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還未普及Micro LED熱度走高 誰會是大勢所趨?

多年來,顯示行業的熱點技術均被OLED與量子點霸佔。

從OLED電視到量子點電視,到手機、顯示器等中小尺寸OLED和量子點螢幕的運用。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OLED才是大勢所趨。但行業中突然出現地Micro LED顯示技術,給顯示行業帶來了更多想像。

不少了解Micro LED顯示技術的業內人士甚至表示,Micro LED顯示技術可秒殺OLED和液晶。

在LED顯示行業,Micro LED作為新一代顯示技術,中國、外眾多廠商都在積極投入研發。

愈來愈多面板廠商推出玻璃背板的Micro LED方案,Micro LED超高清顯示產品開始落地。

OLED還未普及Micro LED熱度走高 誰會是大勢所趨?

各方推動Micro LED發展

消費者首次看到使用了micro-LED技術產品的螢幕產品是在2012年。

當時,索尼展出了一款55英寸全高清解析度「Crystal LED Display」產品。這種技術無論是對比度還是色域,都要比競爭對手出色很多。

Mini/Micro LED顯示技術的出現被企業視為新藍海市場,其增長之勢愈加明顯。

目前,國家層面大力推動超高清影片產業的發展,8K+5G技術,為小間距Mini/Micro LED等新型顯示技術提供了發展新契機。

例如2019年12月,《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新型顯示產業發展扶持辦法》印發實施,該辦法主要針對企業投產和發展進行大額獎勵,以推動高世代OLED、AMOLED、Mini/Micro LED等新型顯示產業的投產並發展壯大。

在Micro LED技術的研發和落地方面,包括索尼、三星、TCL、京東方、康佳、兆馳股份、亞德、華燦光電、奧拓電子和雷曼光電等企業和面板製造商都在發力。

從面板線、Micro LED顯示晶片、Micro LED電視、Micro LED手機、大屏廣告、數字標牌再到Micro LED安防設備,眾人拾材火焰高,Micro LED顯示產業得以全面發展。

2021年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CES?2021)期間,三星舉辦的First?Look線上發布活動。

其中,展出的Micro LED產品包括110”、99”、88”等尺寸,新品採用微米級的LED光源自發光式設計,而三星的高端NeoQLED電視也採用了全新陣列成型結構的超薄mini-led光源。

索尼在CES2021展會上發布了新一代「黑彩晶」Micro LED拼接顯示器產品。

但是,索尼並沒有說這些產品是「家用彩電」。索尼表示,消費類電視技術也將應用到Micro LED顯示器上,包括X1影片處理器、以實現更平滑的影像的MotionFlow技術等。

Micro LED顯示器可實現高達1800尼特的亮度、寬色域、HDR和120fpsHFR等諸多功能。

當前,Mini/Micro LED等新型顯示成為眾多廠商的重點關注方向,Mini/Micro LED被行業人士視為搶佔新技術高地的關鍵。

其中,面板企業積極跟進,比如亞德、艾比森、奧拓電子、雷曼光電等,而雷曼光電已實現基於COB先進集成封裝技術的Micro LED超高清顯示產品量產。

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表示,Micro LED目前主要聚焦高端顯示領域,主要在超大尺寸和微小尺寸兩個方向開拓發展。

目前,許多大尺寸Micro LED產品已推向市場,成為新型顯示產業化發展的發展趨勢。像三星、索尼、LG、華星光電和雷曼光電等企業已佔據先發優勢。

但Mini/Micro LED產業想要發展的更好,還需要產業鏈上、中、下游一起配合,缺了哪一個環節都不行。

Micro LED能否成為LED顯示器行業新引擎

從以前高度依賴進口資源,到目前中國能夠自主研發晶片、封裝、材料設備直至應用環節,中國LED產業經過10年的發展,在全球LED市場收穫了不小的市場。

在Mini/Micro LED等新市場的研發方面,中國相關企業也走在前列。

相關資料顯示,中國相關企業在Mini/Micro LED領域已取得顯著成果,包括晶片、封裝、設備材料和下游顯示應用各個環節,企業投入了眾多的人才、財力進行研發和生產。

