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大戰騰訊!網友吵翻天
2月3日消息,字節跳動和騰訊又因為短影片掐起來了。
2月1日晚間,抖音官微發文稱,近日一些社交媒體流傳「2月1日起,抖音帳號主頁個人資料不能預留任何聯繫方式」「抖音將全面閉環」等不實消息,並藉此造謠「抖音封殺騰訊」。該不實資訊在微博、知乎等平台明顯有水軍組織推動。
2月2日,抖音正式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交訴狀,起訴騰訊壟斷。
抖音方面稱,騰訊通過微信和QQ限制用戶分享來自抖音的內容,構成了《反壟斷法》所禁止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
抖音要求法院判令騰訊立即停止這一行為,刊登公開聲明消除不良影響,並賠償抖音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9000萬元。
2月2日晚間,騰訊回應稱,暫未收到關於抖音起訴我司的相關材料。字節跳動公司的相關指控純屬失實,系惡意誣陷。字節跳動旗下多款產品,包括抖音通過各種不正當競爭方式違規獲取微信用戶個人資訊,破壞平台規則,已被法院多個禁令要求立即停止侵權。
騰訊稱,字節跳動及相關公司還存在諸多侵害平台生態和用戶權益的違法違規行為。我們將繼續提起訴訟。
2月2日當天更晚,抖音再發聲明回應,稱騰訊所謂的「惡意構陷」沒有任何依據,騰訊所謂的「違規獲取微信用戶個人資訊」,實際是將用戶數據當成公司私產,除非騰訊同意,其他任何產品都不能使用相關數據,否則即構成「非法使用」。
抖音稱,自2018年4月起,騰訊旗下產品微信、QQ以「短影片整治」為由,開始了對抖音等產品長達三年的持續封禁和分享限制。這侵犯了抖音的合法權益,也損害了用戶利益。向法院提起訴訟是抖音合法正當的權利。
雙方大戰三個回合,結果未出,網友卻吵翻了。「抖音起訴騰訊涉嫌壟斷」等微博話題的閱讀量已經超過4億。
有網友稱,「這次支援必勝客,抖音看多了會迷失自我。」有的則支援抖音,「必須讓南山必勝客輸一次」,還有網友質疑微博,「微博一打開就是淘寶鏈接沒人管嘛?」
大概是前陣子娛樂圈的瓜沒吃夠,看到科技圈的battle,一些網友異常興奮,看熱鬧不嫌事兒大:「打起來,打起來」。
張一鳴、馬化騰曾親自下場battle
2018年是公認的「頭騰大戰」的起點,這一年微信朋友圈、QQ空間先後屏蔽了抖音鏈接,試圖切斷騰訊的社交流量流向字節跳動。
當年4月起,字節跳動旗下西瓜影片、抖音、火山小影片分享到微信、QQ的鏈接已不能播放。
緊接著5月份,張一鳴在朋友圈分享了抖音Tik tok在第一季度的蘋果商店下載榜中排名全球第一的喜訊,並在留言區感慨:「微信的借口封殺,微視的抄襲搬運擋不住抖音的步伐。」
這引來了馬化騰的不滿,他直接回復張一鳴,這「可以理解為誹謗」。自此,字節跳動與騰訊的矛盾正式公開化。
6月份,騰訊將「今日頭條」、「抖音」運營者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微播視界科技有限公司起訴至法院,理由是後者涉嫌不正當競爭行為,並對騰訊聲譽造成嚴重影響。
同一時間,字節跳動也將騰訊訴之於法庭,緣由同樣是不正當競爭。
有媒體統計顯示,2018年字節跳動和騰訊之間相互起訴的案件超過500例。
此後兩年,雙方還在遊戲、共享辦公(飛書)等領域大打出手,甚至訴諸法庭。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此時再起訴騰訊壟斷,或與中國目前的反壟斷形勢有密切關係。
2020年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出台了《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該文件明確指出,紅包補貼、品牌屏蔽、「二選一」、「大數據殺熟」、搜索降權、流量限制、技術障礙等都可能成為濫用支配地位行為的表現形式,且平台經濟領域反壟斷案件不一定需要界定相關市場。
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強調「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高品質發展的內在要求。要加強規制,提升監管能力,堅決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