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字型大小科技重器:氣象版「四大天王」了解下
《西遊記》里的四大天王和明星版四大天王相信你都知道,那麼氣象版「四大天王」你聽說過沒?
據中央氣象台介紹,一批國家級「天」字型大小觀測數據監控系統和平台正大顯身手,它們是:綜合氣象觀測產品系統「天衍」、氣象大數據云平台「天擎」、綜合氣象觀測數據品質控制系統「天衡」、氣象綜合業務實時監控系統「天鏡」。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批為氣象保駕護航的「天」字型大小科技重器到底有哪些「過人之處」?
通過人工智慧同化、大數據識別等技術手段,「天衍」實現從「CT級」到「全息級」觀測,實現對冰雹、雷暴、大風、強降水等天氣過程的實時精準監測和預警,並對能見度、雷電判識、颱風定位、雨滴譜等多類精細化特色產品進行改進。
其中,冰雹產品命中率達95%、雷暴聚類產品成功率達90%。
「天擎」可將氣象行業數據與演算法資源整合,使演算法向數據靠攏,從而解決過去各業務系統反覆調用、存儲、傳輸帶來的冗餘問題。
「天擎」的本質特徵是「雲+端」,有了它,演算法開發和運行者不用關心數據在哪裡,只需開發和提交演算法,就可運行出產品。再結合高性能的算力支撐和流水線調度運行,使全局業務流程達到最優化,促進應用協同。
截至目前,山東、內蒙古、安徽等26個省 (自治區、直轄市)已完成「天擎」1.0版本的建設工作。預計今年年底,將在全國範圍內實現「天擎」業務試運行。
從天氣雷達到國家地面站等八大類觀測設備,從新疆喀什探空站到山東榮成探空站,從觀測設備的數據獲取到數據評估……這些都離不開「天衡」。
該系統由數據獲取、品質控制、診斷勘誤、數據評估四個業務環節組成,可實現「一張地圖看好壞」,全方位、多維度同步監控各個設備數據品質情況。
400餘種氣象資料的傳輸情況、30餘個業務系統的運行狀態、氣象雲資源池的精細化監控、網路安全的全面態勢感知等,均能通過「天鏡」一體呈現。
一旦出現問題,各類業務系統告警將以多種手段及時發布,便於運維人員掌握故障狀況,助力應急決策指揮。
在「天鏡」的幫助下,氣象資訊業務形成統一運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