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工作法(世界一速)|木深讀書筆記

  • 2020 年 10 月 7 日
  • 筆記

 

點擊關注,快和我一起把生活過得熱氣騰騰吧~

 

 

《GOOGLE神速工作術》

 

 

這介紹實在是直接擊中我的心啊!!

這不就是說我嗎!?!?

每天比別人早進辦公室

但絕對不會是最早走的

代辦事項一件接著一件

到底~~~!!!要怎樣擺脫這樣的無限迴圈啊啊啊啊啊

 

 

– 前言  

 

一直有認真讀前言的習慣,這麼做的好處是,讓我們快速認識書本背後的這個人。他從哪裡來,要到哪去。

 

作者彼得,來自波蘭的小村,最後到了GOOGLE做戰略。這麼看沒啥感覺,當你經歷求職的心酸,深知「學歷」和「經驗」讓你受的委屈之後,相信你也會明白,為什麼由他來寫這本書。

 

彼得的同齡人,要麼務農要麼打工,基本沒人上高中。生活是這樣,但它本不該是這樣。彼得小時候應該和咱們一樣是個倔脾氣,非要上高中,並願意為此輟學打工攢夠了錢再完成高中學業。後邊的成功秘訣作者就沒有分享了,核心思路是:無為而治。

 

其實每個中國的學生,都比他幸運還努力。誰還不是PK掉了大多數對手,才到了今天這一步,雖然說和頂級名校的學生比不過,但是放眼「村、鄉、鎮、縣、市、省」各級同齡人,你們真的已經很棒了!那麼下一步,彼得是怎樣在職場,這個無差別的大舞台成為優勝者的?這已經是死讀書的我們早就不具備的能力了。

 

我們相信權威,相信公式,相信每一道習題有對應的解,只要「按部就班」或者是「舉一反三」找到「竅門」就好了。但是,生活的中許多事是無解或者說是沒有最優解的。我們的執行力很強,這是建立在方法正確且高效的前提下,咱們是可能的優勝者。一旦判斷力存在偏差,執行力越強,犯的錯就越大!

 

彼得很聰明,善於突破現有模式和無為而治的核心思想,其實就是咱們背過的古文「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國外的優步(Uber)、愛彼迎(Airbnb),靠別人的車和床盈利;中國的滴滴、美團、淘寶、KTV,同樣是靠別人的車子、館子、鋪子和妹子盈利。所以作為產品路上的同學們,一定要看看彼得的奇妙故事,一起看看它深挖需求和降本增效的各種小技巧。

 

– 正文 

 

第一章-快速驅動世界的工作術

  • 想辦法「一次結束」

  • 先將能夠當場確定的事情確定下來,切實地取得進展

  • 思考不用郵件而讓所有人一次做完的方法

  • 給所有的工作都規定期限

  • 將精力集中於「此時此刻」

     

第二章-職場上,沒有時間讓你用邏輯思考!

  • 選擇一個能夠讓自己集中精神工作的環境

  • 與邏輯分析相比「靈感」更加重要

  • 靈活復用線索卡,大家一起進行思考

  • 將企劃會議變成大家一起思考的會議

  • 積極聽取其他部門和其他領域的人的意見

     

第三章-如何在很忙的情況下做出十倍成果?

  • 思考如果取得10倍成果

  • 為了取得10倍成果必須要打破規則

  • 為了進入下一階段,必須「讓自己的工作消失」

  • 像公司的所有者那樣思考

     

第四章-如何建立能夠加快工作速度的人際關係?

