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熱還是密室熱?
有洞就鑽,或許是任何一種地球生物都無法逃離的宿命。
就像你家貓見著你要摸它就往暗處躲開你的臟手一樣,當代人類看見密室這種人造娛樂設施也會一頭撞進去。
儘管動勢都是一溜煙消失在黑暗中,但初心卻大有不同,前者是為了尋求安全咕嚕;而後者,選擇在密室逃脫中冒險卻是為了獲得一次精神層面的斯巴達訓練。
「來一場密室逃脫比賽吧!」列奧尼達一世在溫泉關如是說。
對於這兩年不常玩密室的人來說,關於它的記憶可能還是停留在:給你關一簡陋屋子裡,逼著你拿紙條算數獨開鎖的無聊情景,沒什麼新鮮的。給人感覺就是這種娛樂已經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這種簡陋收取智商稅的階段。
但事實上,這兩年密室逃脫已經完成了物種進化:從2006年矽谷阿加莎迷用紙條解密的形式構建出密室逃脫遊戲的雛形之後,它已經邁過機關解密、沉浸式密室的流行階段,實現了集鬼屋、解密和角色扮演的精華於大成的三教併流新形態。
因此,它成為了現實生活中探險體驗的自留地,讓大多數體驗者成為了抖M,心甘情願地花錢進洞找驚嚇。就連前任老公王思聰和當紅小生鄧倫,也莫不如是。
每個人身邊都有吹噓自己密室能力的老友。
他們話語中風火雷電的動詞與傳奇性的比喻,給人感覺他們就像是密室里的印第安納·瓊斯博士一樣Carry 全場。
圖片來源:Youtube
但,據我觀察,絕大多數吹噓自己密室能力的人都是語言上的瓊斯,行為中的范德彪。
關於這一點,密室監控全知道。
與密室大師在酒桌上追憶自己英雄行為的描述不同,密室監控很殘酷,它是唯一客觀的證據,總能讓前者說辭的傳奇性褪化,露出尷尬的底色。
絕大多數硬漢踏入恐怖密室面對黑暗時,之前在等候區嗑著瓜子談論征服冥界的豪言都將不復存在;假使他們帶著女友,那麼瘦弱的女友大概率會成為他們走到出口前最大的阻礙,或是成為密室逃脫中割須棄袍里的袍。
圖片來源:B站
在北京北三環一家恐怖密室工作過的小王告訴我,他已經看見過太多關於這種事所引發的悲歡離合了,每當遊客走到一處需要人對著鏡子梳頭的環節時,一些男性都會夥同哥們把自己的愛人按在椅子上對鏡貼花黃,讓她孑然地面對著即將從鏡子里爬出來的鬼影。
他把這種行為稱之為畜生,是一種社會達爾文行為的完美展現。
在聊天的最後,他建議廣大女性在帶上鑽戒之前,都該去他的密室進行測試,好讓他來幫忙看看你們平時溫柔體貼的男友,在黑暗中到底會變成個什麼東西。
小王抽著點8,眯著眼,看著監控,從嘴裡擠出了「畜生」兩個字。
形勢比人強,人在密室的異化並不是因為裡面有黑魔法,而是因為裡面的NPC。
密室的本質是一場對抗恐懼與智商組成的勇敢者遊戲。摸金倒斗、推理罪案再加捉鬼打殭屍的劇情設計,只是給了人們花錢踏入密室體驗別樣人生的理由。
它真正的魅力在於神出鬼沒的NPC,跟它玩的樂趣就像是躲避你中學班後門的班主任一樣,充滿著幸災樂禍的快樂。
但悲哀的是,這種想法只是一廂情願,因為在監控輔助下,讓所有的躲藏顯幼稚而徒勞。因此,玩家再高明的躲藏,NPC都有辦法讓你嚇到跪下叫爸爸。
圖片來源:B站
密室就是個楚門的世界,人們總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主宰或是解密的大師,但真正能決定這道門打開與否的是監控那頭的摳腳大漢。
但讓密室變得更像殘酷黑暗叢林的因素,則是來自隊友的合謀。
在這裡絕不可在此處考問人性之深,甭管是在門口父慈子孝還是恩恩愛愛,進了密室都會瞬間變成你被鬼拉走還面帶喜悅的陌生人。
圖片來源:B站
這種無動於衷只是一種淺層的底層互害,更令人悲傷遭遇的則是淪為密室棄子。
怎麼說呢,在這裡,你無法相信隊友到底是與你並肩的許三多,還是會黑化成象牙山的謝廣坤,那個在休息室允諾成為你臂膀的好兄弟,進入遊戲之後,就可能是把你推向前方最先撂爪子跑的狗。
差點給隊友關門外了 圖片來源:Youtube
這種行跡從隊伍順序的討論中就被展露無疑,那些被推舉放在排頭和排尾的人,就是一場遊戲的可憐棄子:
結果是,每一個走在前面的勇士,從密室出來都濕了褲子;而每一個奉命殿後的棄兒,最終都活成了穀子地的樣子,在黑暗中等不來團長的集結號。
圖片來源:抖音
密室就像是人性的探照燈,總能讓下意識的反應展露無遺;但也因此形成了感情高槓桿,在男男女女組成的密室娛樂小圈子裡,在黑暗中的表現無疑是一種測試,測試著臨危不亂與保護伴侶的氣概:
恐怖測試勇氣、解密測試智力而NPC的對話則考問著一個人的處世之道。所以裡面的最強者無疑可以在太平盛世中,展現出一種充斥著荷爾蒙的性感和時代稀缺的靠譜特質。
基於密室的這一功能,一些人已經開始將密室逃脫當作了考察潛在相親對象的場所。從這個角度來說,在中國超過10000家的密室逃脫遊樂場,就是另一個維度的婚姻介紹所。
這種熱度不僅僅屬於中國,而是一种放四海皆準的公眾G點。仔細觀察就能輕而易舉地發現:無論是綜藝還是電視劇,密室逃脫的設定已經成為了大IP。
從古早的北野武《大逃殺》、國綜《密室大逃脫》再到現在的《彌留之國的愛麗絲》,基本上只要把這個設定做到頭,就代表著流量的大豐收,比穿越劇還好使。
人類對密室的痴迷引發了專家們的好奇心,心理學家就用「Benign masochism – 良性自虐」這一心理學現象進行了解釋:
當人類在成功逃離危險之後,大腦會分泌內啡肽。內啡肽簡單來說就是人體自我分泌的嗎啡,每當你面對疼痛和壓力時身體會自我釋放一丁點,幫你緩解焦慮和抑鬱;但就是這一丁點的分泌,就能對你身體產生激勵,讓你想要再來一次。
這種感覺就像是你開著借來的勞斯萊斯Benz在華北平原的莊稼地里,一不注意車快撞樹,你一腳剎車緊急制動,車停在了樹前1厘米的體驗一樣;這種劫後餘生可以讓你忘掉剛才的不堪,沉溺在竊喜之中。
沒人會想體驗第二回開勞撞樹,因為它的試錯成本太高。但如果成本夠低,做一件「看似危險實則安全的事」時,這種反覆就會讓你上癮,獲得類似沉溺於BDSM體驗高潮的快樂——而密室就是個完美例子。
所以,在玩密室這件事上,只有一回和無數回。因為當你刷完一個恐怖密室,跟隊友抽著煙,幸災樂禍地細細品味剛才每一個逃離NPC魔爪瞬間的時候,下一場的冒險就已註定開始。
這種狂熱,讓東京熱都黯然失色;而這,正是撐起中國密室超過100億市場規模的財富密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