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函數式組件性能優化指南
- 2019 年 11 月 27 日
- 筆記

前言
目的
本文只介紹函數式組件特有的性能優化方式,類組件和函數式組件都有的不介紹,比如 key 的使用。另外本文不詳細的介紹 API 的使用,後面也許會寫,其實想用好 hooks 還是蠻難的。
面向讀者
有過 React 函數式組件的實踐,並且對 hooks 有過實踐,對 useState、useCallback、useMemo API 至少看過文檔,如果你有過對類組件的性能優化經歷,那麼這篇文章會讓你有種熟悉的感覺。
React 性能優化思路
我覺得 React 性能優化的理念的主要方向就是這兩個:
- 減少重新 render 的次數。因為在 React 里最重(花時間最長)的一塊就是 reconction(簡單的可以理解為 diff),如果不 render,就不會 reconction。
- 減少計算的量。主要是減少重複計算,對於函數式組件來說,每次 render 都會重新從頭開始執行函數調用。
在使用類組件的時候,使用的 React 優化 API 主要是:shouldComponentUpdate
和 PureComponent
,這兩個 API 所提供的解決思路都是為了減少重新 render 的次數,主要是減少父組件更新而子組件也更新的情況,雖然也可以在 state 更新的時候阻止當前組件渲染,如果要這麼做的話,證明你這個屬性不適合作為 state,而應該作為靜態屬性或者放在 class 外面作為一個簡單的變數 。
但是在函數式組件裡面沒有聲明周期也沒有類,那如何來做性能優化呢?
React.memo
首先要介紹的就是 React.memo
,這個 API 可以說是對標類組件裡面的 PureComponent
,這是可以減少重新 render 的次數的。
可能產生性能問題的例子
舉個 ?,首先我們看兩段程式碼:
在根目錄有一個 index.js,程式碼如下,實現的東西大概就是:上面一個 title,中間一個 button(點擊 button 修改 title),下面一個木偶組件,傳遞一個 name 進去。
// index.js import React, { useState }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 import Child from './child' function App() { const [title, setTitle] = useState("這是一個 title") return ( <div className="App"> <h1>{ title }</h1> <button onClick={() => setTitle("title 已經改變")}>改名字</button> <Child name="桃桃"></Child> </div> ); } const root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ReactDOM.render(<App />, rootElement);
在同級目錄有一個 child.js
// child.js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function Child(props) { console.log(props.name) return <h1>{props.name}</h1> } export default Child
當首次渲染的時候的效果如下:

image-20191030221223045
並且控制台會列印"桃桃」
,證明 Child 組件渲染了。
接下來點擊改名字這個 button,頁面會變成:

image-20191030222021717
title 已經改變了,而且控制台也列印出"桃桃"
,可以看到雖然我們改的是父組件的狀態,父組件重新渲染了,並且子組件也重新渲染了。你可能會想,傳遞給 Child 組件的 props 沒有變,要是 Child 組件不重新渲染就好了,為什麼會這麼想呢?
我們假設 Child 組件是一個非常大的組件,渲染一次會消耗很多的性能,那麼我們就應該盡量減少這個組件的渲染,否則就容易產生性能問題,所以子組件如果在 props 沒有變化的情況下,就算父組件重新渲染了,子組件也不應該渲染。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做到在 props 沒有變化的時候,子組件不渲染呢?
