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隔離14天還能查到新冠病毒?終於明白了
近期,中國頻頻出現隔離14天後仍然能夠出感染新冠病毒的情況,尤其是境外輸入病例,給疫情防控帶來極大壓力。
這是為何?14天隔離是否不夠用了呢?
對此,在今天召開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解釋說,新冠病毒潛伏期過長是個別現象,是否延長潛伏期還需要研判。
目前,各地已經陸續採取「14+7」的隔離措施(14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隔離),就是為了最大限度避免潛伏風險。
他還提醒,居家隔離也要做好各種防護。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目前中國新冠疫情呈現多地局部暴發、零星散髮狀態,這是入冬後全球疫情大幅上升後,對中國造成疫情防控巨大壓力的一種反映。
他提醒:春節期間,人員流動大,將增加疫情傳播風險;物流加大,低溫條件下需警惕進口冷鏈食品和其他貨物被病毒污染的風險。必須如落實好相關措施,才能確保不出現大規模疫情反彈。
另外,關於無癥狀感染者,馮子健強調他們仍然有傳染性,只是傳播效率沒有那麼高,與有癥狀的患者相比,傳染性相當於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但是,無癥狀感染者仍能在傳播過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不管是無癥狀感染者和還是確診患者,我們所採取的防控措施都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