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過去一年996的折磨

  • 2019 年 10 月 3 日
  • 筆記

有接近一個月沒有寫文章了,一方面是因為工作太忙實在沒有時間,另一方面是因為沒有心情了。

加入X公司已經一年多,幾乎沒有八點前下班過,近半年更是996大小周,近期還有局部的997,再加上時不時的裁員,時常讓人不安。我已是身心俱疲,負能量滿滿,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熱情急速下降。幸好加入了.NET社區,並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即將加入的公司也受到了社區朋友的大力引薦,使得面試、入職更加的順利。

猶記得2018年各大P2P公司相繼暴雷,當時我所在的M公司也未能倖免。後來找了半個月的工作,手中握有三個Offer,最終還是選擇了X公司。一方面是面試過程非常輕鬆,尤其是和VP聊得很愉快(雖然VP告訴我X公司加班挺多的,不過這沒什麼,畢竟上家公司加班也很多,甚至還說要把X公司的工作當成我的事業去做,有點天真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X公司在行業中的明星地位的吸引。所以回絕了另外兩個offer,並跟X公司商定好入職時間後,就和對象去了青海旅遊。

入司第一天,我認識了我的PM,一位JAVA高級架構師(當時該項目計劃轉JAVA,我也想學學JAVA,想要知道JAVA到底好在那裡,會把.NET的市場擠壓得如此厲害),和我們.NET團隊的研發經理互不隸屬,當時感覺有點怪怪的。晚上八點鐘的時候,身邊的同事告訴我說可以走了,我決定再晚一點走,因為大部分人還沒有走的意思。到了九點鐘,我下班了,感覺還不錯。

第二天,PM安排我接業務需求,我很納悶,還沒有人跟我講解系統呢,我怎麼可能接的下來,PM說沒事,我給你講,事實上他也不甚了解,只知道個大概,因為他也只來了三四個月。還好PM前期梳理了一部分文檔,再加上他的耐心,使得我對系統業務的入門變得相對容易。當天我知道了我是該系統目前唯一的開發,之前的開發,就坐在我旁邊,屬於隱退狀態,偶爾會給我講點業務,但已經不再管該系統的任何事情了。另一個不幸的就是,剛入職沒多久,公司開始裁員了,讓我緊張了一下,但還好我們.NET團隊是安全的。這些種種讓我很是意外,這裡為何會是這樣的,這跟X公司的行業形象不太一樣啊?

入職第一周另一個團隊的一位開發調入了我們團隊,加上新入職的開發,項目組總計有三個.NET開發了。當然我們還是遇到了很多的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懂業務,也沒有文檔,也沒人交接,只能摸著石頭過河。更嚴重的是這套系統異常不穩定,時不時的報問題,已經連續兩個月出現P0 bug了。但這阻擋不了我的熱情,我就像打了雞血一樣,加班、學習業務、了解系統、輸出文檔等等,附近的同事都說我太有正能量了。

 

在入司半個月的時候,公司上線的QX系統2.0出了問題,由於前一晚相關開發、測試通了宵,第二天都不在,恢復系統的重任就落到了我的身上。我有點手足無措,因為我沒接觸過QX系統(即便現在我離職了,我還是沒有接觸過QX系統)。好在PM懂一點,在他的幫助下,快速學習該業務,耗時三四個小時,總算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次解決問題,完全依靠的是過往的經驗,不斷的猜測、驗證,直到系統得到恢復。在這裡,需要說一下,我並不想說自己多麼厲害,經驗多麼豐富,我更想表達的是一種熱情,一種滿滿的正能量,使得我可以超常發揮。

正當我有點春風得意的時候,我上線的功能出現了問題(那時我只來了小一個月,沒有人能說明白我接的需求的細節,包括提需求的產品)。業務群里吵得翻天覆地,甚至還被回饋到了CEO那裡,讓我很害怕。好在VP力挺我,在復盤會上,讓我繼續干,不要害怕,以後細心一點就好。

隨著我加入的工作群的增多,感受的那種火藥味越是濃烈,我也逐漸感受了公司的氛圍並沒有那麼包容,似乎不允許大家犯錯。也感受到了技術的地位之低,總是會被業務敲打,完全沒有那種互聯網公司的技術驅動,更多的是業務或者銷售驅動(這一點在年會上體現的更加明顯,當時技術坐在兩邊靠後,銷售坐在中央)。感覺公司的氛圍有點沒有人情味,甚至有點絕情,不過還是按捺住了這種想法,還在幻想著有一天這裡會有變化。畢竟我聽說在我入職之前發生了技術集體離職的事情,公司應該會引以為鑒,吸取教訓的。

 

入職兩個月,陸陸續續找到了該系統存在了N年的幾個深層次bug的根源,由於原始團隊已經不在,即使有框架源碼,我也不敢修改,因為沒有人能夠保證當前的框架源碼與線上正在使用的框架是同一個版本。只好另起爐灶,重新提供一個框架出來,只重寫出現問題的部分,並輸出了系分文檔和計劃文檔。VP考慮到我對系統還不是很熟悉,推遲到在國慶後整改上線。上線之後系統再也沒有出現過P0 bug,但是系統依舊不穩定,還需要繼續努力,我的熱情也依舊飽滿。也正是因為我入職公司三個月的優異表現,我被列入了核心員工。