答案就是用 React.memo
在給定相同 props 的情況下渲染相同的結果,並且通過記憶組件渲染結果的方式來提高組件的性能表現。
React.memo 的基礎用法
把聲明的組件通過React.memo
包一層就好了,React.memo
其實是一個高階函數,傳遞一個組件進去,返回一個可以記憶的組件。
function Component(props) { /* 使用 props 渲染 */ } const MyComponent = React.memo(Component);
那麼上面例子的 Child 組件就可以改成這樣: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function Child(props) { console.log(props.name) return <h1>{props.name}</h1> } export default React.memo(Child)
通過 React.memo
包裹的組件在 props 不變的情況下,這個被包裹的組件是不會重新渲染的,也就是說上面那個例子,在我點擊改名字之後,僅僅是 title 會變,但是 Child 組件不會重新渲染(表現出來的效果就是 Child 裡面的 log 不會在控制台列印出來),會直接復用最近一次渲染的結果。
這個效果基本跟類組件裡面的 PureComponent
效果極其類似,只是前者用於函數組件,後者用於類組件。
React.memo 高級用法
默認情況下其只會對 props 的複雜對象做淺層對比(淺層對比就是只會對比前後兩次 props 對象引用是否相同,不會對比對象裡面的內容是否相同),如果你想要控制對比過程,那麼請將自定義的比較函數通過第二個參數傳入來實現。
function MyComponent(props) { /* 使用 props 渲染 */ } function areEqual(prevProps, nextProps) { /* 如果把 nextProps 傳入 render 方法的返回結果與 將 prevProps 傳入 render 方法的返回結果一致則返回 true, 否則返回 false */ } export default React.memo(MyComponent, areEqual);
此部分來自於 React 官網[1]。
如果你有在類組件裡面使用過 `shouldComponentUpdate()`[2] 這個方法,你會對 React.memo
的第二個參數非常的熟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 props 相等,areEqual
會返回 true
;如果 props 不相等,則返回 false
。這與 shouldComponentUpdate
方法的返回值相反。
useCallback
現在根據上面的例子,再改一下需求,在上面的需求上增加一個副標題,並且有一個修改副標題的 button,然後把修改標題的 button 放到 Child 組件里。
把修改標題的 button 放到 Child 組件的目的是,將修改 title 的事件通過 props 傳遞給 Child 組件,然後觀察這個事件可能會引起性能問題。
首先看程式碼:
父組件 index.js
// index.js import React, { useState }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 import Child from "./child"; function App() { const [title, setTitle] = useState("這是一個 title"); const [subtitle, setSubtitle] = useState("我是一個副標題"); const callback = () => { setTitle("標題改變了"); }; return ( <div className="App"> <h1>{title}</h1> <h2>{subtitle}</h2> <button onClick={() => setSubtitle("副標題改變了")}>改副標題</button> <Child onClick={callback} name="桃桃" /> </div> ); } const root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ReactDOM.render(<App />, rootElement);
子組件 child.js
import React from "react"; function Child(props) { console.log(props); return ( <> <button onClick={props.onClick}>改標題</button> <h1>{props.name}</h1> </> ); } export default React.memo(Child);
首次渲染的效果

image-20191031235605228
這段程式碼在首次渲染的時候會顯示上圖的樣子,並且控制台會列印出桃桃
。
然後當我點擊改副標題這個 button 之後,副標題會變為「副標題改變了」,並且控制台會再次列印出桃桃
,這就證明了子組件又重新渲染了,但是子組件沒有任何變化,那麼這次 Child 組件的重新渲染就是多餘的,那麼如何避免掉這個多餘的渲染呢?
