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無人泊車+全速跟車行駛!廣汽埃安V深度體驗:未來已至
當前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可以說是各路「神仙打架」。外有國產特斯拉瘋狂降價,在中國市場攻城略地,內有造車新勢力狂出新車,在此背景下,作為國產傳統車企的廣汽新能源,也通過獨立「廣汽埃安」品牌的做法,來謀求更大的發展。
與造車新勢力相比,廣汽埃安具有傳統車企深厚的整車製造經驗積累,車輛品控更能放心。與傳統車企相比,埃安注重品牌年輕化,整車在智慧、科技配置部分,更易被年輕消費者所接受。體驗出眾的科技智慧感受,也是當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一個重要驅動力。
一、ADiGO 3.0、高精地圖上車 L3級全速域脫手脫腳駕駛
近日,筆者也有幸受邀,前去參加廣汽埃安「尖叫的科技體驗」活動,在活動中,通過工程師的技術講解,以及實際體驗試駕活動,感受到廣汽埃安同級優異的自動輔助駕駛、新潮智慧科技配置、以及出色的電動車駕乘體驗,同時也看到了國產傳統車企,在轉型新能源汽車後的最新成果以及實打實進步。
事實上,當前中國電動車智慧科技程度上的比較,最大差異就在自動輔助駕駛方面。特斯拉推出了NOA自動輔助駕駛,小鵬汽車帶來了NGP,而蔚來則有NOP領航系統,雖然叫法各異,但是都屬於自動輔助駕駛。
與以上車企比較,廣汽埃安著實低調了不少。早在2017年,廣汽就發布了ADiGO(智駕互聯)生態系統。經過數年間的技術研發,其已迭代至ADiGO 3.0版本,在高精地圖的支撐下,已經能夠實現L3級自動駕駛功能,並且是中國首個量產的L3自動駕駛技術。
在活動開場之前,現場工程師也為我們介紹了廣汽埃安的ADiGO 3.0系統,搭載該系統的AION LX和AION V車型,在自動駕駛測試路段,已經能夠實現L3自動駕駛,高速路況、快速道路(法規允許)中可實現脫手脫腳駕駛。
此外,ADiGO 3.0智慧物聯繫統,承載於車輛智慧物聯網,實現面部識別、中藥香氛、AR實景導航等智慧座艙全新駕駛體驗感受。
據其介紹,ADiGO 3.0能夠實現全速域L3級自動駕駛,與其強大的硬體設施密不可分。以AION V車型為例,其搭載的高精地圖,可以提前1公里預知前方路況,車道級定位精度高達10cm。
車輛配備為博世第五代毫米波雷達,探測距離為前方210m,比上一代提升50m。方位角達60°,超出上一代15°。攝影機則為博世第三代多功能/立體攝影機,對3D物體的識別準確率更佳,即使沒有車道線,也能對道路進行很好的識別。
而方向盤前方設置的駕駛員監控攝影機,可時刻檢測駕駛員狀態,並進行提醒。避免在自動輔助駕駛狀態下,因駕駛員分心而導致意外事故。
二、車內能張嘴絕不動手 A級車身帶來B+級乘坐體驗
話不多講,在工程師講解完一系列技術之後,我們也開始對此次的試駕車AION V進行了靜態體驗,該車作為廣汽埃安旗下的一款緊湊型SUV,補貼後售價為15.96-23.96萬元。值得一提的是,該車的動力入門即高配,全系135kW前驅電機,峰值扭矩350N·m。雖然功率不大,但是扭矩足夠強,動力相當於燃油車的2.0T水平,市區駕駛完全夠用。
坐進駕駛座艙後,第一感受就是科技感濃厚,中控為雙聯式大屏,車機系統布局設計也符合國人的操作習慣。中控下方為空調觸控螢幕,搭配多功能方向盤,車內最常用的多媒體、空調及巡航操作,完全能夠覆蓋。
在體驗科技配置的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該車的「語音控制」,只需要說出「你好,北鼻」(當然,喚醒詞可以自定義),車輛的語音控制被激活,除了常規的導航、聽歌之外,語音還可以控制車窗、尾門的開閉。車內能張嘴,絕對不用動手。更神奇的是,語音控制可以自動識別你的語意,比如說「左側車窗開一半」,語音就可自動識別並控制車窗升降。
