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CAI 2024舉辦權花落上海!華人主席+中國舉辦,IJCAI歷史首次

  • 2021 年 1 月 19 日
  • AI

作者 | AI科技評論
2021年1月7日-15日,人工智慧領域最重要的學術會議之一IJCAI 2020大會在受疫情影響半年後正式在線舉行。在與大會同期召開的理事會會議上還進行了IJCAI 2024的舉辦城市的投票選舉,最終IJCAI 2024舉辦權花落上海,這是在2013年北京、2019年澳門兩度舉辦之後,IJCAI大會第三次來到中國。
IJCAI——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大會),是人工智慧領域歷史最悠久的學術會議,也是最重要和最頂級的學術會議之一。第一屆 IJCAI 於 1969 年舉辦,為 1956 年達特茅斯研討會的延伸。會議最初每 2 年舉行一次,從 2016 年開始改為每年一次,被中國電腦學會(CCF)推薦為電腦學科領域 A 類國際會議。
IJCAI通常提前四年確定大會主席、程式主席及大會選址。此前在澳門舉辦的IJCAI 2019上,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副校長、澳大利亞人工智慧理事會理事長張成奇教授被提前一年選為IJCAI 2024的大會主席(參見AI科技評論文章:《IJCAI 2020今日開幕,傑出論文獎、卓越研究獎、約翰·麥卡錫獎等8項大獎公布!》),這也是IJCAI大會舉辦50多年來首位華人大會主席。
按照慣例,IJCAI執委會(現任理事會成員加上歷任理事會主席)會從申請報告中選出數家參加答辯,由執委會成員先討論後,再用末位淘汰制投票決定四年後的大會在何處舉行。本次大會投票決定IJCAI 2024在上海舉辦,華人主席+中國舉辦的組合在IJCAI歷史上尚屬首次,對中國人工智慧領域來說可謂是雙喜臨門。
大會主席張成奇表示:
IJCAI 2024舉辦權花落上海,一方面是由於上海人工智慧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另一方面,由楊強和周志華領銜的組委會的強大陣容及他們所做的努力起到了重要作用。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以上海經信委張英副主任為代表的上海市政府的鼎力支援與堅強領導。這個成就是一個團隊的密切配合,共通努力所取得的。IJCAI 2024舉辦權花落上海既成就了上海,也成就了IJCAI。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目前IJCAI理事會中有3名華人理事會成員:楊強、周志華、張成奇。他們都是IJCAI2024 的主要領導成員。
隨著人工智慧浪潮的興起,上海把發展人工智慧作為優先戰略選擇,依託自身優勢,加快建設AI發展的「上海高地」。2018年,首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在上海成功舉行,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目前該會議連續三年舉辦,已成為業界標杆。
為迎接IJCAI 2024的到來,上海在申辦方案中也提出了高規格的本地組織委員會陣容。其中榮譽主席為香港科技大學的楊強教授和南京大學的周志華教授。

楊強是香港科技大學新明工程學講席教授 、電腦科學和工程學系主任、IEEE/ACM Fellow。他是第一位當選為AAAI院士的華人,也是首位和至今為止唯一的AAAI華人執委。他是國際人工智慧界「遷移學習」領域的發起人和帶頭人,也是國際「聯邦學習」的發起人之一及帶頭人。

周志華是南京大學電腦系教授兼主任,南京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ACM/AAAS/AAAI/IEEE/IAPR Fellow、CCF會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數據挖掘
楊強教授是IJCAI理事會第一位華人理事,2017 年 8 月他又當選為 IJCAI 理事會主席,是第一位擔任 IJCAI 理事會主席的華人科學家;周志華教授則是IJCAI理事會成員(2019-2024),而且楊強教授和周志華教授也是目前為止被選為IJCAI大會程式主席的唯二華人,他們的豐富經驗也將對IJCAI 2024在上海的順利舉辦提供關鍵性的指導。
擔任本地組委會主席的則是上海人工智慧社區的本地代表、上海大學副校長汪小帆教授。汪小帆教授博士畢業於東南大學自動化所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專業,長期從事人工智慧相關研究與管理工作,曾擔任CDC、NetSci、NetSciX、BDSC等學術會議的大會主席和程式主席。
汪小帆教授表示:
IJCAI再次回到中國大陸,這是上海人工智慧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2020年4月初在上海經信委的指導下,上海市人工智慧行業協會和上海大學便已經開始策劃此次申辦,歷經近10個月的努力,方才取得最後令人激動人心的成就。