找原因
我們在解決問題的之前,首先要知道這個問題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咱們來分析,一個組件重新重新渲染,一般三種情況:
- 要麼是組件自己的狀態改變
- 要麼是父組件重新渲染,導致子組件重新渲染,但是父組件的 props 沒有改版
- 要麼是父組件重新渲染,導致子組件重新渲染,但是父組件傳遞的 props 改變
接下來用排除法查出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第一種很明顯就排除了,當點擊改副標題 的時候並沒有去改變 Child 組件的狀態;
第二種情況好好想一下,是不是就是在介紹 React.memo
的時候情況,父組件重新渲染了,父組件傳遞給子組件的 props 沒有改變,但是子組件重新渲染了,我們這個時候用 React.memo
來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這種情況也排除。
那麼就是第三種情況了,當父組件重新渲染的時候,傳遞給子組件的 props 發生了改變,再看傳遞給 Child 組件的就兩個屬性,一個是 name
,一個是 onClick
,name
是傳遞的常量,不會變,變的就是 onClick
了,為什麼傳遞給 onClick 的 callback 函數會發生改變呢?在文章的開頭就已經說過了,在函數式組件里每次重新渲染,函數組件都會重頭開始重新執行,那麼這兩次創建的 callback 函數肯定發生了改變,所以導致了子組件重新渲染。
如何解決
找到問題的原因了,那麼解決辦法就是在函數沒有改變的時候,重新渲染的時候保持兩個函數的引用一致,這個時候就要用到 useCallback
這個 API 了。
useCallback 使用方法
const callback = () => { doSomething(a, b); } const memoizedCallback = useCallback(callback, [a, b])
把函數以及依賴項作為參數傳入 useCallback
,它將返回該回調函數的 memoized 版本,這個 memoizedCallback 只有在依賴項有變化的時候才會更新。
那麼可以將 index.js 修改為這樣:
// index.js import React, { useState, useCallback } from "react"; import ReactDOM from "react-dom"; import Child from "./child"; function App() { const [title, setTitle] = useState("這是一個 title"); const [subtitle, setSubtitle] = useState("我是一個副標題"); const callback = () => { setTitle("標題改變了"); }; // 通過 useCallback 進行記憶 callback,並將記憶的 callback 傳遞給 Child const memoizedCallback = useCallback(callback, []) return ( <div className="App"> <h1>{title}</h1> <h2>{subtitle}</h2> <button onClick={() => setSubtitle("副標題改變了")}>改副標題</button> <Child onClick={memoizedCallback} name="桃桃" /> </div> ); } const rootElement = 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 ReactDOM.render(<App />, rootElement);
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到只會在首次渲染的時候列印出桃桃,當點擊改副標題和改標題的時候是不會列印桃桃的。
如果我們的 callback 傳遞了參數,當參數變化的時候需要讓它重新添加一個快取,可以將參數放在 useCallback 第二個參數的數組中,作為依賴的形式,使用方式跟 useEffect 類似。
useMemo
在文章的開頭就已經介紹了,React 的性能優化方向主要是兩個:一個是減少重新 render 的次數(或者說減少不必要的渲染),另一個是減少計算的量。
前面介紹的 React.memo 和 useCallback 都是為了減少重新 render 的次數。對於如何減少計算的量,就是 useMemo 來做的,接下來我們看例子。
function App() { const [num, setNum] = useState(0); // 一個非常耗時的一個計算函數 // result 最後返回的值是 49995000 function expensiveFn() { let result = 0; for (let i = 0; i < 10000; i++) { result += i; } console.log(result) // 49995000 return result; } const base = expensiveFn(); return ( <div className="App"> <h1>count:{num}</h1> <button onClick={() => setNum(num + base)}>+1</button> </div> ); }
首次渲染的效果如下:

useMemo
這個例子功能很簡單,就是點擊 +1 按鈕,然後會將現在的值(num) 與 計算函數 (expensiveFn) 調用後的值相加,然後將和設置給 num 並顯示出來,在控制台會輸出 49995000
