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臂求生的事情:在華為身上已經發生好幾次了

前不久,多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發布聯合聲明,深圳市智信新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已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華為方面也表示,出售後,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究其出售榮耀的原因,華為也在其發布的聲明中表示,這是在產業技術要素不可持續獲得、消費者業務受到巨大壓力的艱難時刻。本次收購也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行為。

回顧華為的歷史,我們發現,在他發展的幾十年當中,也曾出現過幾次這種自救行為。

歷史上華為的幾次自救

華為的成長離不開20世紀90年代中國通訊市場的飛速成長,但當時華為所推出的基於數字技術的C&C08 2000門程式控制交換機並不能滿足這個已經起飛的市場,華為要想繼續在通訊設備市場中存活,就要向萬門交換機方向發展。此時,他不僅要面對朗訊、愛立信以及NEC的國際巨頭,還要扛得住來自大唐、中興等企業的壓力。

而研發就意味著大量資金投入,但作為民營企業的華為在當時的融資渠道十分有限。為了解決資金鏈的問題,華為於1993年與17家省市級電信局合資成立了莫貝克通訊實業公司。通過這個舉動,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當時華為在研發資金上所遇到的困難,邁過了生死關。

後來,華為將其電源事業部併入到了莫貝克。1996年,莫貝克在銷售上的亮眼表現,使得他轉變了只靠依附華為而得以生存的身份。後來,莫貝克更名為安聖電氣,正式獨立。但隨著2000年IT泡沫的破滅,通訊設備市場遭到了巨大的衝擊。華為再次面臨了生死存亡的危機,而安聖電氣則成為了華為渡過這個寒冬的棉襖。

當時,華為決定轉讓或剝離所有與核心業務、主流設備不相干的產品線,把主要精力、資源從非核心業務抽出來。

據相關報道顯示,作為華為最大的子公司,安聖電氣自成立以來就是中國在這一領域中的領頭羊,其中電源市佔達40%,監控設備則有50%~60%。憑藉安聖電氣在中國市場的優勢,他為華為換來了7.5億美元的資金(於2001年被艾默生收購)。

2003年,華為與3Com合作成立合資公司——華為3COM,專註於企業數據網路解決方案的研究。在成立之初,該合資公司的股權結構為華為佔有其中的51%、3COM佔有剩餘的49%。2005年11月,3COM公司以28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華為手中2%的股權,從而使股權結構變為3Com公司佔51%,華為佔有49%。

2006年,華為又以8.82億美元將華為3COM的49%股份悉數出售給3COM,2007年,華為3COM(H3C)正式更名為杭州華三通訊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華三通訊」,「H3C」)。

在2003到2006年中,華為對華為3COM調整的背後是華為的資金狀況再次遭遇了危機。結合現在相關的報道來看,2003年,摩托羅拉差點以75億美元收購了華為,次年,新任的摩托羅拉CEO認為華為報價太高,放棄了該筆交易。在這種情況下,華為只能靠自己渡過這個危機。

在這期間,向海外進行擴展成為了華為自救的途徑之一。華為與3Com之間的合作也被視為是華為向海外市場進行拓展的方法之一。

在這種思路的影響下,據第一財經的報道顯示,2004年華為的全球實際銷售收入達到了38.27億美元,創造該公司17年歷史中最高的銷售紀錄。其中,國際銷售的強勁增長對華為的銷售增長作出了主要的貢獻。

後來,2008年的金融危機席捲了全球。因此,也有一些業內人士認為,華為對華為3COM的調整,也為當時主攻海外市場的華為留下了渡過金融危機的現金流。

2010年以後,華為開始在通訊市場中的各個領域發光。除了在通訊設備上有所成績以外,他也打開了移動市場的大門。其中,榮耀系列手機就是在2010年推出的,2013年,榮耀品牌開始進行獨立運作。2012年,華為重新構造了自己的產品線,推出了華為Ascend這一品牌,後來的P系列和M系列均源於此。

隨著時間的推移,通訊市場開始從4G向5G轉變,在這個過程當中,華為拿出了令業界驚訝的成績。而這也遭來了美國的警惕,一系列的制裁和禁令壓在了華為的頭上。而這也迫使華為做出了一些改變——當美國首次制裁後,華為於2019年6月3日將華為海洋51%股權出售給了亨通光電,自此退出海纜業務。

據悉,自2008年成立以來,華為海洋已經成為全球海底光纜通訊網路的四大供應商之一,TeleGeography預測,2015至2020年,華為海洋預計鋪設28條海纜,占這段期間全球完工數量近1/4。

化作春泥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或許是對華為斬斷的臂膀的另外一種解釋。

從華為出售安聖電氣的後續發展來看,站在艾默生的角度來講,當時,艾默生公司首席執行官戴維·法爾在併購聲明中表示:「收購安聖電氣並不僅僅是看中其良好的贏利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其在中國電信市場經過多年打拚積累下來的寶貴的技術實力、生產能力、銷售經驗及服務資源。」