上海市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張英副主任表示:
上海不僅是中國的經濟中心和對外交流門戶,也是中國人工智慧的代表性重鎮和戰略高地。上海聚集了全國1/3的人工智慧人才,擁有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大學、中科院上海分院等中國頂尖的高校與科研院所,並在人工智慧領域有多個團隊具備了很強的學術影響力。上海擁有的人工智慧企業數量居世界前列,擁有超過1000家AI領域的重點企業。IJCAI 2024在上海的舉辦有助於進一步提升上海AI學術研究氛圍,推動上海人工智慧產學研的結合和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並提升上海人工智慧的國際化水平。

而在本地組委會聯席主席、上海市人工智慧行業協會(SAIA)常務副秘書長鍾俊浩看來,政府對人工智慧的重視是上海贏得IJCAI 2024舉辦權的重要因素。鍾俊浩此前參與了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的組織工作,具有豐富的大會經驗。他認為,WAIC是上海市聯合有關國家單位舉辦的一年一度的世界人工智慧行業盛會,其國際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正在日益擴大。SAIA將發揮協會的平台優勢,繼續深度參與WAIC和IJCAI,為人工智慧領域各類企業、機構提供專業服務,積極營造有利於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綜合生態環境。
「上海已經連續3年舉辦世界人工智慧大會,2018年的大會有超過40個國家的7.2萬名嘉賓來上海做學術交流,20萬人次觀展;2019年的大會規模更大,吸引了超過60個國家的8萬多名專業人士論道前沿科學,逾24萬人次觀眾參展體驗;2020年的大會在線觀看人次超過2.5億,大會還推動了近百項重大創新項目在大會期間簽約落地。」
另一位本地組委會聯席主席、Highlights Academy董事、IJCAI2019和IJCAI2020的工業界合作聯席主席邵怡蕾則表示:
IJCAI2024與WAIC2024(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同期舉行並深入合作將是這次大會的「上海特色」,兩場大會具有很好的互補性,將從人工智慧的學術研究、產業落地、展覽展示及倫理和治理等多方面出發,打造開放創新、深化合作的國際交流平台。
高規格的委員會陣容,彰顯了上海的誠意;深厚的學術積澱,則讓上海信心十足。此次上海被選為這一學術盛會的舉辦城市,既表明人工智慧領域對於中國科研實力的高度認同,也證明中國人完全可以在中國的土地上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成果。


[贈書福利]

食物、能源、水的短缺是人類面對的終極挑戰。人工智慧技術是我們面對這些挑戰強有力的武器。最前沿的發展如何?我們如何突破困境?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為最新力作《重構地球:AI FOR FEW》,馬化騰力薦!

AI科技評論為大家帶來5本《重構地球:AI FOR FEW》正版新書。

在1月13日末條文章(注意不是本文!)《贈書福利!騰訊x先生論AI如何解決全球吃飯難題,馬化騰力薦》留言區暢所欲言,談一談你對本書的看法。

AI 科技評論將會在留言區選出 5 名讀者,每人送出《重構地球:AI FOR FEW》一本。

點擊閱讀原文,直達IJCAI小組!

由於微信公眾號試行亂序推送,您可能不再能準時收到AI科技評論的推送。為了第一時間收到AI科技評論的報道, 請將「AI科技評論」設為星標帳號,以及常點文末右下角的「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