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開始推送beta版全自動駕駛功能如何?

10月21日,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馬斯克在Twitter上表示,該公司將於美國當地時間周二晚間向部分用戶推送beta版全自動駕駛(FSD)功能。從時間線來看,雖然馬斯克表示開放FSD自動駕駛的功能需要 「極其緩慢及謹慎」,但特斯拉正在逐步兌現自己在自動駕駛領域的計劃。

FSD Beta核心功能在於無需駕駛員輸入的條件下(駕駛員可以不操作,不操作方向盤、油門、剎車踏板等,駕駛員變成安全員),可以結合導航允許特斯拉汽車在城市街道和高速公路上自動行駛。但是駕駛員仍需扶著方向盤並確認FSD的駕駛情況和隨時接管。這種獨特模式能夠讓自動駕駛更進一步嗎?這一問題值得我們探討。

重寫後的FSD beta更「聰明」

特斯拉開發自動駕駛系統和其他車企有所不同,其策略是在大量數據的「影子模式」基礎上進行選用。具體來說,特斯拉車主在駕駛過程中,自動駕駛Autopilot 系統會進行實時同步計算,但不參與車輛控制,一旦駕駛員的操作和機器的計算有所出入,Autopilot會記錄下這個案例,並把相關數據上傳至系統資料庫,收集到大量的數據後,系統會將不同場景進行分類。

相較於Autopilot利用大量數據和機器學習讓整個識別演算法更加「聰明」,FSD則是希望把這個角色進行互換:在通過歷史的數據積累後,讓車主來監督FSD系統的運行。不同於之前在硬體和功能層面的迭代,這次FSD Beta的版本更新是特斯拉在軟體處理方式的變化。根據之前馬斯克的整理,FSD是對整個 Autopilot 軟體的堆棧進行根本性的重寫,3D 影片的標記與之前2D 影像的處理也有著巨大區別。系統從車身上 8 個攝影機所捕捉到的影像進行標註,用二維的影像計算出三維的場景,就能準確判斷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實現更加精準的自動駕駛功能。

簡單來說,Autopilot系統是依靠視覺系統對於環境的各種道路標記、車道線、道路標誌、交通燈狀態和道路上的物體進行識別和標記。而FSD Beta則是創建了一個連續的空間概念。根據影片資訊來看,FSD Beta具備了識別停車標誌、交通訊號燈等標識,以及在十字路口轉彎的能力,這是支援其在城市道路運行的基礎。把車輛在一段3D空間里相應的環境標誌進行標記,一方面給用戶可視化的判別,另一方面也是根據識別結果來進行判斷。從有限的資訊來看,這次從底層軟體層面的重構,更加依靠實時視覺對車輛周圍環境和可駕駛區域的判別。

不得不提的是,特斯拉在車輛的部分功能上對客戶有「過高承諾」,這一直是特斯拉備受指責的問題。比如在Autopilot推出和運行中,消費者能夠辨識出這只是輔助系統;而到了FSD自動駕駛階段,給客戶帶來的過高的承諾可能會帶來更多危險。所以特斯拉也十分謹慎,通過不斷的運行來逐步擴大FSD Beta的投放規模。對FSD系統產生干擾的方面主要包括兩方面:

第一、依賴於視覺系統,不同的光照條件下的標誌識別可能會產生誤判。例如影子曾被識別為線,正確讀取道路標記的能力仍需要不斷提高。

第二、在不同道路環境下,某些關鍵道路資訊可能未被識別,在交通流量比較大的時候,細微的操作失誤就可能引發事故。

事實上,特斯拉正一步步在Autopilot上升級內容,把識別的正確率和駕駛員的行為相聯繫,可以預計FSD Beta到成熟仍需要很長的數據訓練。

FSD Beta能夠改寫自動駕駛的未來嗎?

從2016年開始,馬斯克承諾將實現自動駕駛技術, 2019 年年底承諾讓全自動駕駛汽車出現在道路上,但是這些目標並未實現。從特斯拉建立的遠期目標來看,完善的FSD系統能打開巨大的商業市場,根據馬斯克的暢想,在自動駕駛FSD模式下可以實現與朋友和家人分享使用車輛,可以把車輛加入自動駕駛共享網路中,由更上層的調度來進行管理,這樣的模式會讓自動駕駛登上全新的台階。

今年其實也是自動駕駛進行不斷嘗試的一年,10月Waymo(Alphabet於2016年12月13日拆分出來的一家自動駕駛汽車項目公司)就在鳳凰城菲尼克斯向公眾開放沒有安全員的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這是自動駕駛公司首次向公眾開放完全無人駕駛計程車。Waymo在鳳凰城約130平方公里範圍內為用戶提供完全無人駕駛計程車服務,服務車型數量在300輛-400輛之間,一方面進行完全無人駕駛運營之外,部分進行有安全員的自動駕駛測試。

總體來看,這次FSD Beta的推出,特別是需要在駕駛員看護下進行自主駕駛帶有一定的嘗試性質。這種模式一方面會推動自動駕駛技術的部署進度,另一方面也導入了很多的不確定性,我們應該善意地看待汽車行業裡面的技術進步,但也應時刻把握住原則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