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模板元編程—-選擇排序

目錄

前言

模板在C++一直是比較神秘的存在。STLBoost中都有大量運用模板,但是對於普通的程式設計師來說,模板僅限於使用。在一般的編程中,很少會有需要自己定義模板的情況。但是作為一個有理想的程式設計師,模板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坎。由於C++標準的不斷改進,模板的能力越來越強,使用範圍也越來越廣。

在C++11中,模板增加了constexpr,可變模板參數,回返類型後置的函數聲明擴展了模板的能力;增加了外部模板加快了模板的編譯速度;模板參數的預設值,角括弧和模板別名使模板的定義和使用變得更加的簡潔。

C++14中,放寬了constexpr的限制,增加了變數模板。

C++17中,簡化模板的構造函數,使模板更加易用;Folding使得模板在定義中更加方便。

C++20是一個大版本更新,對於模板來說,也有很大的進步。對於個人來說,最喜歡的應該就是concept了,它讓模板可以判斷模板參數是不是符合要求,同時也對模板的特化提供了更進一部的支援(以後再也不用看著模板成噸的報錯流淚了。);同時它還要求大部分的STL庫都支援constexpr,使得很多類可以在編譯期直接使用(以後模板元編程就不是單純的函數式語言了吧,感覺以後C++的編程會變得非常奇怪)。

而隨著模板一步步的完善,大佬們發現模板的功能居然已經實現了圖靈完備,於是各種騷操作層出不窮,比如俄羅斯方塊Super Template Tetris

作為一個小老弟,當然是還沒有能力寫出一個可以媲美俄羅斯方塊的程式,不過寫一些簡單的排序還是可以的。

這裡我分享的是一個選擇排序演算法。為什麼選擇選擇排序呢?因為它排序的時候,他對於元素的位置改變是比較少的。個人感覺函數元編程最複雜的就是對元素進行修改位置了吧。

程式碼詳解

數據的結構

template<int ...data>
struct mvector;

template<int first, int ...data>
struct mvector<first, data...> {
    static constexpr int size = sizeof...(data) + 1;
    static constexpr int value = first;
    typedef mvector<data...> next_type;
    constexpr static std::array<int, sizeof...(data) + 1> array = {first, data...};
};

template<int first>
struct mvector<first> {
    static constexpr int size = 1;
    static constexpr int value = first;
    typedef mvector<> next_type;
    constexpr static int array[] = {first};
};

template<>
struct mvector<> {
    static constexpr int size = 0;
    static constexpr int value = -1;
    typedef mvector<> next_type;
    constexpr static int array[] = {};
};

這裡我們定義了一個mvcetor模板,他的作用就是用來保存數據的。模板的原型是

template<int ...data>
struct mvector;

他可以輸入任意數量的整數(模板參數可以看作是輸入)。

根據後面的特化,模板一共有四個屬性或類型(這些可以看作是模板的輸出),分別是sizevalue(第一個元素的值,方便後面的迭代),next_type(除去頭的尾部,方便迭代),arraymvector的數組表現形式)。

數據的操作

分割向量

// 分割向量
template<int index, typename T, typename S>
struct SplitVector;

template<int index, int ...LeftData, int ...RightData>
struct SplitVector<index, mvector<LeftData...>, mvector<RightData...>> {
    typedef SplitVector<index - 1, mvector<LeftData..., mvector<RightData...>::value>, typename mvector<RightData...>::next_type> next_split;
    typedef typename next_split::LeftVector LeftVector;
    typedef typename next_split::RightVector RightVector;
};

template<int ...LeftData, int ...RightData>
struct SplitVector<0, mvector<LeftData...>, mvector<RightData...>> {
    typedef mvector<LeftData...> LeftVector;
    typedef typename mvector<RightData...>::next_type RightVector;
};

這個模板的主要目的是將向量從某一部分分離出來(取最大值)。

模板的輸入有三個:index(要分離的元素的位置在RightData的位置),LeftData(分離的左邊),RightData(分離的右邊)。

輸出有LeftVector(出來的左邊),RightVector(出來的右邊)。

合併向量


// 合併向量
template<typename T, typename S>
struct MergeVector;

template<int ...dataa, int ...datab>
struct MergeVector<mvector<dataa...>, mvector<datab...>> {
    typedef mvector<dataa..., datab...> result_type;
};

將兩個向量合併,主要是用在分割後的向量。

尋找最大值

template<int now_index, typename U, typename V>
struct FindMax;

template<int now_index, int ...Looped, int ...unLooped>
struct FindMax<now_index, mvector<Looped...>, mvector<unLooped...>> {
    typedef FindMax<now_index + 1, mvector<Looped..., mvector<unLooped...>::value>, typename mvector<unLooped...>::next_type> next_max;
    constexpr static int max = mvector<unLooped...>::value > next_max::max ? mvector<unLooped...>::value : next_max::max;
    constexpr static int max_index = mvector<unLooped...>::value > next_max::max ? now_index : next_max::max_index;
};

template<int now_index, int ...Looped>
struct FindMax<now_index, mvector<Looped...>, mvector<>> {
    typedef FindMax<now_index, mvector<Looped...>, mvector<>> next_max;
    constexpr static int max = -1;
    constexpr static int max_index = now_index;
};

尋找向量中的最大值。輸入有now_indexLooped(已經比較的部分),unLooped(未比較的部分)。其中now_index是多餘的,可以使用sizeof...(Looped)來代替。

輸出是max(最大值),max_index(最大值的位置,方便後面的分割)

排序

對數據操作完成了,這個程式也就完成了一大半了,排序也是非常的簡單,從未排序的列表中,選擇最大的值,放到已經排序好的列表的前面就好了。

// 排序
template<typename T, typename S>
struct SelectSortWork;

template<int ...unSorted, int ...Sorted>
struct SelectSortWork<mvector<unSorted...>, mvector<Sorted...>> {
    typedef FindMax<0, mvector<>, mvector<unSorted...>> max_find_type;
    constexpr static int max = max_find_type::max;
    constexpr static int max_index = max_find_type::max_index;
    typedef SplitVector<max_index, mvector<>, mvector<unSorted...>> split_type;
    typedef SelectSortWork<typename MergeVector<typename split_type::LeftVector, typename split_type::RightVector>::result_type, mvector<max, Sorted...>> next_select_sort_work_type;
    typedef typename next_select_sort_work_type::sorted_type sorted_type;
};

template<int ...Sorted>
struct SelectSortWork<mvector<>, mvector<Sorted...>> {
    typedef mvector<Sorted...> sorted_type;
};

總結

程式碼我放在了github的gist上,select_sort.cpp

總的來說,程式碼還是非常的簡單的,只要合理的進行分解,大部分的演算法應該都是可以實現的。

在編程的過程中,我也有一些自己的領悟,對於模板元編程的幾點小Tips,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1. 如果熟悉函數式編程的話,再來學習模板元編程,對於其中的理解會更加的深刻,所以最好在開始準備學習之前,先學習一下函數式編程會比較好(雖然這個過程會非常的痛苦)。
  2. 類模板可以看作是一個函數,有輸入輸出。輸入是模板的參數,輸出是模板裡面的類型或者變數,這些輸出也可以作為函數計算的中間變數,方便編碼。
  3. 模板元編程,一定要有耐心,特別是debug,會特別的難受

部落格原文://www.cnblogs.com/ink19/p/cpp_template_select_sort.html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