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作業
- 2020 年 11 月 2 日
- 筆記
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 //edu.cnblogs.com/campus/zjlg/rjjc20 |
---|---|
這個作業的目標 | <閱讀《構建之法》並提出三個問題> |
姓名-學號 | <伍凱鑫>-<2018330301025> |
第一個問題:好軟體就是沒有Bug嗎?
問題出處:
一些同學認為,所謂好軟體,就是軟體沒有缺陷(Bug)。
Bug的多少可以直接衡量一個軟體的開發效率、用戶滿意度、可靠性和可維護性。
–引自《構建之法——現代軟體工程》第 16 頁
我的觀點:Bug過多確實會影響網站的運行和維護,同時也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簡單來說,Bug會使某個軟體經常崩潰,以導致網站和系統不能正常使用,這樣不僅降低了用戶體驗,還增加了維護的成本和難度。但是從實際出發,就依現在而言,所有的軟體多或多或少存在著Bug,所以我認為一個好的軟體應該擁有盡量少的Bug。但我繼續存在著一個疑問:沒有Bug的軟體就一定是好軟體嗎?
第二個問題:團隊的流程只包括組織個人流程嗎?
軟體開發流程不光指團隊的流程。還包括個人開發流程,因為軟體團隊是有個人組成的。
把每個人的工作有序的組織起來,就是團隊的流程。
–摘自《構建之法——現代軟體工程》第 46~47 頁
我的觀點:毫無疑問,每個人都是構成團隊的靈魂,一個好的團隊流程離不開團隊中每個人的工作。同時,把每個人的工作有序的組織起來,是每個團隊的必要流程。但我認為,團隊的流程不止是包括這個,團隊的流程更應該是引導每個人,使每個人都能夠有共同的清晰的目標,以至於能發揮真正團隊的力量。個人力量固然重要,但要經過團隊的組織以及引導,才能使每個人取長補短,相互合作,使 1+1>2 。
第三個問題:團隊的品質取決於高水平人還是低水平人?
在結對編程中,因為有隨時的複審和交流,程式各方面的品質取決於一對程式設計師中各方面水平較高的那一位。
–摘自《構建之法——現代軟體工程》第 85 頁。
我的觀點:書上的這段話使我想到很多人常說的木桶原理(又稱短板理論):木桶定律是講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這讓我對團隊的認知產生了矛盾:團隊的品質取決於高水平的人還是低水平的人?高水平的人固然能提高團隊的品質和上限,但是個人短板對團隊品質影響更大。所以我認為,個人水平高低都能影響團隊發揮的力量,且我更倚重短板對團隊品質影響更大。從而認為「程式各方面的品質取決於一對程式設計師中各方面水平較高的那一位」有誤,畢竟團隊就是團隊,它所設計的程式品質不能取決於其中某一個人的能力水平,應該決定於團隊中每一個人的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