還有方向盤後方的「Face ID」攝影機,除了可在自動輔助駕駛時,監控駕駛員狀態之外,還能進行個性化控制。當駕駛員坐進主駕座後,攝影機進行面部識別,然後根據後台比對數據確認身份,將座椅、方向盤、後視鏡等個性化設置,調節至本人預設狀態,全程不需要人工介入操作,體驗更為智慧便利。
在乘坐舒適性方面,雖然該車定位於緊湊型SUV,車身長度為4586mm,但是因為電動車不需要佔據太多前機艙的緣故,該車的軸距達到了2830mm,已是B+級SUV的水準,真實感受就是,後排腿部空間是真充裕,把前排座椅調整至個人駕駛坐姿後,後排仍能輕鬆翹起二郎腿。
三、自動泊車史無前例強悍 市區自動啟停跟車太便利
在靜態體驗之後,就進入到了試駕環節。平時開慣了燃油車,對於電動車靜謐、加速輕快感受,我個人感覺也更舒適不少,似乎只在一瞬間,車輛的速度就來到了城市最高限速,驅動電機350N·m的充沛扭矩,應對車輛的加速工況也是遊刃有餘。
1、博世硬體感測器陣容豪華 自動泊車技術碾壓老司機
試駕的第一站,我們就選擇體驗廣汽埃安業內出名的自動泊車功能,該車配備博世最新一代感知硬體(包括12個超聲波感測器+4個高清全景攝影機),可以實現360°全景影像,以及透明車底視野。並且,該車還配備頂級雙制動系統(iBooster+ESP9.3)+雙駐車系統,以便應對緊急情況。
同時,與市面上只支援垂直角度遙控泊車的車型不同,搭載一鍵遙控泊車功能的AION V,是業內唯一在「左、前、右X泊入、泊出」6個方向都能實現遙控泊車的車型。
有沒有停車線、或者是停車參照物,自動泊車系統都不Care,都能正常工作,只要車位能夠裝下它,它就能開進去。
實際體驗中,我們選擇了沒有停車位的路邊停車,點擊自動泊車選項後,車輛在前進中自動在路側尋找車位,車輛探測到車位後,點擊開始泊車,車輛便接管了方向盤,自動進行泊車操作,全程不需要我們人工干預,經歷了三四把方向後,車輛成功泊入,車輛距離馬路牙子30cm左右,標準的老司機倒車技術。
回想幾年之前,自動輔助駕駛還沒有普及時,那時車輛的自動泊車功能,純粹是個雞肋。自動泊車能停進去的車位,自己閉著眼都能開進去。而自己開不進去的車位,自動泊車想都不用想,甚至連一半也停不進去。
而今,自動泊車的功能,在停車方面,可以說「碾壓」不少老司機技術水平,說實話,看到這輛AION V在泊車時,能夠把前後尾部距離前車的距離,逼近到10cm,筆者自認都不一定能達到這種水平。據跟車工程師介紹,廣汽自動泊車系統,只要寬於車輛30cm的車位,它都能停進去,自動泊車功能的恐怖實力可見一斑。
2、AR實景導航實用性滿分 市區自動跟車從此無懼堵車
隨後,我們駕車向下一站進發,該車提供的AR實景導航也值得介紹一番,車輛設置導航資訊後,車機會將導航路線,以AR實景的方式,在儀錶盤中顯示,得益於高德超精度地圖的支援,在經過每個路口時,儀錶盤都會在路口處顯示導航行駛箭頭,直行還是轉彎,在儀錶盤上一目了然,對於不習慣看導航的朋友來說,AR實景導航功能簡直不要太友好。
進入高架後,我們打開了重點體驗的L2級輔助駕駛功能,在毫米微波雷達和攝影機的支援下,車輛可以實現全速域自動跟車行駛,設置跟車行駛以及車道保持之後,這輛AION V就不再需要我們踩油門和剎車。
即使經過路口等紅燈停車,AION V也會自動剎停,與前車距離3米左右,當然這個跟車距離可以自行調節。在測試過程中,旁邊車道有車輛突然加塞,系統探測到旁車變道後,會自動減速避讓。同時,減速剎車的介入,不會讓人感覺很突兀,整個過程較為線性,有種老司機的「剎車腳感」。對於車主而言,堵車路況中的駕車疲勞度大大降低。
3、350N·m扭矩儲備動力隨叫隨到 熱泵上車開空調續航不縮水
此外,在筆者進行的駕駛體驗中,對於大部分消費者而言,都更注重駕車的舒適性,所以我也把駕駛模式調整為「ECO」模式,電動機由於一上來就易爆發出峰值扭矩,實際駕駛中,車輛容易猛的起步和剎車點頭,後排乘客也更容易暈車。