此後該系統實際上已經由我主導了,我制定了多套重構與優化方案,陸陸續續整改了有問題的功能,很多時候周末我也過來加班。到了11月、12月的時候系統基本穩定,很少出現問題,介面速度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年底,公司又開始了一波裁員(這是我入職以來第二輪大規模裁員,這次裁員讓我意識到了在X公司待得時間越長越虧,因為不管為公司效力多久,都只會月初通知,工資結算到月底,相當於補償了一個月的工資,再沒有其他),我們.NET的研發經理主動離職(至此以後,我們.NET團隊也成了技術部門唯一一個不再設立研發經理的團隊,.NET團隊的地位跌落到谷底),PM被裁,我當上了PM,與團隊繼續維護這套系統。沒想到的是,不多久後,也就是年會結束後兩三天又開始了新一輪大規模裁員,我們團隊的一個開發被裁掉了,一個只比我晚入職幾天的哥們,領導給出的解釋是以後我們系統不會有太大的需求,只要維護好就行了。

今年四月份之前,我的工作就是接新需求,同時修改歷史問題。隨著對系統認識的加深,我心裡也逐漸有了對該系統重構的整體思路,也向VP說了我的想法,VP很支援,並給予了我兩台伺服器用於測試。沒多久公司開始推行996大小周工作制,剛開始VP說,我們技術部門以結果為導向,如果不需要996,那麼大家就與往常一樣,得到了大家的一片歡呼。可惜好景不長,在公司的壓力下,我們技術部門開始(明確)實行996工作制。

由於之前的幾次融資並不順利,幾乎每次都是數據問題導致,實際上這些數據確實是真實的,只是太過混亂。我了解到的是,X公司成立初期是使用Excel維護的,14、15年才開始進行資訊系統建設,而且本身系統建設的就很混亂,它產生的數據自然無法通過PWC標準,所以我們開始了專門針對數據以及業務流程標準化的系統級重構。

第一次定的計劃是截止到九月份、歷時五個月完成全部重構。但是CEO很著急,要求我們加快速度,以至於原先計劃兩個月完成的內容,要在一個月內結束,也就是定下結束時間,然後讓大家倒推排期去完成(這個倒推,不知道是從哪兒學來的,把大家折騰的夠嗆。他們只學會了deadline,但是deadline之外的東西已被完美忽略)。讓人無法預料的是,第一期即將要上線的時候,原先的業務老大離職,新任的業務老大不認之前的需求,而且大發雷霆,在技術部辦公區和產品部辦公區罵人。迫於壓力,我們只能返工重新做。厲害吧,只要業務一怒,我們之前的努力就變成了零,除了白白浪費了一個月的時間,也消耗了我們的信心和熱情。說起來也挺好笑的,本來計劃九月份完成,如今已經到了九月份,只是完成了第一期內容,剩下的內容估計在今年是完不成了。

五月底六月初,技術VP離職,很突然。再加上Q3季度,公司取消了遲到、忘記打卡可以簽單子的制度,並調整了作息時間(早上上班比原先習慣的時間早了半小時),一時間讓大家無所適從。本身加班就很累,還要把上班時間提前,引起了一些抱怨。我從這個時候對公司徹底失望,原先的熱情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滿滿地負能量,此後幾乎沒有什麼驚艷的表現。

也是五月底,在一次會議上,CEO表達了X公司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一個強大的技術團隊是標配、而不是加分項的觀點,這讓我們技術部門的員工重拾了一些信心。之後從阿里口碑來了一位新的VP,P8級別,隨後又來了兩位新VP在阿里時的同事。這位新VP充滿正能量,精力也很飽滿,也為大家爭取了一些福利,如取消加班排名(這個加班排名讓人十分蛋疼,中間早點走,就很容易排在加班倒數十名,還會被標識出來),另外就是讓那些習慣十點到的同事免於被當做遲到扣工資。不過X公司轉JAVA已是不可逆的趨勢了,我並不討厭JAVA,我只是對我所從事的工作、所用的語言充滿信心,即便我要轉JAVA,也最終會用來為.NET服務。我也擔心在轉了語言、把系統重構結束後,我會成為公司的高成本人員,這意味著我將會是公司下一輪裁員的目標,畢竟過去一年,裁了太多人,而且前一批轉JAVA的三個.NET已經全部被裁。有了這樣的前車之鑒,即便公司再怎麼承諾不會過河拆橋,我都不再相信了。

分別總是在九月,回憶是思念的愁,這是歌手趙雷的歌詞。我也在九月與X公司分手,很幸運的加入了一家外企,那裡有一位朋友,就是文章開頭所說在.NET社區中認識的朋友,他是一位帥氣的MVP。雖然收入比當前少了一點,但是時薪是有很大提升的,而且公司氛圍更加友好,也不動蕩,是很理想的去處。

這一年,我從一個主動加班學習,變成了被公司的強制加班逼到了一聽加班就煩的人,也從一個在不懂業務、沒有原始團隊卻依然可以有驚艷表現的人,到了即便有很多資源卻變得消極、沒有參與感。誰之過?我打內心裡不喜歡996或者強制加班,更何況沒有任何激勵,也不準調休。996絕不是奮鬥,而是一種最沒有含金量的管理手段而已。而我自認為我是那種有自律之心的人,我知道什麼時候需要用加班來解決問題。事實上,公司哪有那麼事情需要通過996來完成,不過是瞎折騰,給人一種虛假繁榮的表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