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白浪費時間!攜號轉網竟這麼艱難:運營商這些套路令人頭大

  • 2019 年 11 月 25 日
  • 資訊

攜號轉網真的要來了!

近日工信部下發了《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而三大運營商的攜號轉網服務也已經進入了試運營階段;待到11月30日後,全國範圍都將正式提供攜號轉網服務。

對於這樣的消息,廣大用戶自然是歡欣鼓舞的,畢竟手機號碼承載了太多身份驗證的重責,輕易換不得;想要享用另一運營商更優質、實惠的服務,攜號轉網是唯一之道。

然而,攜號轉網是否會真的順利施行?目前攜號轉網到底要怎麼操作?

筆者懷著好奇的心,實操了一番,發現運營商的各種騷套路實在令人頭大!一起來看看吧。

套路一:N個30年後才到期的不知名業務阻止攜號轉網!

要使用攜號轉網服務,首先需要查詢自己是否具備攜號轉網的資格。

根據國務院的科普,攜號轉網需要先結清已出賬的電信費用,同時也和當前運營商沒有在網約定期限限制的協議——按照常識,這種協議應該是合約機、寬頻捆綁的相關套餐之類。

如果用戶想要查詢自己滿足攜號轉網的條件,可以編輯簡訊:

CXXZ#用戶名#證件號碼

到10086(移動)、10001(電信)或者10010(聯通)來查詢。這裡的用戶名和證件號碼,一般指的是姓名和身份證號碼。

於是筆者按照此法編輯了一條簡訊來查詢,不出意料果然沒有那麼順利。

聯通告訴筆者,號碼因為10個原因無法辦理攜號轉網,10個原因!

要知道筆者的號碼只是普通的嗶哩嗶哩互聯網套餐,這樣的爛大街套餐服務竟然有10個原因無法攜號轉網,筆者不由得驚了一下。

白白浪費時間!攜號轉網竟這麼艱難:運營商這些套路令人頭大

那麼這些原因到底是什麼呢?運營商提示,可以通過編輯以下簡訊來查詢:

CXXZ#A

發送後,很快就收到了回饋簡訊,然而簡訊中並沒有呈現出任何有價值的資訊。

簡訊顯示,“您的號碼有業務(到期時間為2050-12-31)影響攜號轉網辦理”,這樣的語句一共重複了6次!

大量不知名的、要到30年後才到期的業務阻攔著攜號轉網,可謂是相當無厘頭了。

白白浪費時間!攜號轉網竟這麼艱難:運營商這些套路令人頭大

而根據筆者的了解,這種情況並非是個例。很多朋友都按照這個方法來查詢自己是否符合攜號轉網的資格,也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簡訊不說人話,不好好告訴你無法攜號轉網的原因,不少用戶可能還真會被唬住,這就是筆者嘗試攜號轉網遇到的第一個套路。

套路二:常規服務成為攜號轉網絆腳石

在運營商發來的簡訊中,提到了詳情可以諮詢客服。

為了解開攜號轉網的攔路虎之謎,筆者就照辦。聯通的客服還是比較容易聯繫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通過微信的聯通營業廳,來接入到在線客服。

通過一輪對話,終於知道了號碼無法攜號轉網的原因。

白白浪費時間!攜號轉網竟這麼艱難:運營商這些套路令人頭大

根據客服的說法,筆者的號碼存在簡訊網齡升級計劃、手機郵箱、炫鈴以及國際漫遊、港澳台漫遊等業務,所以無法攜號轉網——於是問題就來了,這些業務真的應該成為攜號轉網的障礙嗎?

簡訊網齡升級計劃、手機郵箱、炫鈴等功能,都是隨著入網默認開通的,筆者從來沒有手動開通過這些服務,可見這應該是大部分用戶都默認在使用的基礎功能。而攜號轉網卻因為這些常規的基礎功能無法辦理,這是否合理?

為用戶默認開通的常規服務,成為攜號轉網的絆腳石,這是筆者嘗試攜號轉網遇到的第二個套路。

套路三:全城只開放一個營業廳限時辦理攜號轉網

那麼這些絆腳石要如何搬掉呢?也並非沒有辦法。根據運營商客服的說法,需要到線下的營業廳去辦理攜號轉網。然而,新的障礙來了。

白白浪費時間!攜號轉網竟這麼艱難:運營商這些套路令人頭大

攜號轉網需要線下辦理,然而全廣州只有一個營業廳限時每天4小時辦理

筆者所在地是廣州,總區劃面積為7434平方千米,長住人口為1490.44萬。

然而,全廣州只能在一家越秀區的線下營業廳辦理攜號轉網服務,而且該點的業務諮詢及受理時間為上午10點到12點,下午2點到6點——加起來一天只有4個小時!

一個每天只辦理攜號轉網業務4小時的營業廳,是否真的能滿足整個廣州市的攜號轉網需求?恐怕體驗會相當不好。事已至此,筆者也就沒有了繼續辦理攜號轉網的動力。

明明可以開放更多辦理窗口、卻人為限制單個線下營業廳、限定時間辦理業務,這就是筆者嘗試攜號轉網遇到的第三個套路,也是殺傷力最大的套路。

後話

顯而易見,運營商對於攜號轉網這一業務不甚熱心,畢竟這會造成客戶流失。

在筆者發送攜號轉網查詢簡訊後的不久,有運營商客服親自打電話過來詢問情況,想了解為何會有攜號轉網的需求,如實回饋問題,例如對資費或者訊號不滿等即可。

接聽這類電話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根據筆者的了解,如果對資費感到不滿的話,運營商可能會給你提供一些優惠方案。

如果你鐵了心要攜號轉網,此時要注意不要選擇那些帶捆綁性質的優惠方案,這可能會造成進一步的障礙。

工信部下發的《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定》第五條顯示,“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為用戶提供便捷的攜號轉網服務,明確服務辦理條件和流程並向社會公開”。

然而在此次實戰體驗中,運營商並沒有明確攜號轉網的辦理條件和流程,一堆2050年才到期的不知名服務阻礙攜號轉網,令人頭大;而運營商顯然也沒有做到“便捷、不挖坑”,各類限制令用戶對攜號轉網望而卻步。

當然,這也只是筆者的個人體驗,並不意味著所有用戶都會遭遇這些套路。

但無論如何,這樣的情況都是不該發生的。

目前攜號轉網業務仍處於試運營階段,期待11月30日後,攜號轉網業務的正式階段能有更好的體驗吧。

白白浪費時間!攜號轉網竟這麼艱難:運營商這些套路令人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