借著這筆交易的達成,艾默生希望能夠確立他在全球網路能源方面的優勢地位。同時,受惠於當時中國市場的發展,艾默生也希望通過收購參與到中國的發展中來。

於是,在當時艾默生收購了安聖電氣後,他就將之與艾默生力博特、艾默生ASCO、艾默生Astec、艾默生工業自動化等組件成了「艾默生網路能源有限公司」。而這也正如當時艾默生公司所希望的那樣,該筆收購為公司帶來了大筆的盈利。據相關報道記載,2001財政年度,在艾默生155億美元的銷售業績中,有36億美元來自網路能源業務,佔總銷售額的23%,居五大業務之首。

另外,據其相關消息顯示,艾默生網路能源有限公司是中國通訊行業網路能源產品和解決方案的主流供應商,2001年在中國獲得的網路能源訂單超過30億元人民幣。再後來,艾默生網路能源有限公司在2006財年實現了201億美元的銷售收入, 2005年榮獲《財富》全美最受讚賞企業之一,更在電子行業中名列第二。

2016年,艾默生網路能源有限公司以40億美元的成交價格被出售給白金資產管理公司和合夥投資者,並成立了維諦技術。據維諦技術官方網站顯示,2018財年公司的年收入達到了43億美元。

根據市場上的消息顯示,安聖電氣被出售受惠的不僅僅是艾默生,還包括中國的工控行業。據相關報道稱,這筆交易完成以後,一幫華為人出走,這也形成了後來的「華為電氣-艾默生」創業系,打造了工控、光電、變頻器和伺服等產業的繁榮。

在2001到2010的這大概十年的時間裡,金田、匯川、麥格米特、三晶、藍海華騰、吉泰科以及七喜工控都陸續成立了。此外,在當時達成收購以後,還有一部分華為的員工去了英威騰。

據電源老代在2019年的統計顯示,在過去十年,這個創業群體中已有10家公司成功上市,另有超過18家公司正在上市路上。

斷臂求生:華為發展史上已不止一次

華為另外一筆出售的交易——出售華為3COM股權,或許更讓華為感到心痛。因為就在華為於2006年悉數出售華為3COM的全部股權後的一年多後,華為技術又聯合了貝恩資本計劃競購3COM公司。但是美國政府認為此項收購有可能威脅國家安全,隨對此收購行動提出安全審查。2008年2月下旬,美國的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對此做出了判斷,拒絕了這一收購計劃。

2010年,惠普以每股7.9美元的價格完成對3COM的收購,總體收購金額約為 27億美元。據相關報道顯示,併購3COM 後,惠普不僅可以擴展乙太網交換機產品範圍、增加路由解決方案,並且可以通過H3C顯著提高惠普在中國的地位。在中國以外的地區,惠普也將繼續實施 「China Out」戰略,將H3C研發、生產製造的產品藉助惠普的全球資源更為廣泛的在海外市場進行拓展和銷售。

五年後即2015年,紫光集團正式又收購了惠普旗下H3C的51%股權,連帶惠普中國EB的伺服器、存儲和技術服務業務打包進入這次收購。2016年,清華紫光集團旗下新IT解決方案企業新華三集團(下稱「新華三」)在北京正式宣告成立。
2017年,新華三在「下一代計算和存儲發布會」上,大膽地為自己設立了一個「小目標」,即未來三年要進入中國伺服器市場前三。

2019年,新華三提前達成了目標。在2020年上半年,新華三已經完成了逆勢成長,在此期間,新華三的營收同比增長了15%。在新華三今年舉辦的智慧計算戰略暨新品發布會中,新華三宣布將以「業務多元化、市場多元化、生態多元化」打造一個多元化的新華三。

同時,新華三集團副總裁,計算存儲產品線總裁陳振寬還正式宣布了以「內生智慧,成就智慧計算」的升級伺服器技術戰略,力爭在未來三年打造中國IT領域綜合實力最強品牌。

而從近兩年出售的華為海洋和榮耀的資訊來看。收購這兩家業務的收購方來看,無論是收購的華為海洋的亨通光電還是收購榮耀的智信新資訊(深圳市智信新資訊技術有限公司是由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與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共同投資設立,包括天音通訊有限公司、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松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順電實業有限公司、山東怡華通訊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冀順通投資有限公司、河南象之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瑞聯優信科技有限公司、內蒙古英孚特通訊技術有限公司、哈爾濱金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均為中國的企業。這或許也是在禁令之下,能夠推進這兩家子公司實現繼續發展的辦法之一。

這樣來看,當初華為的斷臂,似乎都變成了市場的春泥,悄然為相關市場繼續提供成長的肥料。

斷臂求生:華為發展史上已不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