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年來首次頒給中國人 嫦娥四號獲英國皇家航空學會大獎
- 2019 年 11 月 27 日
- 資訊
2019年1月3日,中國發射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在經過26天長途跋涉之後成功在月球背面軟著陸,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有探測器自主降落在月背!
嫦娥四號這一創舉是中國航天的一大突破,這也讓它贏得了英國皇家航空學會2019年度大獎,25日嫦娥四號任務團隊獲得本年度全球唯一的團隊金獎。
這是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成立153年來首次向中國項目頒發獎項。
國家航天局消息稱,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率嫦娥四號任務團隊代表,受邀參加了此次頒獎典禮。吳偉仁院士代表嫦娥四號任務團隊,向英國皇家航空學會和獎項委員會表示感謝,並歡迎更多國家或組織與中國開展航天國際交流與合作,共同助力人類太空探索與科學發現。
嫦娥四號任務由中國國家航天局牽頭組織實施,由工程總體和探測器、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地面應用等五大系統組成。在包括香港、澳門在內的中國近千家單位、數萬名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以及來自德國、瑞典、荷蘭、沙特、俄羅斯、阿根廷等國家合作團隊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工程歷時6年完成了研製和發射實施。嫦娥四號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訊,創造了世界探月史上新的里程碑,實踐了“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中國探月精神,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讚譽。
英國皇家航空學會成立於1866年,是國際上歷史最悠久的航空航天專業組織。該學會設立年度獎項,旨在表彰世界範圍內在航空航天領域取得傑出成就的團隊和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