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與畫家》經典語錄
- 2019 年 11 月 11 日
- 筆記
這是學習筆記的第 2155 篇文章

今天陪了一天孩子,在孩子休息的時候抽空看了下《黑客與畫家》,真是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這年頭,雖然內容的數量多了,可選擇度卻沒有提高,能夠願意拿出點乾貨和真誠態度來和你傾囊相授的內容是越來越少了,我不是刻意追求那些新鮮觀點,而是希望找到一些認知的共識。
我摘錄出一些感覺不錯的觀點:
- 最可能明白財富能被創造出來的人就是那些善於製作東西的人,也就是手製程人,他們做出來的東西直接放在商店裡賣,但是,隨著工業化時代的來臨,手製程人越來越少,目前還存在的最大手製程人群體就是程式設計師。
- 我們這個世界,你向下沉淪或者向上奮進都取決於你自己,不能把原因推給外界,許許多多不創造任何財富的人-比如本科生,記者和政客–聽到最富有的5%的人口佔有全社會一半以上的財富,往往會認定這是不公平的,一個有經驗的程式猿很可能也認為這是不公平的,因為最頂尖的5%的程式設計師寫出了全世界99%的優秀軟體。
- 上班的日子不如上學有趣,但是有人付錢給你,而不是你付錢給學校,但是,上學和上班的相似之處要大於它們的不同。
- 許多人20歲出頭時感到非常困惑和壓抑,大學生活很有趣,可是已經過去了,上班的日子為什麼會差別這麼大,不要搞糊塗了,你現在已經從顧客變成了僕人,在這種新生活中獲得樂趣是可能的。不過你首先需要入門,門口的牌子寫著「閑人免進」,這種轉變是一種衝擊,如果你不趕快意識到這一點,事情將變得更糟。
- 工作就是在一個組織中,與許多人共同合作,做出某種人們需要的東西。
- 成立公司的目的不是獎勵那些全部精力投入工作的員工,你不能對老闆說,我打算十倍努力的工作,請你把我的薪水也增加十倍吧,因為公司已經假定你在全力工作了,但是真正的問題實際上在於公司無法衡量你的貢獻。
- 要致富,你需要兩樣東西:可測量性和可放大性。你的職位產生的業績,應該是可測量的,否則你做的再多,也不會得到更多的報酬,此外,你還必須有可放大性,也就是說你做出的決定能夠產生巨大的效應。
- 從經濟學角度看,創業是個壓縮過程,就好像你工作40年的工作生涯被壓縮成4年,代價是你需要超級用心,超級努力,超級忘我的工作狀態,回報是豐厚的報酬,你的工作效率越高,回報就越豐厚。
- 任何對生活立竿見影的改變,都源自你內在的動機,以及完成他的動力,當你感覺生活糟透了的時候,就是你在成人世界不再具有價值的時刻。
- 對創業公司來說,創始人的精力被劃分成4個部分,1/4的時間搞生產,2/4的時間搞公關,1/4的時間搞管理,但這違背了所有創業者的初衷,因為其中3/4是大多創始人不擅長的領域,這就意味著創業者比公司人的付出更多。
- 在我們小時候,每個人都會鼓勵你不斷成長,成為一個心智健全,不再孩子氣的大人。但當我們成為大人,就不再會有人繼續鼓勵我們,做一個始終保持懷疑態度,善於抵制社會錯誤潮流的人。對此,我們要懂得自洽,並做一個始終對周遭環境非常敏感的大孩子。
- 「你的電腦」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你的數據」時代到來。前者強調個人平台的駐紮性所以非常穩定,後者強調交互協同,潛行能力強,富於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