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歌共享汽車案件走到尾聲 用戶1500元押金將無法追回

  • 2019 年 11 月 29 日
  • 資訊

據報道,共享汽車途歌的案件中的維權用戶已接到法院來電,途歌將以“確無財產可供執行的案件”,暫時終結執行程式,並做結案處理,待發現財產後繼續恢復執行。

按照這一說法,維權用戶的1500元押金大抵是“維”不回來了。

途歌成立於2015年,2015年9月,獲拓璞基金數百萬天使輪融資;2016年11月,獲拓璞基金3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2017年1月,獲真格格基、拓璞基金4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2018年1月,途歌完成B+輪2600萬美元融資,資方包括SIG海納亞洲、真格基金、凱欣資本。

2018年12月底,途歌表示因資金壓力,不能滿足每天線上尋求退押金的用戶,只能退還15名用戶的押金,同時需要用戶需要來公司現場進行登記。隨後,用戶們在北京法院審判資訊網上得知,北京通利達汽車,海易出行,北京中青旅業汽車銷售等相關公司均對途歌公司提起了訴訟,要求其支付牌照費,租金,滯納金,違約金,違章罰款等費用,累計約110萬元。和小黃車的境遇一樣,用戶1500元的退還押金流程舉步維艱。

9月24日,途歌出行應用母公司北京途歌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成為最高人民法院公示的失信公司,投資其深圳的市前海途歌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也是最高人民法院所公示的失信公司,其創始人王利峰淪為“老賴”,已被限制消費。

9月25日,途歌出行的官網已經無法訪問。

類似的事件似曾相識,小黃車ofo在2018年末陷入資金危機後,同時申請退款用戶的數量達到千萬,為了緩解退押金壓力,ofo轉向以購物單的形式“歸還”用戶押金,但收效甚微。2018年,ofo甚至曾鼓勵用戶將押金變為P2P資產,作為回報用戶可以永久免押金騎行ofo。目前,仍有上百萬用戶押金未得到歸還。

途歌共享汽車案件走到尾聲 用戶1500元押金將無法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