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半年整了個寂寞 電視開機廣告又捲土重來
智慧電視的開機廣告就像牛皮鮮一般,沒營養但又去不掉,而這種強制消費者觀看開機廣告的做法,更是讓眾多消費者頗為惱火。
在這種風氣下,「無開機廣告」甚至已經成為電視的一大賣點和消費者的選購標準,讓人深感無奈。
整改半年後,開機廣告又捲土重來
對於嚴重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開機廣告,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曾發布《智慧電視開機廣告服務規範》。
明確要求,廠商必須在銷售時告知消費者該智慧電視是否存在開機廣告,並需在包裝箱顯著位置,標明類似相關提示同時開機廣告的總時長不應超過30秒,且需顯示關閉提示資訊。
2019年江蘇消保委還針對開機廣告問題進行專項行動,要求各大廠商整改。而各大廠商也在2020年7月發布整改說明,承諾會進行整改。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經過了快半年的整改,電視開機廣告並沒有絲毫減少,反倒捲土重來。
近日就有媒體報道,多位消費者反應所購買的電視仍存在強制觀看廣告的情況,有的還反應使用了兩年的電視在系統升級過後被強制植入開機廣告。
在記者的採訪過程中,有的品牌甚至表示旗下全部型號都存在開機廣告,原因在於該品牌的電視提供為用戶提供了許多免費片源,需要用開機廣告來維持片源免費。
巨大的收益或是開機廣告屢禁不止的一大原因
開機廣告無法根治的背後,原因其實很簡單,無外乎「利益」兩個字。
根據奧維互娛2019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家庭寬頻戶數達4.5億戶,寬頻普及率達96.7%。
在網路高度普及加上多種互聯網模式的環境下,中國聯網電視總規模達到4.54億台,電視設備聯網滲透率達76.9%,覆蓋人數達到10億。
而互聯網電視如此大的覆蓋人群,其背後蘊含的流量可想而知,而這些正是廣告商和電視廠商所看重的。
數據顯示,2019年OTT廣告規模預計達到109億,其中開關機廣告約為26億,佔比高達24%,有消息稱,2017年時的大牌互聯網電視,開機廣告可達到180萬一天。
面對開機廣告所帶來的巨大收益,相信沒有幾個廠商願意完全放棄。
彩電盈利模式的轉變也是造就開機廣告亂象的重要原因
不過,縱使開機廣告能帶來極高的收益,真正讓電視廠商不願放棄開機廣告的是彩電盈利模式的轉變。
可以說互聯網企業的入局,讓依靠硬體和技術賺錢的傳統彩電盈利模式,逐漸轉向依靠販賣OTT內容賺錢的互聯網盈利模式,彩電的均價也因此開始了逐年下降。
面板價格的上漲顯然為廠商帶來了一個兩難的境地,漲價則意味著可能將市場份額拱手相讓,不漲價則可能帶來巨額的虧損。
在這樣一個兩難的境地下,開機廣告的收益顯然就成了一條很好的出路。
所以我們也能看到,電視開機廣告在整改半年後又捲土重來的時間點,正好對應了LCD面板價格上漲、還有物價上漲致整個家電行業面臨漲價的時間點。
寫在最後
隨著消費者權益意識的覺醒,強制觀看開機廣告這種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被越來越多的人譴責,不少消費者也敢於積極維權,依靠開機廣告來平衡成本的做法甚至有可能讓品牌失去用戶忠誠度,從而失去市場。
因此電視廠商更應該開始注重技術上的研發而非一味的用低價來打動消費者。當然,監管部門也應該加強監管力度,多一些實際行動,而非僅僅停留於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