:HyperAI
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