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Google Tag Manager實戰指南——用UserID將後台數據與GA數據打通
- 2019 年 11 月 1 日
- 筆記
在實際的應用中,我們往往需要將我們自己後台的資料庫裡面的數據跟GA裡面的用戶匹配起來,或是想知道不同用戶在不同設備的使用情況,跨設備的使用情況,這一切都有賴於使用User ID來實現,實現的原理如圖3-53所示。
實現原理:GA中的用戶唯一標示符是userid,通過用自己生成的唯一標識符覆蓋GA自動生成的即可,詳細過程為:用戶註冊生成ID的時同時生成ID的Hash值GA_UID,兩者之間是一一對應關係,再將GA_UID設置成頁面的全局變數,在GTM中通過js變數將GA_UID讀入,是在GA中自定義維度新建一個維度,記錄索引1,在GTM中GA的默認程式碼中的自定義維度中填入索引1和js變數getUserId即可。

圖3-53 User ID實現原理圖
1.為什麼用User ID:

從上面原理可以知道User ID才是用戶唯一標識,而Client ID會由於設備,瀏覽器等因素而不同,因此不適用.
2.實現過程:
1、用戶註冊時生成賬戶ID同時生成ID的Hash值GA_UID,如下:當我註冊用戶時候,賬戶id為789,生成的hash值為c11e9d2df001eb40f3c124041b1400d4
ID GA_UID
789 c11e9d2df001eb40f3c124041b1400d4
2、將GA_UID設置成頁面的全局變數,如圖3-54所示:

圖3-54 GA_UID設置成全局變數
這個需要前端的同事協助將這個變數弄成全局變數,需要在每個頁面都能找到這個。
3、GTM中通過js變數將GA_UID讀入,生成變數getUserId,如圖3-55所示:

圖3-55 JS變數
4、在GA中自定義維度新建一個userid自定義維度,記下index的數值為1,如圖3-56所示:

圖3-56 新建自定義維度
5、在GTM中GA的默認程式碼中在「要設置的欄位」中「欄位名稱」設置為&uid,這個需要您自己輸入,然後選擇,同時自定義維度中填入1和js變數生成變數getUserId,如圖3-57所示:

圖3-57 設置為自定義維度
&uid是GA開啟Useid數據視圖的配置,效果等同於跟蹤程式碼為ga(『set』, 『&uid』, )。
6、啟用UserID視圖
在GA中單擊「管理」→「跟蹤資訊」→「User ID」,然後就是一路點點點下去,直到創建出一個新的視圖
7、檢驗User ID
在渠道報告中的次級維度找到usreId(注意,這裡的名稱取決於第4步的設置,也就是圖3-56,你命名為什麼,這裡就輸入什麼)並添加,可以看到每一個uerId的情況,每個UserID對應都是後台一個對應的用戶,這樣就將GA的用戶標識User ID和後台數據的用戶關聯起來。
如果還要繼續,就是使用API,根據User ID將GA的數據和後台的數據結合建立數據倉庫。
關於ID的傳遞還有一種更簡單的方法,就是將ID的Hash值寫到Cookie,然後用第一方Cookie讀取再轉成維度,但這種方法有個天然的弊端,就是用戶如果關閉了Cookie就獲取不到該用戶,直接明文將用戶資訊上傳GA是不允許的,Hash值是可以的,官方是今年才開放hash值,但這個方法應用蠻久了。
而實際上您可以直接使用用戶的手機號或郵箱作為用戶的唯一標識。