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誕生!吃貨敢不敢先嘗為敬?
- 2019 年 11 月 20 日
- 資訊
從下半年開始,豬肉自由已經正式取代了車厘子自由。
因為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市場上生豬嚴重供不應求。生豬價格和豬肉價格暴漲,從最低的七八塊錢一斤上漲到三四十塊錢一斤。誰要是去菜市場買幾斤豬肉拎回家,那絕對是“土豪”。
豬肉價格飛漲,也打開了肉類替代品在中國巨大的市場空間,主打健康和環保概念的人造肉似乎正在迎來它的黃金時代。
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屆進博會上,美國知名快餐連鎖品牌漢堡王的人造肉供應商Impossible Foods首次亮相中國,展位前試吃人造肉漢堡的觀眾大排長龍。
11月15號,網紅茶飲連鎖品牌奈雪的茶在新開業的“奈雪夢工廠”推出了三款人造肉產品,被搶購一空。
“奈雪”單價48元的人造肉漢堡 圖片來源:Starfield星期零
就在11月18號,中國第一塊人造培養肉在南京農業大學誕生!該校教授周光宏帶領團隊使用第六代的豬肌肉乾細胞培養20天,生產得到了重達5克的培養肉。
而此前上市的人造肉多為植物蛋白製成的植物肉。
以上種種跡象表明,主打健康和環保概念的人造肉似乎正在迎來它的黃金時代。
什麼是人造肉?
人造肉分為植物肉和動物細胞培養肉,它的出現本身是基於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最初迎合的是一部分素食消費人群。
“植物肉”是以大豆、豌豆、小麥等作物中提取的植物蛋白為原料,經過擠壓等製程,提高蛋白質含量與食品質地,再添加植物性風味物質,使其口感、風味上更接近真肉,完全不含動物性成分。
這種植物人造肉,並不等同於你在素食餐廳吃到的素食肉。因為素食餐廳是由技藝非凡的廚師,利用調料和食材的完美搭配而做出的逼真的菜肴。
這些菜肴可以騙過你的舌頭和眼睛,但是你的胃很清楚,你吃下的還是菜。
幾乎可以以假亂真的素食美味 圖片來源:新浪網
“培養肉”則是在實驗中培養動物幹細胞得來的肉,做法就複雜得多了:
1、從動物身上提取肌肉組織,分離出肌肉細胞
2、通過血清為肌肉細胞的生長和複製提供養分
3、加入脂肪細胞和其他細胞,製成肉餅
人造肉能解決大問題
最近兩年,關於吃肉的爭論越來越大:
- 環保人士會覺得:人類為獲取肉食而飼養的牲畜,佔用更多的土地,消耗更多的能源,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大量增加。
- 在動物保護人士的眼中:動物多可愛啊,為什麼要吃它們?好殘忍!
- 在健康主義者看來:吃肉多導致肥胖、高血脂等疾病,對人類健康有害。
人造肉的出現剛好解決了這三個問題。
根據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的數據顯示,與普通的牛肉漢堡相比,他們製作的人造肉漢堡能在生產過程中節約99%的水、93%的土地、90%的排放以及46%的能量。
目前,Beyond Meat旗下產品包括漢堡、香腸、牛肉碎與雞肉卷。後兩種是冷凍食品,在超市中售賣時與其他的生鮮肉碎擺在一起,從外觀上看起來幾無差別。
而人造肉在製作過程中還可以通過調節脂肪成分,讓它更符合健康膳食的需求。培養出來的肉,再也不用擔心瘋牛病、豬瘟、激素飼料的問題了。
香港素食超市Green Common供應的“人造肉拉麵” 圖片來源:網易
所以說人造肉相比於傳統畜牧來說,不僅更加健康安全,還低碳環保。
人造肉也有弊端
當然,任何新鮮事物的出現都會面臨著一些問題,人造肉也是這樣。
首先,用動物細胞培育出來的“真肉”,問題主要在倫理和成本方面,畢竟它過分顛覆了人們的常識。
如果培養皿里能“種”出無骨肉來,這項技術發展下去,誰知以後還會長出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
另外,雖然有許多國家的新興企業都致力於研究這項技術,但因成本居高不下,一小塊肉餅成本就可達上萬元,根本不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吃得起的。
而用植物蛋白做成的“素肉”,雖然價格親民了許多,但是營養價值要比真實的肉少。最關鍵的是,目前用提取蛋白方法做出來的人造肉,只能做碎肉,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烹飪方式。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價格還是最大的痛點。“如果營養價值比不上一般肉類,味道也一般,我為什麼要花更多的錢來吃人造肉?”這是大多數消費者的感受。
從長遠來看,技術門檻、成本高企、產能有限、消費觀念、口味偏好等問題都是人造肉企業有待突破的關卡。
未來,相信隨著科研和生產技術的完善,人造肉的供應量會大大增加,價格也會越來越便宜。
在豬肉價格仍居高不下的今天,你願意嘗試人造肉嗎?
資料來源
1.http://tech.163.com/19/0822/14/EN6K5V1M000999LD.html
2.https://tech.sina.com.cn/i/2019-09-09/doc-iicezzrq4613928.shtml
3.https://new.qq.com/omn/20191118/20191118A0K8FD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