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銳藍信SD-WAN 的進化

  • 2019 年 11 月 20 日
  • 筆記

第二屆中國SD-WAN峰會於11月16日在北京盛大開幕,凌銳藍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創始人&CEO顧瑋為我們帶來主題演講《SD-WAN進化之路》。

顧瑋先生說凌銳藍信從2014年就開始做SD-WAN了。在這五年的時間裡,他們一直致力於垂直行業,比如說金融製造、物流、房地產,跟三大運營商也有很多合作。積累了一些行業經驗,所以今天顧瑋先生並沒有說他們的產品怎樣,因為有很多案例可以證明他們的產品能夠經受住複雜的業務考驗。顧瑋先生給大家介紹了SD-WAN未來的路線。

SD-WAN 未來3年市場潛力

今年9月Gartner預測,全球SD-WAN的市場成交量將達到5.7Bil美金,摺合人民幣是400億元,複合增長率可以超過76%,而且Gartner特別提出,如果你的SD-WAN有業務等級服務的方案,會很受青睞。下面是IDC的數字,IDC可能更激進一點,他認為到2022年,全球SD-WAN市場成交量將達到8bil美金,約合人民幣560億元,SD-WAN基礎設施和軟體服務比重是50:50,所以SD-WAN未來非常光明。

SD-WAN的興起在顧瑋先生看來它來源於企業的數字化。這些年「數字化」一詞常常在耳邊響起,而且「數字化」確實在發生,很多企業和終端用戶都在走這條路。對於數字化,顧瑋先生個人認為有兩點跟SD-WAN趨勢結合比較緊密,而且SD-WAN未來的走嚮應該迎和數字化。

第一點是ONUG,ONUG是美國的一個自發組織,2014年該組織認為SD-WAN對於企業的數字化很重要,它能迎合企業內高敏感性業務。第二點是Gartner在2018年5月31號也出了一篇文章,特別提到了SD-WAN企業做SD-WAN的時候要考慮什麼樣的場景,要擴充什麼樣的趨勢,還有就是企業的數字化,因為它特別提到數字商務跟企業的數字化息息相關。

上圖是Gartner的報告,也可以看出Gartner對數字化的定義,但是顧瑋先生個人認為,這個報告還是有失偏頗的。Gartner的報告好像認為在企業數字化的進程中,跟網路相關的企業不再受客戶的青睞了。所以顧瑋先生說要客觀地去看待這個問題。第一,任何數字化的高端應用,不管是AR還是VR,都離不開網路的傳輸。第二,做網路的企業確實需要轉型,傳統的線路、設備可能的確不是特別適應企業的數字化。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要做SD-WAN。

iCONNECT – 完全支援企業數字化

顧瑋先生給大家介紹了凌銳藍信的產品睿智通iCONNECT,它是今年5月份正式發布。睿智通iCONNECT有一個特殊的模組,即垂直行業適配器,架設在應用優化、識別模組之上。顧瑋先生說他們做了幾百家的垂直行業,發現每個行業是不一樣的,在底層調動不同的模組、不同的優化、不同的負載的時候,流量的控制都是完全不同的。

這個拓撲圖比較簡單,上面有一個中央控制管理器,是一個大的軟體包,可以放在硬體上,也可以放在雲上。在兩端是該公司的CPE或者是vCPE,這是睿智通iCONNECT整個的框架。

睿智通iCONNECT支援低成本組網Internet+4G,凌銳藍信有很多終端用戶的案例,例如航空公司的案例。同時支援企業現有資源的高可用,現在不管是企業還是運營商都有很多主線在跑,包含很多設備和各種策略。凌銳藍信SD-WAN可以將這些設備,策略做一個整合。

在雲遷移方面,凌銳藍信在10月份的時候推出了雲遷移iMIGRATE的方案,這個雲遷移不僅包括了網路,同時還包括了上層的遷移工具。顧瑋先生指出在雲遷移過程中,其實上層的遷移工具還是很重要的,在用遷移工具的時候,做好了上層的應用驅動程式、數據等遷移之後,然後再調控高性能網路,而高性能網路就是通過SD-WAN來實現。

iCONNECT 服務 5G toB 應用,按需訂製網路

顧瑋先生還簡單談了一下5G和工業互聯網,自 5G出世以來它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速度快,第二是網路切片,理論的切片是7個。但是真正的5G做起來,能使用的只有 4到5個。5G在SD-WAN裡面,可以把它視作一個高性能的鏈路。

未來的工業互聯網實際上是一個很完美的訂製化流程,至於最後能不能輸出完美的結果,取決於多個因素,其中一個因素是網路傳輸。所以顧瑋先生認為,第一,工業互聯網的核心是數據傳遞,而不是數據的分析。第二,做網路的企業要能夠適應,並且能夠支援它高效傳遞數據的需求。對於一個製造行業來說,它有兩層網。第一層是企業網,用於ERP、CRM、PRS等應用。第二是工業控制網,這個控制網是專門控制機器、訊號、運營狀態等等。怎麼把這兩張網結合在一起,為終端的智慧製造服務,這也是SD-WAN應該探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