但在ECO模式,AION V的駕駛感受和普通燃油車較為接近,油門前半程較為「輕柔」,駕乘感受也更平緩,車內乘客不容易暈車。但如果要再踩深一些油門的話,車輛的動力也是隨叫隨到,畢竟350N·m的扭矩儲備,也是足夠深厚。
此外,AION V來自廣汽埃安同級唯一全鋁純電專屬平台「GEP 2.0」,使用全鋁合金下底盤,前後軸配重比50:50,能夠很好的保證車輛彎道操控性,並且顛簸路面保證乘坐舒適性。
在回程的路上,與跟車工程師攀談中了解到,當前鄭州已經處於冬季氣溫,氣溫也在零度左右徘徊,包括特斯拉、比亞迪等電動車,都遇到了續航縮水的問題,AION V也不可避免。
不過,與那些電動車不一樣的是,AION V搭載全球首創雙層流熱泵空調,冬季開啟暖風空調不是通過PTC電阻加熱,能夠更加節省電能,不會一開空調,導致整車續航大「掉價」的尷尬局面,據工程師透露,此前有NEDC續航600km的車主反映,最近他的車輛續航在450km左右,這樣的續航成績在冬天來說,他也感到還算合理滿意。
四、價格配置優勢不輸造車新勢力 廣汽埃安獨立開創新能源新紀元
目前,AION V共有是三款車型在售,電池能量有52.4、70、73.3、80kWh四種,續航水平也有400、500、530、600公里四種。不過動力方面則是入門即高配,均為135kW的前驅電機。
與傳統車企的電動車相比,AION V在動力及續航部分,都具有不錯的競爭優勢。不過AION V更值得買單的部分,則是其ADiGO 3.0自動輔助駕駛系統以及科技智慧配置。從另一個角度來看,ADiGO 3.0系統,與蔚來、小鵬等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在性能和體驗方面相差不大,但是前者更具價格優勢,更容易成為「爆款」車型。
當前,隨著國產Model Y、大眾ID.4的交付,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已從「窩裡斗」的第一階段,開始進入全球車企「大亂斗」時代,在此過程中,淘汰率也會較此前高出幾個層次,只有在電動車產品力、整車品質、自動駕駛技術、智慧化體驗等方面,全部具有競爭優勢的車企,才能在此輪「晉級賽」中脫穎而出。
對此,廣汽埃安已經率先拿出了AION S、AION LX、AION V三款重磅車型,從轎車到SUV同步推進,同時也走出了高端走向中低端的品牌路線。而今,隨著AION家族的銷量不斷攀升,AION品牌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個「正規軍」,開始被更多的消費者所認識與接受。AION的另一款車型,AION Y隨著AION的獨立也已官宣到來,該車將會更聚焦於年輕群體。屆時,AION家族的市場競爭力,也會同步提升。
總而言之,在造車新勢力以及特斯拉、比亞迪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大放異彩之時,廣汽作為傳統車企,拿出了「廣汽埃安」這一優秀答卷。
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廣汽埃安家族,累計銷量達60,003台,同比暴增43%,遠超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增速。與蔚來、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相比,埃安的交付量成績也是一塵絕跡。
而今,隨著廣汽埃安品牌正式獨立,集團投入更多的資源,在自動駕駛、新型石墨烯電池等領域發力,廣汽埃安勢必會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廣汽埃安將會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開創出怎樣的成績,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