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想「蹭網」搭便車!極兔再遭封殺 通達系合力「圍剿」

僅僅 7 個月,極兔速遞便成了快遞公司們的「眼中釘」。

22 日,根據 21 世紀經濟報道消息,韻達、申通、圓通近日已經聯手封殺極兔速遞,理由是後者沒辦法自建網點,長期對其他快遞公司「蹭網」搭便車,造成後者的許多網點秩序混亂,服務標準不一。

根據韻達在內網發布的《關於全網禁止代理極兔業務的通知》內容,封殺手段是禁止加盟公司代理極兔的業務,並退回所有已流入轉運環節的極兔快件。

申通的封殺通知則更為強硬,如果網點公司不聽話,不執行封殺要求,一經核實,罰款 5000-20000 元,情況嚴重的作清退處理。

別想「蹭網」搭便車!極兔再遭封殺 通達系合力「圍剿」

手段不可謂不狠。

趕在雙十一前,一場物流領域的硝煙已經燃起。

一隻來自東南亞的「兔子」

那麼,極兔速遞究竟什麼來頭?

公開資料顯示,極兔速遞於 2015 年 8 月在印尼成立,其創始人李傑是 OPPO 印尼的創始人、前 CEO,而 OPPO 幕後大佬段永平不僅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還與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私交頗深。

別想「蹭網」搭便車!極兔再遭封殺 通達系合力「圍剿」

這樣微妙的人際聯繫,外界難免不去猜想。

而極兔的發展速度也讓行業震驚。在東南亞,短短兩年時間便拿下了印尼快遞界的霸主地位。成立不到 5 年,極兔已成為東南亞快遞行業龍頭。

2019 年 9 月,極兔速遞開始打上了中國市場的主意。

今年 3 月,極兔正式殺入中國市場。但從極兔進入中國市場開始,快遞公司們就已經感受了威脅。

據悉,在運作初期,不少原本經營通達系快遞的加盟商對極兔就產生了興趣。而極兔快遞與通達系一樣以電商快遞業務為主,在 4 月已經接入了除阿里、京東外的 11 家主流電商平台。

5 月,極兔快遞傳出全網業務量突破 100 萬件的消息,7 月日單量又增長至 500 萬。

和拼多多相似,極兔快遞搶佔市場的手段也是「燒錢」,且據傳新一輪融資已在籌備當中,規模達百億元。

除此之外,補貼終端、打價格戰是極兔迅速搶佔市場的重要方式。據了解,以跨省快遞單價計算,極兔的價格普遍比通達系最低價還要低 2 到 3 元

也正因此,在業務同質化的情況下,極兔的低價策略無疑使通達系倍感壓力,被視作「攪局者」的極兔難免遭到抵制與封殺。

極兔再遭封殺,通達系打的什麼主意?

疫情後恢復最快的行業中快遞行業算是其中一個。

根據國家郵政局的數據,3 月份快遞業務量完成 59.8 億件,同比增長 23%;快遞業務收入 669.1 億元,同比增長12.3%。而整個一季度,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分別為 125.3 億件和 1534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 和下降 0.6%。

但短短半年時間,極兔快遞已覆蓋中國超 90% 的區域。目前,極兔已與拼多多、噹噹網、蘇寧易購、微店、OPPO、VIVO、抖音、快手等在內的 16 家電商平台達成合作。

從今年 7 月的快遞日均業務量看,韻達、圓通、申通分別為 4200 萬票、3500 萬票、2600 萬票。極兔的日均業務量尚不足以動搖「通達系」的行業地位,但其業務量增長之迅猛,明顯已經擺出了一副攪局的架勢。

由於明顯的競爭關係,擦槍走火不可避免。

所以,這已經不是極兔速遞第一次被同行盯上了。

今年 7 月,圓通總部下發了一封通知,內容顯示圓通禁止全國網點以任何形式代理極兔業務,終端不得為極兔提供代收代派服務;若發現公司包件包含極兔快件,取證上報後原單退回,不接收任何申訴。

9月,申通快遞也發出通告,要求其下屬加盟公司不得以任何理由加盟極兔快遞,也不得代理極兔快遞的業務。

很明顯,極兔速遞已經礙眼了。

而此次,通達系們聯手封殺極兔速遞,在業內也屬罕見。

那麼,為什麼通達系要封殺極兔速遞呢。

一方面,與通達系自身的處境相關。

據公開數據,2019 年,中國快遞市場規模達7497.8 億元,快遞業務量超過 600億件,且未來五年仍將保持 20% 的行業增速,大約每年遞增約 100 億件。 

顯然,這是一塊大蛋糕。

截止今年二季度,中通憑藉市佔率 21.5% 位居快遞行業第一;韻達、圓通以及申通市佔率分別為16.61%、14.57%及10.38%。

但現在入局快遞這塊蛋糕的人越來越多,而極兔快遞僅僅 7 個月時間就已經覆蓋了中國超 90% 的區域,這速度不可謂不快。

除此之外,通達系們還面臨著更多挑戰。

挑戰首先來自老對手順豐。2019 年 5 月,順豐推出了針對電商件的「特惠專配」低價快遞業務,此後又進一步降低價格,對於 3000 票以上客戶的價格甚至降至 4~5 元/票,接近靠低價搶奪市場的「通達系」的定價水平。

同年 11 月,順豐還通過聯手唯品會獲得了後者全年超 5 億的訂單增量。

順豐這一做法的直接結果就是將市場的價格秩序打亂了。

今年上半年,順豐、中通、韻達、圓通和百世的單票收入均有超過 20% 的降幅,其中韻達和圓通的單票收入降幅甚至達到了 28% 和 25%。

第二個挑戰則是來自於電商巨頭自建物流,而這一手段帶來的直接影響是物流行業的市場份額會減少。

今年 7 月底,京東宣布封殺申通就是一個訊號。

別想「蹭網」搭便車!極兔再遭封殺 通達系合力「圍剿」

另一方面,通達系們封殺極兔速遞的原因是其與拼多多有關。

別想「蹭網」搭便車!極兔再遭封殺 通達系合力「圍剿」

如前文中所述,極兔速遞的創始人李傑是 OPPO 印尼的創始人、前任 CEO。而 OPPO 是由步步高集團拆分而來,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與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亦師亦友,同時還是拼多多天使投資人之一,這難免不讓人猜測極兔速遞和拼多多之間的微妙關係。

反觀市場上物流的分配問題:阿里手握菜鳥、綁定通達系,京東有京東物流支撐,只有拼多多落了單。

而根據拼多多的財報,其 2019 年訂單包裹達 197 億,日均包裹有 5400 萬個,同比上升 77%。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去猜測,於情於理極兔快遞也會站在拼多多一邊。而增長迅猛的極兔快遞無疑能幫助其在京東、阿里巴巴的地盤外開闢一條新的物流通路。

所以,通達系向加盟商封殺極兔的同時,很有可能也向上給阿里施壓:對於阿里來說,因為一個極兔,得罪自己家的通達系,顯然是沒有必要的。

所以,對於極兔來說,只能孤軍奮戰,一個打一群:而在瘋狂燒錢下,極兔能撐多久,完全取決於背後輸血的資金能支撐多久。如果資金鏈斷裂,那麼,也只能前功盡棄。

不過,在當下極兔被通達系封殺的背景下,未來會怎樣,又有誰知道呢?

別想「蹭網」搭便車!極兔再遭封殺 通達系合力「圍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