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2/12 Pro一周使用體驗:不割手、5G訊號杠杠的
- 2020 年 10 月 21 日
- 資訊
- iPhone 12, iPhone 12 Pro, 蘋果
2010 年那個夏天,我上高一,課間拿著同學新買的 iPhone 4 玩兒水果忍者,當時我覺得,這玩意兒,簡直太牛逼了。
10 年過去了,當我摸到 iPhone 12 的那一刻,我突然覺得,青春又回來了。
因為 iPhone 12 系列的小杯 iPhone 12 mini 和超大杯 iPhone 12 Pro Max 要到 11 月才發售,我們今天的影片,先和你談談我用了 5 天 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 的感受。
嚴格來說,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 在機身尺寸上,並沒有中杯和大杯的差異。都是 6.1 吋螢幕,直角邊框機身。外觀的直觀差異,也只是 iPhone 12 Pro 用了不鏽鋼邊框,背後三攝+光學雷達,還有磨砂玻璃。
但無論是 iPhone 12 還是 iPhone 12 Pro,對比 iPhone 11 那一代,都有了非常明顯的變化。
首先是機身設計。全系的 iPhone 12 系列的機身厚度都是 7.4 毫米,與之相對的,是去年的 iPhone 11 8.3 毫米、iPhone 11 Pro 系列 8.1 毫米。
對比了市面上所有主流品牌的 5G 旗艦產品後你就能發現,iPhone 12 系列,應該是現在市面上最薄的 5G 手機了。
厚度的變化帶來非常明顯的手感提升,因為直角邊框並沒有做亮面切角,所以也不會有割手的問題,
尤其是 iPhone 12,重量只有 162g,對比去年的 iPhone 11,少了 32g,再加上機身變小,輕薄的感覺一下子就上來了。
iPhone 12 Pro 雖然螢幕從 11 Pro 的 5.8 寸增加到了 6.1 寸,但是機身尺寸只是長度多了 2.7 毫米,重量還少了 1g,也不會感覺特別沉。
在螢幕這部分,iPhone 12 也有了特別明顯的提升,對比 iPhone 11,放棄了 LCD 屏,用上了超視網膜 XDR 顯示器,邊框明顯窄了,
螢幕佔比也更高,顯示素質也與 Pro 系列相當。
只不過典型最大亮度是 625 尼特,而 Pro 系列是 800 尼特,在陽光充足的室外會看出一些區別。
蘋果這一次給 iPhone 12 全系都用了一個叫超瓷晶面板的獨佔玻璃技術,簡單來說,螢幕耐刮性提升了,抗摔性能與上一代產品對比也提高了 4 倍,這個就不做測試了…心疼新手機。
抗摔之外,防水性能也提升到了 6米水深 30 分鐘,帶著去游泳,問題不大,別洗澡就行。
機身變薄,電池減小,iPhone 12 螢幕還比之前更好了,最大的顧慮就是續航能力變弱,蘋果官網說續航沒變,我們也做了實測。在 5 天的體驗里,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 的續航能力對比 iPhone 11 以及 iPhone 11 Pro 並沒有明顯的下降。
A14 晶片的 5nm 製程,確實對功耗控制能力更好。
另外一個大家都關心的點是這一次 iPhone 12 系列的 5G 和訊號表現。
5G 表現其實非常依賴基地台,非常簡單的邏輯就是靠基地台近,網速就快。我們簡單跑了幾次速度,基本上是這樣的。
蘋果給這次新增的 5G 功能做了一個智慧數據,簡單來說這有點兒類似於 intel 處理器的睿頻,在待機時,機器是以 4G 待機的,當你在使用手機,有大的數據量需求,機器會馬上切回到 5G,開閘放水。把 5G 速度放在你感知最明顯的部分。
另外插播一個知識點,今年,不要為了毫米波 5G 去買美版機器,首先,美國的毫米波 5G,和中國在測試的毫米波 5G 不是一個頻段,買回來也不支援,其次,美版機器,機身上多了個開口,丑。另外,毫米波 5G 不代表更先進,毫米波 5G 覆蓋面積很小,基地台如果不是特別密集,體驗極差。
訊號表現我們也和去年的 iPhone 11 Pro 做了個對比測試。
如果單從數據上看,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 的訊號比上一代好了一點,不是特別多,但從實際體驗上,還是能明顯感覺到訊號變好了,之前一些沒網的地方現在有網了。
在拍照和影片方面,iPhone 12 依然是雙攝,提升重點有這麼幾個:
1、主攝影機廣角的光圈更大了,進光量更多,暗光拍攝能力更好。
2、超廣角也可以用夜景模式了,即使是對比 11 Pro,超廣角的畫質提升也非常大。
