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大移動運營商發生多起盜刷事件:該國居民仍不能接受電子支付

雖說二維碼技術最早來自日本,但是在這個國家裡面,大家對於電子支付依然很不感冒,這是有原因的。

據日本媒體報道稱,日本最大的移動運營商Docomo的電子支付系統,被曝出接連發生多起盜刷事件,而在這次電子支付系統盜刷事件中,受害者大多是在手機等移動終端下載了Docomo的支付軟體,然後與自己的銀行賬戶進行了綁定。

截至目前,已經發現有包括日本郵儲銀行、永旺銀行在內,10家銀行下的賬戶被盜刷共計34次,累計盜刷金額超過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4萬元)。

目前已知損失最大的單個賬戶,被多次盜刷共計超過6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8萬元)。有關盜刷原因,目前警方分析,有可能是不法分子通過釣魚軟體,竊取了受害者的賬戶及密碼,然後利用電子支付系統的身份驗證漏洞實施了盜刷。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日本的電子支付系統第一次出現盜刷事件。去年便利店巨頭7-11推出的電子支付服務,就曾因安全漏洞問題,導致800多名用戶被盜刷386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48萬元)。

之前的調查顯示,儘管電子支付在增長,日本「現金為王」的心態仍然根深蒂固,調查顯示84%的人仍然在小額購買中使用紙幣和硬幣。調查顯示,對於超過1萬日元和5萬日元以下的支付,48.5%的家庭說他們用現金支付,3.4%用電子貨幣支付。

低犯罪率、多年的超低利率以及遍布全國的自動櫃員機網路使現金在日本一直很有吸引力,這讓人們幾乎沒有理由轉向無現金支付。

其實二維碼(QR code也稱「快速反應碼」)早在1994年就被日本公司Denso Wave的騰弘原發明了,只是他們目光短淺,根本沒有想到二維碼在未來社會的廣泛應用,當然目前中國的移動支付應用場景出現了爆髮式的普及,甚至被稱為「新四大發明」之一。

日本發明了二維碼但對電子支付不感冒:依然現金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