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了!iPhone消失四年的功能 今年殺回來
2013 年 9 月,蘋果在 iPhone 5s 發布會上,面向全世界介紹了基於指紋識別的 Touch ID 功能,開啟了整個智慧手機行業全面走向指紋識別的大潮。
四年後,蘋果在最新發布的 iPhone X 上用 Face ID 取代了 Touch ID,又讓人臉識別開始風靡整個行業——此後的三代 iPhone 新品上,Touch ID 消失無蹤。
但其實,Touch ID 並未被蘋果放棄。
最新的消息顯示,蘋果可能會在 2021 年的最新款 iPhone 中同時採用 Face ID 功能和基於螢幕下指紋識別的 Touch ID。
換句話說,Touch ID 將會在 iPhone 中回歸。
Touch ID 回歸:以螢幕下指紋識別的方式
最近這段時間,一些相對權威的資訊源頭,相繼談到了 Touch ID 的消息。
就在 2020 年 1 月中旬,長期關注蘋果的彭博社記者 Mark Gurman 報道了關於蘋果在新一代 iPhone 中的產品計劃;他表示,蘋果並不打算對今年的 iPhone 進行非常激進的更新,但是有一個新功能非常關鍵——螢幕下指紋閱讀器。
Mark Gurman 表示,蘋果將在新一代 iPhone 中加入螢幕下指紋閱讀器,以便給用戶增加一個解鎖 iPhone 的選項,而不僅僅是密碼和 Face ID 面部識別功能——這對於當下需要佩戴口罩的用戶來說,是一個福音。
當然,即使不是因為口罩,不少用戶依然喜歡使用指紋識別,因為它非常便利。
Mark Gurman 還表示,在指紋識別回歸的同時,蘋果依舊會在 iPhone 中保留面部識別功能,因為這一功能對於面部識別和部分前置拍照功能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考慮到 Mark Gurman 在以往蘋果新品和發布會爆料方面的準確性,則 iPhone 將重新擁抱 Touch ID 的消息大概率是真的。
其實,除了彭博社,華爾街日報也在近期報道中印證了這一消息。
這一報道在 1 月 29 日發出——該報道援引了兩位不具名蘋果前員工的說法稱,蘋果的確已經在開發一項螢幕下指紋技術,並且考慮在同一設備中搭載 Touch ID 和 Face ID 技術。
不僅如此,該報道還引用了一位曾經從事 Touch ID 工作的蘋果前員工的說法;該員工稱,蘋果已經選擇在螢幕下指紋中採用光學感測器,因為光學感測比超聲波感測更加穩定。
該員工還強調,不管蘋果做出何種選擇,被採用的方案都必將符合現有 Touch ID 技術的安全標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實關於螢幕下指紋識別的方案,蘋果最早在 2014 年就有相關的方案,而最近的一項蘋果專利顯示,用戶可以將手指放在螢幕的任何地方,都不影響指紋識別。
目前,蘋果是否在螢幕下指紋識別中實現專利中所示的效果,尚未可知。
從 Touch ID 到 Face ID,安全是核心
Touch ID 和 Face ID,都是蘋果在通過創新來變革產品體驗的經典之作——但它們之所以受到廣泛認可,前提是蘋果對安全性的格外強調。
先看 Touch ID。
2013 年,蘋果在 iPhone 5s 上第一次介紹了 Touch ID,在硬體層面有一塊名為 Secure Enclave 的區域用以專門保護密碼和指紋數據。
不僅如此,Touch ID 採用了「硬體鎖定」技術,也就是說,一部設備中的 Touch ID 感測器是無法轉移到另外一部設備中去的。
可見,從一開始,蘋果就非常注重安全性的問題。
然而,Touch ID 發布後初期,由於 API 並未開放,Touch ID 只是應用於螢幕解鎖;一直到 2014 年 9 月 iOS 8 作業系統的發布,Touch ID 才向第三方應用開放,這意味著各種第三方應用不必輸入密碼就能夠使用。
但蘋果強調稱,Touch ID 和指紋資訊不會被 「第三方」 讀取。
而在應用場景層面,基於 Touch ID 的高度安全性,蘋果也在 2014 年發布的 iOS 8 中,將 Apple Pay 與 Touch ID 結合起來,實現了 Touch ID 對支付場景的開拓,所謂指紋支付——此後,支付寶、微信也都在 iPhone 上相繼實現了對指紋支付的支援。
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後來又在 Apple Pay 的基礎上,推出了 Apple Pay 網頁支付技術,用戶在電腦網頁上購物時不需要需要輸入賬單、送貨地址和聯繫人的詳細資訊,而是直接通過手機上的 Touch ID 就可以實現跨設備認證。
當然,蘋果在後來推出的 Mac 設備上,也搭載了 Touch ID——甚至在 2020 年 11 月蘋果最新推出的基於 M1 晶片的 MacBook Air/Pro 上,Touch ID 也未缺席。
不過,與 Touch ID 相比,Face ID 的安全性更強。
2017 年,蘋果在 iPhone X 上引入了 Face ID,它採用最新的原深感攝影機系統和多項先進技術,能夠準確地映射用戶面部的幾何結構,從而提供安全直觀的認證方法。
在安全性方面,蘋果表示,Touch ID 被隨機破解的概率為 1/50000,Face ID 為百萬分之一。
不僅如此,Face ID 還利用了 A11 處理器中的 Neural 生物引擎,通過神經網路技術來進行學習和演算法上的改進,例如,Face ID 會隨著用戶使用更新內部存儲的面部識別數據,讓識別基準與用戶本人的面部變化基本實現同步等,這樣也有利於增強其安全性。
Touch ID 回歸,但 Home 按鍵終將成為歷史
自 2018 年開始,Face ID 成為新款 iPhone 在生物識別方面的唯一選項。
然而,事實證明,雖然 Face ID 在安全性上非常出色,但依舊有不少用戶鍾情於 Touch ID 指紋識別——而在 2020 年疫情爆發的大背景下,Face ID 在用戶戴口罩時也呈現出諸多不便,讓 Touch ID 的便利性更加凸顯。
這種情況下,Touch ID 和 Face ID 的結合,也許是一個兼顧安全性和便利性的解決方案。
有趣的是,此前在 Android 陣營中,已經有一些旗艦機型已經採用了指紋識別 + 人臉識別的結合性方案,比如說華為 Mate 30 Pro,但效果並不是非常出色——不知道 iPhone 在同時搭載 Touch ID 和 Face ID 的情況下體驗如何。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
即使 Touch ID 真的回歸,在全螢幕已經成為大趨勢的前提下,iPhone 上 Home 按鍵也註定是後會無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