  • 用「實物」說話可以使工作更有效率

  • 取消多餘的會議

  • 與部下的交流每周一次就夠了

  • 在工作之外也建立起人際關係,可以使工作更效率

  • 優先與「新結識的人」 「不斷變化 的人」 「高水平的人」交流

     

第五章-如何快速學習必要知識

  • 學習 = 檢索 + 詢問專業人士 · 詢問他人 · 詢問同事

  • 只有回饋遠遠不夠,還要靈活復用「前饋」

  • 預先建立一個能夠輕鬆詢問的交流關係

  • 不斷改變,堅持學習

     

第六章-Google的「不累不累」工作法

  • 偶爾關閉電腦

  • 一分鐘的冥想就能夠改變注意力

  • 在不同的時間段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 不要嘗試消滅感情,要保持中庸

  • 休息也是自己的責任

     

終章-唯有消滅自己的工作的人,才能創造下一個時代

  • 思考如何用IT代替自己工作

  • 站在革新的一側,不能袖手旁觀

  • 就算對技術細節不了解,也要跟上趨勢

  • 工作不能「和昨天一樣

 

– 心得 

 

1、敢於根據已有情報,做出穩妥的決定

 

產品功能的迭代是一次次需求研討的結果。在每周的周會上,產品經理會對需求單給出明確指示,做or不做。確定要做的事,是對已知情況的負責;確定不做的事,是對未知情況的負責。

 

能夠做到提前落實每次會議內容,並且敢於根據現有情況做決策,這就是對所有參會人員的負責。最怕流於形式,小事開大會,半天沒結果。不要開無意義、沒有得出結論的會議,會議結束時可以考慮這麼說:「現在先將我們已經掌握的這部分情況確認下來,剩餘部分下周再確認」;「沒確認的問題,有個同事對這部分比較了解,等我回去向他請教一下然後將解決辦法發給大家。」這樣可以讓與會者心中有數,並先進行已確定部分的工作,記得要規定工作期限。

 

2、集中精力於此時此刻……不要讓多餘的事情佔用大腦資源

 

時間精力是有限的,總有奇怪的事會在本該專註工作的時候亂入。我們可以通過計劃任務來規劃一個工作周的時間精力分布,比如周一、周二…做什麼,細分到上午8:00~10:00、中午12:00~14:00…並標註上主要工作事宜。

 

在有了計劃之後,可以擠一擠時間海綿里的水分。比如:通過收拾衣櫃提前定好每天的打扮、通過會議模擬提前划出重點規避低價值話題、比如通過建立知識庫提升找資料的效率。

 

此外,工作時間和形式不要卡的那麼死。再忙再累也要記得喝水,起來走兩圈等等。同時呢,產品經理要善用協同軟體,在辦公室可以用PC辦公,在地鐵上可以用手機辦公,在家裡還可以用平板辦公。多付出,總會有更豐富的回報。

 

 

3、最大化地處理手頭的工作,避免在繁瑣的等待流程中淹沒自己。

 

拖延症一上來,總有數不盡的理由,導致手上的事都有一點點進展,但是全都是」未完成「狀態。leader詢問進度的時候,這個那個都沒完成,原因不是等回復就是流程中,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要學會最大化的處理工作。能力範圍內的工作,得及時完成,缺什麼資源不要去等,主動地聯繫資源方,完成工作;能力範圍外的工作,拒絕踢皮球,交代清楚需要哪些資源可以實現,再獲取資源完成工作。每件事都儘可能處理掉,這樣的良性循環走起來,工作會變得越來越輕鬆呢。

 

避免」等「這個狀態,等是浪費寶貴的時間。避免「踢皮球」,產品經理是解決問題的人,這份信任感,是取決於你解決了多少問題,同時也取決去你踢了多少次皮球。(請你幫忙的人,不一定找不到對應的專業人員解決這個問題,他只是希望由你出面解決此事,順便給自己省時間去做更高效的工作罷了)

 

 

4、工作效率高,不只是體現在時間成本的降低上,而是通過優化工作方向,把蛋糕做大提升全局的產出。

 

這是初入職場最容易犯的錯誤,專註自己的一畝三分田,而忽略了全局思考。在專業能力上提升,有太多的捷徑可以走,花點時間人人都可以做到。

 

作為產品經理,要學會站在更高一層看。比如,做功能點可以關註上一級的業務流;做業務可以關注用戶;做產品線可以關注行業。好多時候,其實自己負責的工作真就是無關緊要的,幫不到自己也幫不到leader,很打擊自己的積極性。

 

平時養成了向上去思考的習慣,就能較好的理解leader那些想法,還可以準確的完成布置的任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產品未來的走向。這些個方向上的提升,在我看來它的價值是大於,提升通用技能熟練度的。