包括一些國際巨頭,在Mini/Micro LED領域也在尋求中國企業的代工生產。

三安光電投入120億元在湖北省葛店經濟技術開發區興辦Ⅲ-Ⅴ族化合物半導體項目,主要生產經營Mini/Micro LED外延與晶片產品及相關應用的研發、生產、銷售。

華燦光電在Mini/Micro LED領域布局良久,並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康佳集團曾投入300億元建設重慶康佳半導體光電產業園,重點包括Micro LED項目研究。

於2019年10月31日正式發布了APHAEA未來屏系列產品,推出Micro LED電視Smart Wall;TCL在2019年9月公布了Micro LED電視樣品,螢幕尺寸達132英寸。

在Mini/Micro LED領域,除了老牌面板企業三星外,蘋果公司也在積極的投入研發。

早在2014年,蘋果就收購了LuxVue,從而擁有了業內最完整的Micro-LED專利技術布局。在全球1500項?Micro LED專利中,蘋果佔據62項關鍵專利,位列世界第一。

從目前來看,由於技術差距,中國面板企業在OLED方面還處於追趕階段;在Mini/Micro LED產業,因為眾多企業共同發力,已發展到抗衡階段。

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國產企業在Mini/Micro LED技術上有機會超越進口品牌,它也很有可能成為LED顯示產業新機。

但我們也需要正視差距,迎頭趕上,深度挖掘這項技術,實現產業的整體升級。

巨頭新寵?Micro LED能否超越OLED?

Micro LED顯示具有與OLED相近的高度色彩飽和度,採用自發光的原理,耗電量僅需液晶面板的不到10分之1電力等優點。

再加上蘋果、三星、索尼、華星光電和華燦光電等行業領先品牌均推出了相關產品,讓Micro LED顯示技術逐漸成為業界最熱門的技術話題之一。

生產難度高、良品率低導致MicroLED價格昂貴,目前,大尺寸MicroLED電視價格都不是普通人能夠承受的。

伴隨著OLED面板技術的不斷成熟、不斷放量,導致OLED電視價格的不斷拉低,越來越接近廣大消費者的消費水平。

在商業化的推進速度上,OLED遠高於Micro-LED。自2013年OLED電視正式進入市場後,商業化6年後,在2019年市場規模已達到25億美元。

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曾預計,2023年硅基OLED市場規模有望達900億美元。其中,AR/VR領域市場空間佔比將達到68%。

從性能上來看,同樣都是像素自發光而且還不會燒屏,壽命更長的MicroLED比OLED更穩定。

但從各項技術的發展情況來看,MicroLED良品率低,成本高昂。

目前研發技術的企業雖多,推出的民用產品卻規模較小;OLED技術在LGDisplay的不懈努力下,大尺寸4K?OLED良品率達到90%,儼然一副將要取代LCD的趨勢。

在OLED技術話語權上,韓系品牌暫時領先,中、日企業依舊在追趕。

不過,無論是各種OLED產品的規模量產,還是各種更酷的未來,中國市場都將是率先發生地。

對於消費者來說,其實並不會去過多的糾結用哪種顯示技術,價格實惠產品好用才是真。

如今OLED和Micro LED都開始商用,如果價格下不去的話,未來很可能撼動不了LCD的地位。

目前,全球OLED電視市場都在向好發展,需求激增。伴隨著OLED產線良率的提升,現有產能下高端市場對OLED的需求可以得到保證。

眼下,OLED已成為顯示技術的主流趨勢,Micro LED從技術、售價、製造成本等方面來看,Micro LED熱度雖高,但還不具備與OLED一較高下的實力。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未來顯示技術的「較量」中,也在面臨變數。

中國面板企業和彩電品牌需要做好顯示技術迭代的準備,抓住LCD最後的價值。

同時布局OLED,發展Micro LED。等到LCD衰落之時,不論是OLED,還是Micro LED都有應對的解決方案,不影響企業向前發展。

而隨著這兩種技術的逐步成熟,也將為彩電等顯示器企業的業績增長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OLED還未普及Micro LED熱度走高 誰會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