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上的地震:地球知識居然解釋不了
火星上的地震:地球知識解釋不了
美國的洞察號(InSight)登陸器正在火星表面進行科學探測,其中也檢測到了地震現象。
按照地球的震級標準,火星上的地震似乎從未超過3.7級。
按照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說法,在火星上準確檢測地震比較困難,因為表面風力很大,常常行程干擾。
不過,NASA稱,火星上的地震有一點和地球完全不同,科學家們至今也沒搞懂,即沒有面波(L波)。
原來,地球上的地震波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縱波、橫波(合稱體波)和面波,但是火星上迄今發生的所有地震,都沒有面波。
百科資料顯示,縱波是推進波,地殼中傳播速度為5.5~7千米/秒,最先到達震中,又稱P波,它使地面發生上下振動,破壞性較弱。橫波是剪切波: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為3.2~4.0千米/秒,第二個到達震中,又稱S波,它使地面發生前後、左右抖動,破壞性較強。面波又稱L波,是由縱波與橫波在地表相遇後激發產生的混合波。其波長大、振幅強,只能沿地表面傳播,是造成建築物強烈破壞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