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route(六)整合JApiDocs生成介面文檔
- 2020 年 10 月 6 日
- 筆記
- spring-boot-route
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使用Swagger生成介面文檔,非常方便,功能也十分強大。如果非要說Swaager有什麼缺點,想必就是註解寫起來比較麻煩。如果我說有一款不用寫註解,就可以生成文檔的工具,你心動了嗎?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JApiDocs。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使用!
一、添加依賴
<dependency>
<groupId>io.github.yedaxia</groupId>
<artifactId>japidocs</artifactId>
<version>1.3</version>
</dependency>
二、配置生成參數
我們新建一個項目,然後隨便寫一個main方法,增加生成文檔的配置,然後運行main方法。
DocsConfig config = new DocsConfig();
config.setProjectPath("F:\\Java旅途\\japi-docs"); // 項目根目錄
config.setProjectName("japi-docs"); // 項目名稱
config.setApiVersion("V1.0"); // 聲明該API的版本
config.setDocsPath("F:\\test"); // 生成API 文檔所在目錄
config.setAutoGenerate(Boolean.TRUE); // 配置自動生成
Docs.buildHtmlDocs(config); // 執行生成文檔
三、編碼規範
由於JApiDocs是通過解析Java源碼來實現的,因此如果要想實現想要的文檔,還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規範。
3.1 類注釋、方法注釋和屬性注釋
如果我們想生成類的注釋,我們可以直接在類上加註釋,也可以通過加@description來生成。
/**
* 用戶介面類
*/
@RequestMapping("/api/user")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
* @author Java旅途
* @Description 用戶介面類
* @Date 2020-06-15 21:46
*/
@RequestMapping("/api/user")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如果我們想生成方法的注釋,只能直接加註釋,不能通過加@description來生成。
/**
* 查詢用戶
* @param age 年齡
* @return R<User>
*/
@GetMapping("/list")
public R<User> list(@RequestParam int age){
User user = new User("Java旅途", 18);
return R.ok(user);
}
JApiDocs可以自動生成實體類,關於實體類屬性的注釋有三種方式,生成的效果都是一樣的,如下:
/**
* 用戶名稱
*/
private String name;
/**
* 用戶年齡
*/
private int age;
// 用戶名稱
private String name;
// 用戶年齡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String name;// 用戶名稱
private int age;// 用戶年齡
他除了支援咱們常用的model外,還支援IOS的model生成效果如下:
3.2 請求參數
如果提交的表單是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類型的key/value
格式,則我們通過@param註解來獲取參數,在參數後面添加註釋,示例如下:
/**
* @param age 年齡
*/
@GetMapping("/list")
public R<User> list(@RequestParam int age){
User user = new User("Java旅途", 18);
return R.ok(user);
}
生成的文檔效果如下:
請求參數
參數名 | 類型 | 必須 | 描述 |
---|---|---|---|
age | int | 否 | 年齡 |
如果提交的表單是 application/json
類型的json
數據格式,如下:
/**
* @param user
* @return
*/
@PostMapping("/add")
public R<User> add(@RequestBody User user){
return R.ok(user);
}
生成的文檔效果如下:
請求參數
{
"name": "string //用戶名稱",
"age": "int //用戶年齡"
}
3.3 響應結果
我們知道,如果
Controller
聲明了@RestController
,SpringBoot會把返回的對象直接序列成Json數據格式返回給前端。 JApiDocs也利用了這一特性來解析介面返回的結果,但由於JApiDocs是靜態解析源碼的,因此你要明確指出返回對象的類型資訊,JApiDocs支援繼承、泛型、循環嵌套等複雜的類解析。
因此我們不需要再寫注釋,它會根據我們的返回結果進行解析,效果如下:
返回結果:
{
"code": "int",
"msg": "string",
"data": {
"name": "string //用戶名稱",
"age": "int //用戶年齡"
}
}
最終,我們生成的介面文檔,如下:
四、高級配置
4.1 @ApiDoc
如果你不希望把所有的介面都導出,我們可以在配置中設置config.setAutoGenerate(Boolean.FALSE);然後再想要生成的介面上添加@ApiDoc。
@ApiDoc有以下三個屬性:
- result: 這個可以直接聲明返回的對象類型,如果你聲明了,將會覆蓋SpringBoot的返回對象
- url: 請求URL,擴展欄位,用於支援非SpringBoot項目
- method: 請求方法,擴展欄位,用於支援非SpringBoot項目
@ApiDoc(result = User.class, url = "/api/user/view", method = "post")
4.2 @Ignore
如果你不想導出對象裡面的某個欄位,可以給這個欄位加上@Ignore
註解,這樣JApiDocs導出文檔的時候就會自動忽略掉了。
public class User {
@Ignore
private int age;
}
五、總結
JApiDocs就介紹到這裡了,優勢劣勢大家很容易就看出來了。幾乎不需要注釋即可生成介面文檔,僅有的幾個注釋我們也可以通過ide來自動生成。但是JApiDocs不具備Swagger在線調試功能。如果有一天JApiDocs支援在線調試後,那時候肯定會有一大波追隨者,畢竟寫程式碼的誰喜歡寫多餘的註解!
此是spring-boot-route系列的第六篇文章,這個系列的文章都比較簡單,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初次接觸Spring Boot 的同學有一個系統的認識。本文已收錄至我的github,歡迎各位小夥伴star
!
github://github.com/binzh303/spring-boot-route
點關注、不迷路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歡迎關注、點贊、收藏,你們的支援是我創作的動力,感謝大家。
如果文章寫的有問題,請不要吝嗇,歡迎留言指出,我會及時核查修改。
如果你還想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可以微信搜索「Java旅途」進行關注。回復「1024」即可獲得學習影片及精美電子書。每天7:30準時推送技術文章,讓你的上班路不在孤獨,而且每月還有送書活動,助你提升硬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