 

 

5、確保目標的澄清,用「實物」說話。避免資訊失真造成的返工。

 

在沒有看到實物的時候,研發哥哥是不知道你想要啥的,可能製作出來的程式和你要的完全不同。所以最好事先做一個DEMO(原型or競品)給對方看看。這樣可以避免雙方出現認識的偏差,減少返工的情況,使工作能夠順利進行。

 

這種方法也同樣適用於其他工作。比如leader給你安排一項任務,在同leader確認過任務細節之後,應該迅速地在紙上畫一個草圖向leader詢問「是這種類型的嗎」。leader或者點頭同意「沒錯,就是這種類型」,或者指出問題「這個地方不太對」,然後告訴你正確的內容。這樣你可以把握任務的準確內容,在工作中不會做無用功,更不會因為做錯而被迫返工,結果當然是提高了工作效率。

 

 

6、應該學習的不是知識而是經驗。

 

百度一下能查到很多知識了。雖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但是在快節奏的場景下,直接找相關資源方詢問解決問題的經驗,會來的更實際些。專業人士,往往樂於分享自己專業領域的事,而且很自信回答也具有條理性,適合小白快速上手。

 

問問題最難的就是,我不知道該問啥,但是就是不明白。這時候可以主動賣萌,請研發到你工位上幫忙看看。還可以發消息給對應負責人,「我想了解你的工作內容,可以讓我在旁邊參觀一下嗎?」

 

 

7、堅持學習交流,提升自我。

 

如果一切資訊都依賴公司,那麼當公司出現危機的時候,自己也會失去立足之地。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存,最好多參加交流,給自己多創造幾個立足點。

 

產品經理可以多參加產品圈子的交流活動會,開始可以是參加知名的組織,熟悉了之後可以自己組局,約上三五好友交流行業資訊。

 

另外,不要只參加同行之間的交流會哦,還要下意識地跳出自己的框架,尋找新的機遇。保持謙遜的心,廣交朋友,會讓自己擁有更加精彩的選擇。

 

8、應對情感波動,及時調整狀態。

 

其實工作壓力蠻大的,付出的越多期待就越高。生活中總存在不盡人意的地方,要及時消化掉負面的情緒,不然這個情緒會變成一個debuff,一直纏在自己身上,影響自己影響周圍的同事。

 

睡午覺、吃零食、放鬆是自己的責任。為了更有效率地工作,應適當讓大腦和身體得到休息。人處於疲憊狀態的時候判斷力會下降,如果不得不通宵工作,那麼在感到睏倦的時候最好睡上5~10分鐘,這樣工作反而會更快完成。

 

9、拒絕焦慮,擁抱變化。

 

張小龍說過,每天有10億人教他做產品。你要是他可能頭都大了吧。總是有各種人告訴我們產品經理該這樣該那樣,甚至還恐嚇。可別被他們嚇著了,產品經理本身是一個非標行業,馬化騰、張小龍、喬布斯也沒有任何理由吃力不討好的來定義這個行業的各種標準。

 

所以拒絕焦慮,你為這個崗位做出的一切,就是你家產品經理該有的樣子。因為我們每一個人每天都存在變化,所以需求在變,市場也在變,自然的咱們也要順應這種變化。

 

改變總是突然降臨。而我們既無法阻止改變,也沒有辦法逃避改變。所以只能接受改變、利用改變、享受改變。改變、不斷改變。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時刻為下一個可能做好準備。以改變為前提展開活動的人,不管遇到什麼預想之外的情況都能夠靈活應對。

 

改變總是伴隨著風險,但不改變本身就是風險。當前環境永遠不發生改變是只存在於幻想之中的情況。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好改變的準備,時刻準備著,熱情擁抱變化。

 

 

木小深 發起了一個讀者討論你最近有讀過什麼書咧,求推薦~

 

 

RECOMMEND

 

推薦閱讀

2020年元氣滿滿|木深做產品一周年啦

淺析-騰訊產品項目的流程

你憑什麼進大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