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宣布停產LCD螢幕幕 「LCD永不為奴」過時了
- 2019 年 11 月 26 日
- 資訊
一直以來,關於LCD螢幕幕與OLED螢幕幕孰優孰劣的爭論從未停止。
從目前市場大勢來看,OLED有著絕對的優勢,不斷蠶食液晶(LCD)市場所剩不多的市場份額。
雖然LCD依舊高呼著“LCD永不為奴”,但殘酷的現實表示,這樣的口號或將過時。
據IT media網站報道,11月21日,日本電子產品生產商松下宣布將退出液晶面板業務,其旗下的松下液晶顯示器(PLD)將於2021年終止生產。
松下集團表示,在LCD液晶面板製造業務結束後,位於兵庫縣的液晶顯示器工廠將會轉型成為車載電池工廠,同時,約500名的員工也將進行重新配置。
為什麼松下要停產LCD?
松下的液晶顯示器工廠從2010年開始營業,但期間一直在虧損。
到了2016年,松下通過撤掉電視生產線,主營醫療器械生產,這才止住了虧損的頹勢。
也是從2016年開始,松下不再承接新的型號開模,這也就等同於說,只對舊的的訂單進行保守運營。
至於為何要定在2021年結束LCD液晶面板製造業務,主要是因為部分松下的工控、儀器訂單、與客戶之間的供貨協議也要到2021年那個時候才最終執行完畢。
松下曾在兵庫縣姬路市建設了一條8.5代先進產線,該生產線無論是產能設計還是設備選型,都不輸於當時的韓國。
但由於松下從市場上採購的液晶面板價格遠低於自己的製造成本,因此松下的這條8.5代先進產線長期是處於空轉狀態的。
當然,松下也嘗試過改變這種狀態,在2015年左右,松下曾開發出當時業界效果最好的寬視角液晶面板,就是類似現在業內所謂的迭屏技術。
但由於造價高昂,導致松下試產後,就沒有了推向市場的動力。
曾幾何時,松下在家電行業中也稱得上是“叱吒風雲”的存在,憑藉其產品高品質和高性能的優勢,獲得了不少用戶的口碑。
尤其是電視,在當時中國的銷量一直都很不錯,但隨著國產企業的崛起,加松下自身經營策略等因素,松下最終還是在這場“變革”中提前出局。
相比各大電視廠商推出的極具性價比產品,松下的產品競爭力可謂是微乎其微。
加上OLED的不斷蠶食、逼近,留給LCD的市場份額也在不斷的縮小。這也是導致松下的最終不得不停產LCD的主要原因之一。
“LCD永不為奴”仍未過時
雖然松下停產LCD,但LCD並不會因此被OLED侵蝕。
儘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品質的追求也在不斷提高,但在購買上面,價格依舊是大部分消費者選購的重要衡量標準。
現今OLED產品價格不斷向下探,但更親民的LCD產品依舊是大部分消費者的首選。
另外,LCD有著成熟的製程,無論是製造成本還是品控方面都有著絕對的優勢,這是OLED無法比擬的。
OLED市場擴張是趨勢
LCD在目前行業市場中仍保留一定的地位和份額,但不得不說,OLED市場擴張將會是未來市場的大趨勢。
相比厚重的LCD,OLED由於沒有背光層以及液晶層,因此它的厚度會比LCD要小很多。
同時由於OLED螢幕模組內部層數較少,因此透光率也更好,有利於實現更高的亮度以及更廣的可視角度。
除了在價格和品控等略遜LCD之外,其他方面OLED可謂是完勝的表現。
我們再看看近年來家電中國市場銷售數據,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1至9月,彩電中國市場銷售額下降4%。
但OLED電視卻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前不久結束的雙十一,蘇寧易購彩電OLED電視銷量就同比增長超450%。
可想而知,OLED已逐漸成為電視市場的中堅力量。
小結:
近幾年來,全球液晶面板行業由於供過於求,面板單價普遍下跌,整個行業處在低谷期。
而競爭的激烈加上大環境的變化,導致很多電視廠商都難以為步。松下宣布退出LCD業務,想必也是經過深思熟慮後得來的決定。
另外,OLED的崛起,不斷蠶食液晶(LCD)市場所剩不多的市場份額。
雖然LCD依然“堅挺”,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OLED電視對液晶電視進行全面的蠶食也不是沒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