。
可能產生性能問題
就算是一個看起來很簡單的組件,也有可能產生性能問題,通過這個最簡單的例子來看看還有什麼值得優化的地方。
首先我們把 expensiveFn 函數當做一個計算量很大的函數(比如你可以把 i 換成 10000000),然後當我們每次點擊 +1 按鈕的時候,都會重新渲染組件,而且都會調用 expensiveFn 函數並輸出 49995000
。由於每次調用 expensiveFn 所返回的值都一樣,所以我們可以想辦法將計算出來的值快取起來,每次調用函數直接返回快取的值,這樣就可以做一些性能優化。
useMemo 做計算結果快取
針對上面產生的問題,就可以用 useMemo 來快取 expensiveFn 函數執行後的值。
首先介紹一下 useMemo 的基本的使用方法,詳細的使用方法可見官網[3]:
function computeExpensiveValue() { // 計算量很大的程式碼 return xxx } const memoizedValue = useMemo(computeExpensiveValue, [a, b]);
useMemo 的第一個參數就是一個函數,這個函數返回的值會被快取起來,同時這個值會作為 useMemo 的返回值,第二個參數是一個數組依賴,如果數組裡面的值有變化,那麼就會重新去執行第一個參數裡面的函數,並將函數返回的值快取起來並作為 useMemo 的返回值 。
了解了 useMemo 的使用方法,然後就可以對上面的例子進行優化,優化程式碼如下:
function App() { const [num, setNum] = useState(0); function expensiveFn() { let result = 0; for (let i = 0; i < 10000; i++) { result += i; } console.log(result) return result; } const base = useMemo(expensiveFn, []); return ( <div className="App"> <h1>count:{num}</h1> <button onClick={() => setNum(num + base)}>+1</button> </div> ); }
執行上面的程式碼,然後現在可以觀察無論我們點擊 +1多少次,只會輸出一次 49995000,這就代表 expensiveFn 只執行了一次,達到了我們想要的效果。
小結
useMemo 的使用場景主要是用來快取計算量比較大的函數結果,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複計算,有過 vue 的使用經歷同學可能會覺得跟 Vue 裡面的計算屬性有異曲同工的作用。
不過另外提醒兩點 一、如果沒有提供依賴項數組,
useMemo
在每次渲染時都會計算新的值; 二、計算量如果很小的計算函數,也可以選擇不使用 useMemo,因為這點優化並不會作為性能瓶頸的要點,反而可能使用錯誤還會引起一些性能問題。
總結
對於性能瓶頸可能對於小項目遇到的比較少,畢竟計算量小、業務邏輯也不複雜,但是對於大項目,很可能是會遇到性能瓶頸的,但是對於性能優化有很多方面:網路、關鍵路徑渲染、打包、圖片、快取等等方面,具體應該去優化哪方面還得自己去排查,本文只介紹了性能優化中的冰山一角:運行過程中 React 的優化。
- React 的優化方向:減少 render 的次數;減少重複計算。
- 如何去找到 React 中導致性能問題的方法,見 useCallback 部分。
- 合理的拆分組件其實也是可以做性能優化的,你這麼想,如果你整個頁面只有一個大的組件,那麼當 props 或者 state 變更之後,需要 reconction 的是整個組件,其實你只是變了一個文字,如果你進行了合理的組件拆分,你就可以控制更小粒度的更新。
合理拆分組件還有很多其他好處,比如好維護,而且這是學習組件化思想的第一步,合理的拆分組件又是一門藝術了,如果拆分得不合理,就有可能導致狀態混亂,多敲程式碼多思考。
推薦文章
我這裡只介紹了函數式組件的優化方式,更多的 React 優化技巧可以閱讀下面的文章:
- 21 個 React 性能優化技巧[4]
- 淺談 React 性能優化的方向[5]
參考資料
[1]
React 官網: https://zh-hans.reactjs.org/docs/react-api.html#reactmemo
[2]
shouldComponentUpdate()
: https://zh-hans.reactjs.org/docs/react-component.html#shouldcomponentupdate
[3]
官網: https://zh-hans.reactjs.org/docs/hooks-reference.html#usememo
[4]
21 個 React 性能優化技巧: https://www.infoq.cn/article/KVE8xtRs-uPphptq5LUz
[5]
淺談React性能優化的方向: https://juejin.im/post/5d045350f265da1b695d5bf2#heading-0
❤️ 看完三件事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挺有啟發,我想邀請你幫我三個小忙:
- 點贊,讓更多的人也能看到這篇內容(收藏不點贊,都是耍流氓 -_-)
- 關注公眾號「前端勸退師」,不定期分享原創知識。
- 也看看其它文章
也可以來我的GitHub
部落格里拿所有文章的源文件:
前端勸退指南:https://github.com/roger-hiro/BlogFN
點贊分享是對作者最大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