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360和50歲的周鴻禕 變了

2020 年,很多互聯網公司都度過了自己的周年慶。比如二十周歲的百度,十五周歲的 360,十周歲的小米、知乎和美團。

360 的周年慶相對低調,聚焦內部,圍繞員工,從外部幾乎看不到太多大動作。

不過從最近 360 公開的周年慶活動影片里,我們卻發現了十五年的 360 和今年五十歲的周鴻禕有一些新變化。

人們想念的那位「周紅衣」,那個戰鬥精神爆棚的熱血公司,正在重新定義自己。

如果讓員工來定義下360 

剛一進 360 公司的大門,視野里出現的是「為人民服務」幾個大字。這樣一家公司的周年慶上,居然搞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活動:員工脫口秀。

15歲的360和50歲的周鴻禕 變了

在這場名為《三好生來了》的內部活動里,平日隨便往台上一站就可以連續講上幾小時的周鴻禕竟然並沒有出現。他甚至並不知道大家會說什麼,只有在結束後才能看活動的錄像。

參與脫口秀演講的人,有商務銷售、產品經理,有剛進公司的新人,也有多年的老員工,還有一些外部過來的白帽黑客,他們是 360 的粉絲和用戶。

在這裡你可以聽到很多對 360 的小吐槽和小驕傲。比如第 97 號員工張經緯,他說這輩子都很難忘記剛入職就被拉進山裡打真人 CS,還被周鴻禕拿一把彩彈槍掃射。他覺得這輩子都沒見過這樣的老闆。

這顯然很符合外界對周鴻禕的印象。不過可能只有張經緯這樣和周鴻禕工作過 10 多年的人,才能體會到擁有一個「戰鬥精神爆棚」的老闆,到底意味著什麼。

張經緯引用了二戰一段經典語錄來解釋:「三十年後,當你坐在壁爐邊,你膝蓋上的孫子問你:『爺爺你在那場偉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都幹了什麼?』你不用尷尬地咳嗽一聲,吞吞吐吐地說:『這個,你爺爺在路易斯安那州鏟糞。』不,先生們,你可以直視他的眼睛說:『孩子,你爺爺當時正和偉大的第三集團軍,還有該死的喬治 · 巴頓並肩作戰!』」

顯然,360 過去十五年對網路安全領域的革命、對業界巨頭的挑戰,都是這家公司給社會留下的「痕迹」。參與其中,是他這個老員工的「小驕傲」。

360 兒童手錶的產品負責人孫浩則講了一個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他當年做兒童產品的時候,居然被周鴻禕催著生娃。老闆的邏輯也令他無法反駁——「你自己都不是自己產品的典型用戶,怎麼做好產品?你要是再沒有孩子,就不要做兒童手錶了。」後來孫浩的確有了孩子,他的孩子也「義不容辭」地成了自己產品的「回歸測試集」。

孫浩覺得自己在 360 學到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周鴻禕這個「中國最好的產品經理之一」的較勁。顯然周鴻禕沒少在公司內部「虐」年輕的產品人,這種「虐」最後形成了 360 產品文化,並且一直在傳承。

360 工業互聯網安全研究院張建新,則透露了 360 最近很大的變化。自從 360 把未來業務發展重心定義在「新安全時代的政企安全」,公司就在快速變化,從 To C 到 To B,變化大到令很多員工措不及防。尤其 To B 是一個漫長且艱難的領域,很多時候外界無法在短期內看到明確的大進展。然而他覺得,一個成立了十五年的公司還有這個「韌性」做改變,反而是讓自己願意繼續和公司走下去的原因。

看得出來,360 在安全領域的新定位,實現起來遠比說邏輯更加複雜。周鴻禕最近兩年基本上只要出來說話,就是在講「大安全時代的新網路安全」。因為很難做,很少有企業跟進這個領域,但從員工的講述里,可以看到 360 是「橫下一條心」要做好這件事。

這是第一次,外界可以從員工視角看到他們如何定義 360,這是個有趣的變化。過去,周鴻禕就是定義公司的人,他是最大的英雄。但這次讓員工來定義 360 的「驕傲」和「目標」,對公司而言意味深長。

畢竟,新一代的員工越來越多,360 自己的產品文化、戰鬥文化需要傳承,但也有很多從組織層面要建立的新氣質,需要從下往上的解放一下。

據說周鴻禕後來看到這些脫口秀的時候,從頭樂到尾,不僅沒挑毛病,還表示要給參與的人發紅包。這或許是十五歲的 360 在組織文化上發生變化的一個明確訊號。

周鴻禕:從向外到向內,從「之一」到「唯一」

五十歲的周鴻禕這些年明顯低調了很多,紅衣大炮越來越像「紅衣大叔」,鋒芒內斂了不少。很多人覺得這是因為 360 不在互聯網第一陣營了,也有人認為是因為 360 的業務重點放到「政企安全」之後,必須收斂一些。

但五十歲的周鴻禕自己的世界觀是不是有了變化?這一直是個令人好奇的問題。

這次 360 的內部脫口秀專門安排了周鴻禕後來觀看,並且錄製了他看之後的反應和自己的感想。他也確實說了一些之前沒說過的思考。

15歲的360和50歲的周鴻禕 變了

有意思的是,周鴻禕更多聊的是公司的組織、文化、產品精神等向內的東西,甚至他一直非常認同的戰鬥精神,也由「向外」的競爭,變成了向內的「較真」。

「沒有一種戰鬥精神的話,你不可能做好網路安全。如果你是用一個帶貨的思維、做商業的思維去看網路安全,最後你把網路安全做成一個完全賣貨的生意,最終你就把網路安全這個行業想錯了,因為網路安全最核心的是要在攻防視角、對抗的角度能夠戰勝攻擊者,替社會、用戶解決問題,這才是最重要的。」周鴻禕不斷強調要在這個問題上和自己「戰鬥」,這樣才能真的把事情做對。

在科技互聯網領域曾經滄海的周鴻禕,在 360 的十五周年活動上也講述了一些自己未來的夢想。「我們想為網路空間打造一個『預警機』。未來 5 到 10 年,我覺得整個人類都在徹底數字化,等於是重新塑造、定義了整個網路安全。我覺得再去賣一點傳統安全產品,肯定不能解決全部的問題。

周鴻禕覺得,他已經不像當年,覺得很多事情都想干,他更清楚有些東西是自己的使命,應該去做到最好。網路安全領域面對時代的變化,360 的積累最多,技術厚度最大,360 不做好,才是「沒有回應這個時代的召喚」。這個時候不應該做很多「之一」,而是去成為「唯一」。他認為這樣的公司才更有存在的意義。

除了對公司的夢想在改變,周鴻禕也回應了如何看待自己五十歲的問題。

不裝、不端、有點二,我覺得這歲數這樣就挺好。你不要把自己端著,不要覺得自己很成功,也不要不懂裝懂,要真的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對所有的東西繼續保持探索精神,你不要覺得自己四十不惑,也不要覺得自己五十已經知天命了。所謂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那是人類平均壽命四、五十歲留下來的。等於說別折騰了,放棄了進步和發展,安於天命了。」

「你看任正非 47 歲才創業,有很多 50 歲的人還雄心勃勃地要去學一門技術,有的人還要去上大學,我覺得這才是生命的活力。」

看得出來,周鴻禕對於變化這件事沒有什麼顧忌,對於未來依舊心氣很足。這可能也從側面印證,人民想念的那個「周紅衣」不會再回來了。但他會在新的時代,找到新的目標,持續打磨一個他覺得有獨特價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