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萬台OLED電視被召回了!OLED想取代液晶難

OLED顯示技術代是目前行業集中資源努力突破的方向,正在驅動顯示行業的自我蛻變。雖然OLED顯示技術一直在升級,但困擾OLED電視全面市場推廣和普及的技術缺陷仍然沒有根本性的解決。

近日,據中國媒體報道,樂金電子(中國)有限公司按照《消費品召回管理暫行規定》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報告了召回計劃。

自即日起,召回2016年5月至2019年9月期間製造的LG品牌共計13個型號的OLED電視機,涉及數量為9434台(具體型號如下)。

OLED 65C7、OLED 65E7、OLED 65W7、OLED 65E6、OLED 65G6、OLED 77G6、OLED 77W7、OLED 77W8、OLED 65W8、OLED 65W9、OLED 77C8、OLED 77W9、OLED 77C9

近萬台OLED電視機被召回!淺談OLED短期難取代液晶電視

被召回的OLED電視機,由於用於消除輸入電源中雜質干擾的電容器(X-Cap)單品品質問題,引起電源板內的電流增加,從而引發過熱問題。

特殊情況下,可能會使電視機背板局部熏黑或熔融。

對於召回範圍內的OLED電視機,樂金電子(中國)有限公司將積極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開展缺陷產品召回、安全技術改進工作,提升產品安全水平,並免費維修以消除安全隱患

據了解,樂金電子(中國)有限公司將自即日起在官方網站(www.lg.com/cn)上發布召回計劃,提示持有受影響產品的消費者停止使用該產品並聯繫樂金電子(中國)有限公司進行免費維修。

用戶可登錄樂金電子(中國)有限公司官方網站查看持有的產品是否為在受影響範圍內,或通過客戶服務熱線(400-819-9999)進一步了解具體情況。

技術與品質制約OLED電視競爭力

相較於LCD液晶面板,OLED面板具備對比度高、色域更廣、響應速度更快等顯像優勢,以及超薄、低功耗、柔性等得天獨厚的製造優勢,被業內視作顛覆LCD的下一代顯示技術。

但是,由於製程複雜,加之背板驅動技術也較為複雜,導致OLED面板良品率極低。

雖然中國面板企業都在努力研發OLED技術,但是OLED良品率高達90%的只有LGD一家,且在大尺寸OLED面板供應方面,仍是LGDisplay一家獨大。

在中國OLED電視市場,OLED電視銷量比前幾年要好很多。

不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市場,OLED電視出售最多的是LG品牌旗下的產品,其次是創維OLED電視,且大部分彩電品牌旗下在售的OLED電視面板90%以上都來自LGDisplay。

近幾年來,在LGD的積極引導下,OLED電視在全球市場成長迅速,但就中國市場來看,價格下調後的OLED電視,技術與品質問題(良品率)仍然制約著OLED電視競爭力,它還沒有真正起量。

