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計算怎麼走?關鍵是這兩條線
近幾年,由於大家都懂的原因,中國半導體行業面臨的形勢越發嚴峻,也讓越來越多的人清醒地意識到,核心科技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尤其是晶片這一根基。
但僅僅有晶片是不夠的,還需要建立完整的軟硬體生態,有足夠豐富、好用的產品,這就需要大量優秀企業的支撐。
經過多年的艱辛付出,國產晶片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合作生態也是日益豐富。近日,我們就有幸採訪了超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超越公司)的副總經理何春林。
在訪談中,何總分享了超越公司的新品牌建設、市場戰略規劃、研發技術優勢、全產業鏈可控特色等,指出超越在業界最早成立自主安全研發團隊,正攜手生態夥伴,促進產業持續走強。
超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名稱超越申泰,總部位於山東濟南,是中國全固安全電腦引領者,在全固安全電腦、工控電腦、信創電腦、雲計算、大數據、數據中心等業務領域,可為客戶、合作夥伴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和資訊終端。
公司累計申請專利210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1500餘項、自主專利500餘項,擁有省部級以上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台,目前全國合作夥伴1500餘家,客戶服務數量每年梯度增加。
發展歷程——
據何總介紹,超越從事資訊化業務已經有24年的歷程,現在主要有三大業務板塊,一個是特種計算領域,第二是信創市場,第三是工業市場。
超越從一開始成立,就希望能夠成為中國領先的全固安全計算解決方案供應商,也一直在朝著這個目標和方向努力踐行使命。
成立之初,超越主要面向工業控制和一些特種領域市場,而這些市場對於應用場景、計算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都比較高。
2009年斯諾登稜鏡門事件後,國家將安全提上了更高的高度,超越也一直圍繞著特種計算的穩定可靠、安全可信兩個維度去發展。
隨著公司在自主可控方面的發展,隨著整個信創市場的發展,超越把在特種領域自主技術的積累和沉澱,延伸應用到了信創市場,後來工業市場也有一些特殊的場景需求,超越也逐漸涉足其中,形成了如今的規模。
競爭優勢——
當然,專有市場對於產品也有著特殊的需求,第一就是穩定可靠,超越從硬體、結構、系統、韌體四個維度進行全方位加固,實現了這關鍵的一點。
第二點就是自主安全,超越也是從四個維度入手,包括計算硬體本身、雲計算和雲平台、硬體和作業系統、可信全鏈條生命周期管控,其中都蘊含了超越獨有的大量技術。
在競爭層面,超越更有自己的多項獨特優勢:
一是從事特種計算領域長達24年,一直精耕細作,經驗豐富,實力雄厚;
二是國家和山東省的幾個創新平台都設立在超越,為技術升級提供了支撐,從而走在行業創新的前列;
三是隨著自主的興起,超越早在2008年就成立了自主晶片研發團隊,比很多CPU平台還要早;
四是在信創市場,超越是為數不多從第一期一直參與到現在的企業,而最初的第一期企業,也不過六七家。
特別是在信創領域,超越是為一開始就參與信創發展的企業,前期做了大量的技術積累和沉澱,第一時間推出相應的產品進行客戶試用,而且在兼容適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產品更加穩定可靠,然後在生態體系的多個項目中都發揮了專業作用。
那麼如何讓客戶信賴你的優勢並選擇你的產品呢?
何總介紹說,第一方面,客戶肯定希望選擇品質穩定可靠、服務好的產品,超越就有自己獨特的優勢,比如2009年就開始研究自主可控技術,推出相應產品,並承擔了重要領頭角色,還在多個項目中拿到第一。
第二方面,超越已經和全國1000多家自主可控的企業建立了生態圈,從一開始就在生態構建、相互適配上進行了充分的驗證,客戶拿到產品之後直接可用,而且好用。
第三個方面,超越在全國都有自己的客服、售後服務中心,能提供及時保障,解決後續問題。
另外,超越本身就是技術研髮型的企業,而一些專門的基地也設立在超越,更體現了其技術實力。
正是憑藉深厚的技術沉澱、生態的構建和引領,作為一家全鏈條企業的超越,才能在眾多同行中脫穎而出。
教育合作——
超越以山東濟南為根本,但立足於全國,希望能成為全國的領先供應商。
目前,超越已經在濟南設立了伏羲研究院,重點針對自主可控領域,並且與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等建立了項目合作關係,並培養項目人才。
在陝西西安,超越也成立了西部研究院,與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郵電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都有項目合作關係,為企業吸引更多先進的人才、技術,進而支撐項目的創新。
未來展望——
對於未來,不管是特種計算,還是信創市場,在如今的外界環境和當今的社會形勢下,首先自主是必然的,這是一個主線,其次在自主的基礎上,要更加關注安全,因為沒有資訊安全就沒有國家的安全。
在超越看來,未來發展的兩大主線就是自主和安全,而超越很多年以前,就把自己的願景定義成為中國的領先的全固計算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並形成了自己的兩大核心科技,一個是高可靠加固,二個高安全可信。
不管是單機時代還是雲時代,包括5G時代,自主和安全是必然趨勢,一直要沿著這兩個主線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