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前兩天,我媽發微信問我,有沒有什麼不充值就能看小說的方法。

雖然這個開頭看起來非常像是一個閱讀平台的推廣,但小辣椒保證這篇不含任何廣告,大家可以放心看哈 ~ 

咳咳,說回來。

我當時也沒多想,就問我媽小說的名字叫啥,準備下載好了發給她,結果對話框里一直是 「 對方正在輸入…… 」,等了好久才發來一個:

What???我媽看的這是啥???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她這個年紀,不是應該看些養生公眾號,或者是女性情感勵志雞湯嗎,我看她朋友圈裡天天轉發的都是這些東西啊。。。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我一邊震驚一邊火速去下載了,結果文件足足有 3.26M!!凡是上學時候看網文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這個大小的 TXT 要有多少字!足足 366 萬!

四大名著都加起來也才 335 萬而已啊!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可是我明明記得我小時候看霸道總裁小說,總是被我媽沒收,還美其名曰什麼 「 那些關於談戀愛的小說千萬不要看,對你沒有好處 」,結果現在跑來我這求資源?

我趕緊去求證我爸,卻得知了一個更加意外的真相:我媽已經沉迷網路言情小說很久了。。。

最開始還是在微博上入的坑,沒錯,就是那些我們拿來當笑話看的微博廣告↓↓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她真的會點開長圖,認認真真讀到最後,然後被一句 「 關注 XX 繼續閱讀 」 引導到公眾號,發現新的世外桃源。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什麼《 偏執喬爺,用力吻 》、《 總裁爹地超給力 》、《 制服花邊總裁 》,直白粗暴,光是看標題就少不了浮想聯翩。

用我爸的話來說,我媽後來就跟癱瘓了一樣,每天就是把手機架在眼前,時不時左滑翻頁,除此以外啥動作也沒有,說嘛也不聽,一心撲在總裁小說上。

他只能把家裡無線密碼改掉,我媽當然就生氣,一生氣我爸就輸了,只能再乖乖改回來。。。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剛聽到這些時我覺得很無語:都這個年紀了,為啥還會沉迷這種有點腦殘的小說啊?

然而當我看了幾本小說的介紹之後,我悟了,甚至還想要借一部說話。

我小時候看的霸道總裁文,算是很初級常規的,劇情和人設大多相同:女主意外發現自己嫁了富有總裁,想要的東西應有盡有;男主在外面高冷腹黑,回到家來卻是個愛吃醋的寵妻狂魔。。。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現在的霸總文,大概設定不變,但加入了很多獵奇和沙雕的元素,比如下面這個,開得一手好車,每句話的資訊量都爆炸↓↓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還有主角疑似植物人的。。。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或者被迫當女僕,天天在家玩變裝,聽起來就很不對勁。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再看看這個簡介,是不是像極了前段時間大火的贅婿文?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簡單的幾句話,出軌、撕逼、複合、寵妻、開車,各種元素應有盡有,一通反轉,節奏緊湊,想想就覺得夠爽啊!

而且有些小說雖然外表狗血,但是一旦你接受了設定,真的看進去之後,就發現其實還蠻甜的。有時候甚至一邊罵狗血,一邊看得津津有味。。。

也難怪媽媽會看這個上癮,網友們說自己的外婆、姑姑、小姨都沉迷都市言情,眼睛看累了就換有聲書,一天 24 小時不間斷聽著各種霸總的狗血故事。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甚至是中年男性領導,都沒能躲過一劫。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這些叔叔阿姨們,還跟整天盜版白嫖的小年輕們不同,他們是真情實感會氪金進去的,不查賬單可能你都不知道他們已經花費上千了。

你平時去要生活費的時候,他們可沒這麼大方吧( 狗頭 )▼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本來以為我媽看霸總小說只是個例,沒想到在辦公室一說,大家都表示自己身邊也有這樣的長輩。

小辣椒的同事雨萱說,自己這個名字,就是當年媽媽看言情小說取的,典型的瑪麗蘇女主,現在媽媽也還是很愛看都市言情。

仔細想想,或許不是媽媽們突然開始看霸總小說了,只是當年看瓊瑤的那幫少女變老了。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可能學生時期的她們,也曾在下課之後結伴去書店,挑選自己喜歡的言情小說,然後與幾個小姐妹互相換著閱讀。

只是長大成人再成家,在柴米油鹽的日常生活中,她們成為了妻子、母親,不太好意思再去書店買一本一看封面就知道內容的紙質書。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女人至死是少女嘛。脫去身份標籤之後,媽媽們還是會幻想著天馬行空的浪漫,需要一些爽文來打發漫長的無聊時間。

這個時候在新的載體上,重溫年輕時候愛看的小說,同樣的內容,卻因互聯網而變得更加豐富,也更加自由了。

回過頭來看看我自己,之所以會對這件事感到震驚,也是因為默認了互聯網是年輕人的專屬。以為爸媽這個年紀,很難再接受二次元文化、彈幕、地下音樂,不敢相信他們也會上網衝浪、玩遊戲、看網路小說來娛樂自己。

事實上數據顯示,在中國 45 歲以上使用移動智慧設備的中老年人群,有接近一億,他們同樣會看短影片、點外賣、打車出行。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也有日本的老爺爺非常投入地玩太鼓達人: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英國的硬核老奶奶,甚至直播玩《 GTA5 》,完全不輸年輕人: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正因為互聯網的開放和包容,從來沒有限制過任何年齡、任何性別、任何身份。好的內容,也從來不是某個群體獨有的。

所有的標籤,其實都只是我們自己貼在心裡的。當我們以為爸媽這代人被互聯網拋下的時候,沒準他們已經悄悄佔領了高地。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

你媽的手機里 沒準藏著10個G的「霸道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