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動物園飼養員被熊撕扯致死:遇到熊時 如何不被吃掉?
近日,網傳上海野生動物園發生熊傷人事件,飼養員被群熊圍攻撕扯不幸死亡。
官方也證實了這一消息並對逝者家屬表示深切慰問,同時猛獸區也已經暫停開放。
總以為野生動物傷害人的事件離我們很遠,然而我們又經常聽到這樣讓人痛心的案例。
所以,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在野外或者在某些情況下遇到熊,我們怎樣做才是正確的。
遇熊襲擊時,這些作死行為千萬不能有!
- 躺下裝死?NO!
熊是雜食性動物,在野外它主要以果實、種子等為食,但是也會捕食魚蝦和小動物。
而且對於大多數熊來說,它們也更愛吃肉。躺著送上來的肉怎麼會視而不見?除非它剛吃飽。
- 用眼神威懾它?NO!
熊並不會主動襲擊人,但是當它感受到威脅時會自衛攻擊人。
所以,不要做讓熊感受到被威脅的事,比如直視它的眼睛和對著它齜牙,它會覺得這是個挑釁行為。
- 爬樹?NO!
不要以為熊看著胖,就真的那麼笨拙。
實際上,它們善於爬樹,不管樹榦有多粗,樹有多高,只要能支撐住它的身體,便能順利地爬上去。
可能你剛順利爬上樹,就被熊扒拉下來了……
一隻正在爬樹的
- 熊下河?NO!
你只見過熊在溪邊捕魚,就以為它們不會游泳嗎?
事實上,熊游泳的本領很高,甚至可以橫渡湍急的河流。魚都能被熊抓住,何況比魚塊頭還要大的你呢……
- 直接逃跑?NO!
速度最快的灰熊,時速可以達到48公里,棕熊在崎嶇山路速度可以達到30公里。你能跑多快?有熊快嗎?
而且,逃跑的行為會激發熊的攻擊性,本來熊壓根沒注意你,或者原本就不想對你怎麼樣,你一跑,反而引發了它對你的攻擊。
想要熊口逃生,到底該怎麼辦?
貝爺在拍《野外求生》的時候,也曾經遇到過熊。當時他是這樣說的:
首先,如果遇到熊一定要保持冷靜,觀察熊的行為,不要有任何突然性的動作。
如果它站起來大吼大叫,那麼它可能只是嚇唬你。
這時候要不直視它,倒退著走開(不要背對著熊),退到300-500米開外後再迅速轉身離開。
如果熊開始低吼,蹲下,還豎起了熊毛,可能是準備要吃你了……
這個時候,更加不要驚慌。(必須承認,這的確很難做到)
到下風向,就近找個大樹、石頭、建築、地洞等和熊躲貓貓,等熊走遠了再走開(慢慢走開,不能跑)。
熊雖然具有非常靈敏的嗅覺和聽覺,但視力不是很發達,這樣做可以讓熊捕捉不到你的行動軌跡。
另外,走開之前最好丟下一些無用的或者有氣味的隨身物品(注意不能是食物)。
熊會因為好奇去翻聞這些東西,這樣就能拖延一定的時間以供自己脫身。
如果很不幸,當想吃你的熊已經貼近你的時候,雖然逃跑的可能性較小,但不要放棄。
可以攻擊熊的鼻子,可以徒手或者使用身邊一切可找到的物品,如砍刀,石頭,棍子,平底鍋,水壺等。
或者採用保守的方法,蜷縮在地上,保護好自己的頸部和臉部。這樣可以儘可能地保證自己的重要部位不被熊傷害到。
如果你經常在有熊出沒的地方活動,可以準備胡椒噴劑、辣椒水,以防萬一。
總而言之,遇上熊還是不能太過驚慌。動物都是弱肉強食的,只要避免做出會讓熊視為威脅的行為(威脅行為還包括靠近熊的領地範圍或熊崽子等),就可以儘可能地避免熊產生攻擊或反擊。如果你表現得很害怕,它們會覺得你是一個很容易捕獲的獵物。
你看看,實際上熊也很怕人的
在野外,熊傷人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2016年,黑龍江省尚志市沖河林場,69歲的退休工人殷從信在山上采蘑菇時,與一頭600多斤的黑熊相遇,黑熊兩掌造成殷從信兩根肋骨骨折,右側腦骨粉碎,面部毀容。
2019年10月16日,黑龍江省伊春市崑崙氣林場,4名護林員在巡山護林途中,突遇一隻黑熊襲擊。
2020年5月17日,四川江油市馬角鎮一村民送兒子周末返校時,路過梯子岩處遭遇黑熊襲擊,在搜救過程中三人遭遇黑熊襲擊遇害。
野生動物園雖然不是真正的野外,但是在遊覽野生動物園的時候,同樣需要保持一定的警惕。
不隨意投食,以免破壞動物的飲食習慣引起疾病,或者引來危險。
不要「挑逗」動物。如果動物正處於哺乳期或發情期,這樣的行為很容易引起它們的敵視情緒,造成自身的危險。
千萬不要天真地以為自己能斗得過熊,畢竟你是連猴子都打不過的人。(在景區和猴子打過架,被猴子欺負過的可以到留言處舉個爪)
在遊覽途中不要打開遊覽車的車門,切記千萬不要隨意上下車。下車觀賞時也要在警戒線外觀賞。
熊雖然被人們束縛在動物園裡,但是它們血統里終究還有「兇殘」的天性。和它們保持一定的距離,在各自的安全線以內相處,才是正確的。不論是對於遊客還是景區的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