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揭秘鴻蒙OS:竟然還能這麼玩!

「鴻蒙」(Harmony)無疑是近期以來最為熱點的話題之一,而在技術層面上,「分散式」又是鴻蒙最核心的關鍵點之一,無論應用還是遊戲都與之息息相關。。

剛剛發布的華為智慧屏S系列,就搭載了最新的鴻蒙系統,還上線了分散式遊戲。這不但是華為智慧屏S系列的一個重要功能,也是鴻蒙系統分散式娛樂的典型應用場景。

今天,華為就展示了平常難得一見的研發中心,並介紹了鴻蒙分散式遊戲的前世與今生。

1、什麼是鴻蒙分散式遊戲?

鴻蒙分散式遊戲是華為智慧屏的一個重點功能,通過分散式能力,反向調用手機陀螺儀和觸控等能力來操控遊戲,延時低至30毫秒。

比如賽車類遊戲的變向、轉彎等操作,都可以通過手機陀螺儀完成,一些按鍵操作類的遊戲,也可以自定義虛擬按鍵來操控。

簡單來說,就是智慧屏上運行遊戲,手機當遊戲手把。

2、為什麼要做分散式遊戲?

玩遊戲,自然螢幕越大視覺效果越震撼,但是在移動端,螢幕大小是有限制的,不可能和PC、主機相媲美。

不過,在大屏上玩遊戲,最大的挑戰是需要找到合適的操控方式。

除了傳統的鍵盤、滑鼠、手把,能不能用手機對大屏進行遊戲操控呢?手機人手一部,無需額外購買,代替手把功能的話又省了一筆錢。

3、手機操控大屏遊戲的攔路虎

華為此前的智慧屏X65已經可以通過鏡像操控技術,將智慧屏的螢幕鏡像投射到手機側,然後用戶可以通過手機操作對大屏進行控制。

那麼,是不是也可以在玩遊戲時,用手機控制,用大屏顯示呢?

但是這方案有兩個缺點:

一是手機側按鈕無回饋,在操控的過程中用戶往往不知道手指在大屏上觸控的位置,無法獲得跟對著手機操作一樣的視覺畫面;

二是目前只使用了手機螢幕的觸控能力,與PS4、Xbox等主機遊戲的手把相比,操控形式上更顯單一化,容易讓用戶感到乏味。

於是,如何增強大屏遊戲的感官體驗,讓用戶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就成了關鍵點。

華為講故事:鴻蒙分散式遊戲誕生的秘密

4、突如其來的靈感

研發過程中,華為工程師意外找到了一套理論模型:

學術界有較多的針對橡皮手幻覺(利用橡皮手的處理來研究人體對身體的歸屬感)、虛擬手幻覺(利用虛擬手的處理如何影響人的心理感知)的研究結果,任何模型都能引起參與者的感知,感知效果最強的是跟人手最接近的模型。

簡單來說,採用最真實的手外觀能引起用戶更強烈的真實擁有感。

那麼,如果能在大屏上顯示出手指觸摸形狀,用戶對大屏遊戲的觸控操作體驗肯定會有提升巨大。

相比於系統自帶通過類似滑鼠的指針顯示手觸摸位置,直接在大屏上虛擬繪製出手指,可以達到更逼真的效果,讓用戶的感知體驗更加強烈。

去年9月份,研發團隊確立了目標,將最終上線時間瞄準在12月上市的智慧屏S系列,因此留給開發的時間只有三個月,而除去安全送檢等流程,真正的開發時間只剩下一個月。

華為講故事:鴻蒙分散式遊戲誕生的秘密

5、「九九八十一難」的開發之路

技術上的第一難題便是如何將手機上獲取到的觸摸資訊發送給大屏,初期嘗試過多種不同的實現方案,但都因為存在各種問題而被否定。

在整體進度停滯不前之際,有人想到,既然智慧屏App之前已經建立過與大屏的傳輸通道,為什麼不直接將手機上獲取到的觸摸事件(觸控螢幕上的觸摸動作)通過網路的方式傳輸給大屏呢?

結果,第一版demo證明效果很差,手指的時延達到2秒甚至更長,幾乎用不了!

競購各種努力,終於成功將端到端時延控制在了30毫秒以內,正常使用下幾乎感受不到延時。

此外,為了使繪製手指的呈現效果更加真實,研發團隊進行了大量的實際操控測試,並通過影片記錄下操作時手指點擊不同區域的形態加以研究,開發出了一套只需要根據用戶點擊位置,就能推算出手指形態位置的逆向生成演算法。

根據手指在螢幕的位置,就可以區分手指的左右手,並且會依據上一幀的手指資訊,推算當前幀的資訊。

此外還有一新的問題,就是在實際的遊戲操作體驗中,如果快速點擊螢幕,手指會不停的閃爍,嚴重影響用戶體驗。

為此,開發團隊加入了手指消影技術,即手指在抬起的時候會逐漸消失,整個手指從按下到抬起較為流暢,提升了整體顯示的滑動感,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

開發團隊還選型了上百種手指的圖形,每一種都經過研發團隊、視覺團隊以及眾多「體驗官」回饋,優化在大屏上顯示的效果。

目前,《一起來飛車》《極品瘋狂賽車》等分散式遊戲已經正式在華為智慧屏應用市場上線,後續還會陸續上線更多遊戲。

華為講故事:鴻蒙分散式遊戲誕生的秘密

華為講故事:鴻蒙分散式遊戲誕生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