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成真了:銀河系內有幾萬億個
《流浪地球》這部片子大家都不陌生了,而在宇宙中,天文學家還真的發現了現實版的「流浪地球」,更確切地說是「流浪行星」。
一般來說,行星都會圍繞自己的主恆星旋轉,但因為種種原因,一些行星被迫離開了主恆星的引力範圍,在廣袤的星際空間內流浪。
當然了,在近乎無限的宇宙空間發現一顆本身不發光的天體,是極具挑戰性的,但是利用微透鏡技術,天文學家還是找到了這顆流浪行星,命名為OGLE-2016-BLG-1928。
它是在一次僅僅持續了41.5分鐘的微透鏡事件中被發現的。
天文學家認為,在恆星系統形成初期,一些低品質的行星被從恆星的引力範圍彈出,而根據諸如核心增生理論之類的行星形成理論,噴射出的行星的品質應該在0.3-1.0倍地球品質之間,不會太大。
理論研究表明,銀河系中可能有數十億甚至數萬億個自由漂浮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