破除以上兩大掣肘,是提速OLED電視的關鍵。

目前來看,最核心的問題還是在於面板領域,因為只要面板生產的技術成熟,不僅會降低成本,也會提升OLED電視的良品率,成品出現問題的概率就會降低。

OLED電視價格降低後,產品品質有保障,才能更有利於市場的規模擴大。

雖然LGD在生產製造方面具備技術優勢和先發優勢,但獨木難支,行業需要更多的力量合力推動市場的壯大。

近萬台OLED電視機被召回!淺談OLED短期難取代液晶電視

韓系面板企業在OLED顯示技術方面擁有優勢,中國面板企業為了緊跟時代的步伐也在努力趕超。

在OLED領域,中國廠商正奮力追趕韓國的三星和LG Display。

據市場研究公司Omdia發布數據指出,中國面板廠商在2019年出貨總量為1.05億塊面板,較2018年的3200萬塊有顯著增長。

其中京東方OLED面板出貨量為3910萬塊,比上年同期暴漲700%。已坐擁全球LCD液晶面板一哥的京東方,在OLED面板上也正加速擴張。

另外,京東方曾透露,將在2024年前,把OLED面板份額提升到40%。

今年結束前,京東方的目標是佔據全球OLED面板份額的20%以上。未來3~5年內,京東方希望能生產出貨全球至少1/3、至多過半的OLED面板。

從印刷式OLED面板誕生來看,技術總是推動產業進步的核心推力,也是破解市場痛點的關鍵所在

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表示,中國面板和彩電企業需要進一步增長技術創新實力,加大技術創新投入,才能逐漸步入技術驅動增長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如果中國企業能夠用更先進的技術深度介入OLED顯示技術,並在全球範圍內釋放更大的產能,向彩電企業提供更高性價比的螢幕,提升OLED電視競爭力。

屆時,OLED電視市場或許能夠實現大規模起量。

OLED與液晶各有市場短期難取代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螢幕主要分為LCD(LED)及OLED兩種類型,雖然字母差不多,但產品性能卻不一樣。

LCD螢幕幕即液晶顯示器,使用的領域特別廣,而LED背光液晶螢幕實際上是使用了側面LED二極體作為背光源,替代傳統的CCFL熒光背光。

「LED螢幕」實際上只是採用了LED背光源的TFT液晶螢幕幕,OLED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簡單地說其材質是一種薄而透明的半導體銦錫氧化物(ITO),並配以陰陽極連接,主要特點是能夠自發光,而不需像LCD螢幕幕那樣需要背光源。

由於產生RGB三原色、發光方式不同,所以LCD(LED)與OLED的顯示效果及特色也不同。

從技術上來看,OLED更加出色,包括超薄特性、低響應率、發光效率更高(節能)、可彎曲特性、更加出色的對比度及黑色水平等,這是LCD(LED)從底層技術上無法相比的。

當然,OLED的弊端在於尺寸限制、良品率、成本造價較高等問題,即便顯示效果出眾,在平板電視等大螢幕產品上運用,無法如LCD(LED)般性能穩定,這也極大的影響了OLED電視普及的步伐。

目前,主流的顯示技術有很多,像液晶顯示技術、QLED量子點顯示技術、OLED顯示技術以及MiniLED背光顯示技術,它們中誰更有前途目前暫無正解。

但LCD螢幕幕通過IPS、量子點技術,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尤其是採用納米材質作為發光源的量子點技術,使得LCD螢幕幕的顯示效果可以接近OLED,而成本卻較低,同時顯像壽命更為長久,被各大電視廠商廣為看好。

OLED雖然只有LG等少數廠商在不斷專註其發展,但在顯示效果方面仍是行業中最為出色的。

同時,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壽命、尺寸、解析度都有所提升,在良品率提升到更高級別後,OLED電視的品質和安全係數才會更高,出現問題的幾率也會更低。

從目前OLED電視產品的穩定性來看,LCD和OLED螢幕幕在很長時間內還會共存於市場中,也各具優勢。

它們之間激烈的競爭或許會引發價格戰,讓消費者享受到短暫的價格福利。每一次面板企業對OLED顯示技術的提升,對於電視、電腦、顯示器等領域的影響都是積極的。

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表示,隨著OLED面板生產率的提高,意味著OLED面板和LCD面板之間的差距縮小了,這有助於降低OLED電視面板的生產成本,並刺激製造商選擇OLED面板。

不過,儘管中國OLED面板產業發展如火如荼,但受限於極高的技術壁壘,產業整體還處於良率爬坡期。

在大尺寸OLED面板領域,除了LGD有能力實現大規模量產之外,其它大型面板廠都處於追趕布局狀態。

可以預測的是,液晶電視在3-5年內還是電市場主流。

OLED電視在解決良品率問題,提升產品安全水平後,在中外品牌共同發力的情況下,或許會快速取代液晶,屆時彩電市場將出現另一番氣象。

近萬台OLED電視機被召回!淺談OLED短期難取代液晶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