3、因為 A14 晶片有更強的人工智慧算力,所以可以更好的進行照片的機器計算,明顯改善在低光環境下的畫面素質,人像模式的摳像能力也更好了。
12 Pro 除了有剛才那些提升,主要提升在於在加入了光學雷達後,低光環境的對焦速度提高了 6 倍,還加入了一個人像夜景模式。
看下面幾組樣張你就能明顯看出 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 在照片方面的提升。
【此處不想放樣張,希望大家去影片里看】
無論是 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都支援錄製杜比視界規格的影片,也就是 10 位 HDR 拍攝,會讓影片看起來更加生動。
蘋果向來是個擅長玩磁鐵的廠商,在 iPhone 12 系列上,蘋果給 iPhone 的機身內塞入了 16 塊磁鐵,帶來了 Magsafe,這是個挺復古的辭彙,上一次用還是在老 MacBook 線上。
先解答一個疑問,雖然機身內部有磁鐵,但是磁力很小,不至於吸住褲兜里的鑰匙。
Magsafe 的作用,在於讓無線充電體驗更便捷,不用特意對準,啪一聲,就可以把 iPhone 12 系列吸在 Magsafe 無線充電板上,我們測試了下充電時間,充 iPhone 12 Pro 大概是半小時 Magsafe 能充到 40%。
Magsafe 的加入也給了一些第三方配件更多想像空間。
剛好說到 Magsafe,也就展開說說針對這幾天的體驗,我對 iPhone 12 和 iPhone 12 Pro 的不滿和遺憾。
第一個不滿就來自於支援 Magsafe 的官方保護套,因為蘋果在保護殼內也放了一圈磁鐵,所以導致今年的官方保護套,要比往年厚一些,iPhone 12 的機身輕薄優勢一旦上了官方殼,就沒了。稍微有點兒糟心。但我們查了下官方文檔,文檔中說只要殼比 2.1 mm 薄,magsafe 充電板的體驗就不會受影響,所以這個數據可以作為一個你買第三方保護套的厚度參考。
2.第二個不滿是 Magsafe 充電板的設計,可能蘋果考慮到隨身性,Magsafe 充電板並不沉,這就會有個問題,充電時候你啪一下吸上去就行了,等充滿了拿下來..得摳一下..不是很方便。
3.第三個不滿意是 iPhone 12 這次的劉海,雖然對比之前的版本,劉海是窄了一點,但因為螢幕邊框變窄了,所以顯得 FaceID 的劉海變厚了一點…不細琢磨還行,強迫症有點兒難受。
兩個遺憾點是快充和可變刷新率螢幕。
這屬於每年都會提的點了,當然我自己很理解,上了快充和高刷新率螢幕後,可能會讓機器變厚,但…如果有這倆點..iPhone 體驗會變得更好。
最後來說說購買建議和總結。
首先,iPhone 12 是非常值得買的,輕薄,且螢幕也比去年好了整整一個台階,拍攝能力也升級了,很值。至於 12 Pro,一個是機身質感更好,另一個是,如果你覺得你特別看重手機的拍照和影片能力,12 Pro 更香。哦對,兩款機器的機身記憶體也不一樣,iPhone 12 是 4G,iPhone 12 Pro 是 6G。
很多人都說 iPhone 12 系列是擠牙膏,但實際上,任何科技設備的更新迭代,都是一種擠牙膏的過程,只不過看是擠這麼多,還是擠這麼多。
說真的,iPhone 12 系列這牙膏,擠得並不算少。直觀的是在塞入了 5G、更好的拍照和影片能力,磁吸 Magsafe 充電,更強的防摔和防水,更好的性能後機身還變得更輕薄了,背後是 A14 晶片 5nm 製程對功耗控制能力的大幅提升,和 iPhone 設計、製程以及製造能力的一次大迭代。iPhone 12 依然是目前市面上最值得購買的 5G 旗艦系列之一。
我想要快充、你想要高刷新率螢幕、他想要真全螢幕,隔壁老王想要超長焦鏡頭,鄰居老李想要螢幕下指紋,我們都是科技極客,都有美好的前途。
但每個消費者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也沒有任何一家廠商的任意一款產品,能讓所有人滿意。這就像央視春晚,每年都被罵上熱搜,但全國大部分人還是會看,蘋果要面對的人,更多,是全世界的智慧手機消費者。蘋果要做的,是服務所有智慧手機消費者,而不能光讓那些為了一些特定體驗,可以接受捨棄一些體驗的科技極客們高興。
每年 iPhone 預售情況和實際銷量,其實也體現了一點:對於大部分人來說,iPhone 還是香的,即使是一年要過手幾十台手機的科技部落客們,大部分人的主力機,也都是 iPhone。
每天都有一億人想教張小龍該怎麼做微信,還有好幾億人想教庫克怎麼運轉蘋果,你要是庫克,是不是肯定得煩得夠嗆?
記得 11 月份來看我們關於 iPhone 12 mini 和 iPhone 12 Pro Max 的首發上手測評。如果你有任何問題,也歡迎在評論區中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